1、绝密启用前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镇江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呜咽(y) 选聘(pn) 门槛(kn) 烽(fng)芒毕露B默契(q) 惶(hung)恐 憎恶() 鞠(j)躬尽瘁C亘(gn)古 污秽(hu) 烦燥(zo) 妇孺(r)皆知D狂澜(1n) 烦琐(su) 诘(ji)问 鲜(xin)为人知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2、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B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C父亲老实厚道自以为是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D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1年3月31日起,“中国天眼”向世界全面开放。在开放合作中,中国的科学重器,将更好地发挥效能和重大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B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C从沙尘影响程度看,全国共计1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受到两次强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全国优良天
3、数比例下降约0.6个百分点左右。D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深受互联网影响,网络对于他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下面四个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项是(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ABCD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副词的一项是( )A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B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C我惊异地看
4、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D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6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在日本留学时,“我”与范爱农在同乡会上为要不要发电报痛斥清政府残忍杀害徐锡麟事而发生争执。后来“我”与他在故乡重逢,冰释前嫌。B3个妖怪设下计谋,假意恭送唐僧,到达狮驼国城池时,一起袭击悟空三人,掳走唐僧。后来如来、文殊与普贤菩萨下山同去收妖,救出唐僧等人。C刘四爷的生日宴上,虎妞与父亲吵架后,和祥子离开家。虎妞在大杂院里租到两间小北房,和祥子结婚,后来想回车场向父亲道歉,但样子不肯。D一天晚上,祥子拉曹先生从东城回来,跑得飞快,不小心摔坏了车子,跌伤了曹先生,心里愧疚想辞工,
5、虎妞安慰祥子,让祥子心里舒服了一些。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句子默写7请将下列的古诗默写完整。晚春(韩愈)_ ,_。_ ,_。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9作者为什么不作家书,仅“凭君传语”?“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又蕴含哪些复杂情感?评卷人得分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6、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北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10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蒙辞以军中多务(_) 及鲁肃过寻阳(_)但微颔之(_) 康肃笑而遣之(_)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12(甲)文“蒙辞以军中多务”,(乙)文“康肃忿然”,结合选文内容,分别说说孙权、卖油翁是怎样说服对方的?13(甲)(乙)两文的故事对学习有很大的启迪,请从两文中各提炼一个成语概括,然后再分别阐述道理。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阅读说和做(节选)一文,完成下面小题。“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
8、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
9、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14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15简述“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两句
10、中加点的“说”的不同含义。16体味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纺车与钢琴纺车是奶奶的,钢琴是我的。纺车和奶奶在记忆中遥远的故乡,我和钢琴在首都北京。我的工作室在北京中心南二环边上一座28层高的公寓里,不用出门,不用收听广播,站在阳台向下看,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北京交通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详细“表情”。一天24小时,桥上桥下总有大大小小的车辆在路上奔走流动,就是在除夕夜,这里的路也没有机会歇息。每当早上太阳升起,灿烂的阳光就会穿过阳台爽朗地洒在我的琴房里,有时我很想推开所有的阻挡沐浴阳光,可是因为噪音的缘故,
11、我只能牢牢地关紧玻璃窗,坐在被玻璃切割了的阳光中。记忆里奶奶的纺车间也总是充满阳光,透过阳光会看见有许多棉花的细脚在房间里游走,纺车间里通常只有奶奶一个人,空气中充满安静和慈祥。偶尔有小鸡小狗之类进来,在纺车间里闲适地散步,纺车的声响清晰安静,很有耐心地循环着。奶奶一手摇纺车,一手纺线,细细的棉线被缠绕在一根锭子上,满了的锭子形如麦穗,结实丰满。我的故乡没有幼儿园,孩子们在7岁以前都是自由放养的。白天大人们上山下地去劳作时,老人们就成了托管孩子的人,每天只要奶奶在家,孩子们便可安心地去院子周围玩耍。孩子们在游戏中若是起了争执和别扭,就拉扯着、吵闹着去找奶奶评理,对于诸多的控诉,奶奶评断的方法异
12、常简单,她不问谁对谁错,只问谁大谁小,然后叫小的出去,留下大的数落不是。日子久了,我们熟知了奶奶的这套法子,于是再有争执冲突发生时,大孩子不愿白白浪费时间和小的纠缠,就忍一下了事。除去这些,还有许多时候我们都要去找奶奶,所以,奶奶的纺车经常被我们叫停。有的孩子上树爬高下不来了就去叫奶奶,有的孩子贪玩尿湿裤子了就去叫奶奶,有的孩子上厕所裤带解不开了就去叫奶奶,有的孩子摔了、碰了就去叫奶奶奶奶总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被我们拥着、叫着。奶奶总是边口里念叨“作孽呀”,边踮着小脚去处理这些琐碎的事。奶奶的生活单调忙碌,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坐在纺车间里纺线。我常常在玩累了的时候,跑进奶奶的纺车间把我看到的新鲜
13、事与奶奶分享:说磨坊里的桑树结出的桑葚快红了,说我家门前的桃花儿开了,说春梅家的蜜蜂分巢了,说蜻蜓们飞得很低要下雨了奶奶总是一边纺线一边说:“好了,别说了,去玩儿吧,我都知道了。”我不信她,就问奶奶:“你都没有看见怎么会知道呢?”于是就缠着奶奶讲我还没看见的事然后我去验证,奶奶说田里的稻子黄了,油坊开坊榨油了,村里的梧桐树开花了,榆树钱儿绿了,槐树花香了奶奶说的每一件事都极其准确,有时甚至连谁家来了客,谁家要娶媳妇她都知道。每次面对奶奶的回答我总是充满疑惑:奶奶不出门,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多呀?今天,当我坐在我的琴房里,从高处看着窗外飘洒的大雪,突然很想念我的故乡和童年,很怀念奶奶的微笑,怀念奶
14、奶足不出户的宁静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也有了奶奶的气定神闲。我不用出去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北京的交通在雪天是怎样的慌张忙碌;我不用出去就可以知道,今天晚上国家大剧院在雪的映衬下是如何的明媚亮丽;我不用出去就可以想到,后海的酒吧在夜色中传出的各种音响,甚至有人在唱这个冬天不太冷或听,海哭的声音;我不用出去就知道,我的学生们这周在校园里的课间十分钟里是如何的开心,他们来上钢琴课时,会给我讲一些关于雪的事情。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变幻莫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我们居住在哪里,我们都会对周围的一切渐渐淡然,并毫无理由地完全接纳;我年少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当记者或导游,四处游走,千万不要像奶奶一样从早到晚待在房间
15、里。但是现在,由于居家办公的原因,不知不觉对外面的世界日渐疏离,变成了资深宅女,大部分的时光在阅读、弹钢琴和练瑜伽中度过。每当我的学生们来上钢琴课时,他们也常常会急切地把外面的见闻讲给我听。他们急急地说,我慢慢地听。对于我的冷静,他们的表现也如我当初对奶奶的淡定一样感到诧异。但是,偶尔我也会被他们的诉说打动。有一次,一个叫莹莹的6岁女孩来上课,一进门我就发现她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课间休息时,我们坐在阳台上,我问她为什么事伤心,她扭头看向窗外几乎是哽咽着说:“我爷爷生病突然不会说话了,也不认得我我喊爷爷他也不答应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医生说他可能再也不会说话了”她的悲伤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忍不住
16、眼泪盈眶,她好奇地看着我,止住哭泣关切地问我:“老师,你的爷爷也生过这样的病吗?”我说:“不是的,是我的爸爸生过这样的病。”她惊讶地瞪大双眼,无比怜悯地问我:“那他现在好了吗?还认得你吗?”我说:“他不认得我了,他那次病了以后,睡了3天就去世了。”这个聪慧善良的小女孩几乎是用心痛的眼神看着我,用极其温和的语气问:“老师,那你是不是很伤心啊?”我说:“是的,就像你现在这样。”她沉默了一会儿就走进琴房。出乎我的意料,接下来的半堂课,她学得很认真、很努力,到下课的时候,她已经能很顺利地弹奏茉莉花这首曲子了,这大大超过了她平时上课的表现。我真心地夸她表现得很不错。她的脸上也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下课的时候
17、她告诉我说:“老师,你知道吗?我爷爷会唱茉莉花,等爷爷出院了,我把这首曲子弹给爷爷听,爷爷肯定会很高兴的。”因为太胖的缘故,只要稍一开心,她的眼睛就会眯成弯弯的两条线,看上去特别甜美可爱。小孩子的心是多么清澈啊,连悲伤和欢乐都那么分明。看着她如花绽放的笑脸,我的心霎时被一个叫做“时光”的东西充满,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奶奶的纺车间。不用猜想,我的学生们将来一定会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循着音乐回到我的琴房,咀嚼聆听我们今天相处的时光。那时我和我的钢琴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闪现,如同奶奶和她的纺车一样,安静无声。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一种纯洁宁静、不约而来的东西吧,比如回忆,比如面对这窗外纷纷扬扬
18、自由飘洒的雪。(选自2012年第四期读者大字版,有删改)17在首都北京,作者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此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作者的心境是_,这从文中第(_)段(填段落序号)可以看出。18文章中“我”回忆了奶奶的哪些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9请简要概括,现在的“我”和当年的奶奶有哪些相似处?20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一种纯洁宁静、不约而来的东西吧,比如回忆,比如面对这窗外纷纷扬扬自由飘洒的雪。21作者以“纺车与钢琴”为题有何用意?评卷人得分六、作文22请以“没想到, 也烦恼”(从“你”“他”“她”三个词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
19、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55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D【详解】A.烽芒毕露锋芒毕露;B. 憎恶() w;C.烦燥烦躁;故选D。2C【详解】A.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使用恰当;B.无时无刻,用在“不”前,合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之意。使用恰当;C.自以为是,指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与句意“父亲老实厚道”不符,使用有误;D.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使用恰当;故选C。3A【详解】B.成分残缺,在“必须”前加“我们”;C.语意重复,去掉
20、左右”;D.乱用介词,导致缺失主语,去掉“使”。故选A。4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顺畅与连贯。本段是对父亲的一段描写,首先写景到写人,先描写环境再引出父亲,根据句中“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句的“父亲坐在绿荫里”可以判定句为首句,句为第二句;句开头的“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是对句“那里栽着几棵柳树”的进一步描写,为第三句;“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则是对句“父亲那专注的目光”的进一步描写,所以句为最后一句。故选B。5D【详解】本题考查对词性的辨析。D.“对”是动词。故选D。6D【详解】D.骆驼祥子原著中并没有“跌伤了曹先生,心里愧疚想辞工,虎妞安慰祥子,让祥子心里舒服了一些”的相关情
21、节。该选项的相关情节选自骆驼祥子第七章: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祥子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非常难受,但是曹先生丝毫也没有怪罪祥子。故选D。7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详解】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菲”“榆荚”“惟”等字的书写。8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为下文捎口信回家报平安
22、做了铺垫。9因为是在马上相逢,没有纸和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分析】8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赏析题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方面进行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意为“热泪打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将自己难过的事实夸大到泪水不断流淌,可见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回看上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意为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说明作者“泪不干”是因为要远离家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极度思念之情。结合“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知,也是为“传语报平安”做了铺垫。9本题考查对古诗中心情感体会。作者在诗中说“马上相逢无纸笔”,说明是在途中偶然遇见,没有纸笔作家书,
23、但是又害怕家里人担心,所以只能让“入京使”给家里人捎句口信说自己一切都好。表现出了诗人在离京途中牵挂家里但是有无可寄托,又怕家人担心自己的复杂心情。10 推辞 等到 点头 打发 11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曾经在自家的园子里散步,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立,斜着眼睛看很长时间都不离开。12孙权以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告诉吕蒙读书的重要性。卖油翁是亲自演示自己倒油的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13开卷有益。读书能够增长文化水平。孰能生巧,任何事情都能通过反复练习二达到的。【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理解句意,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
24、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辞;(2)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等到;(3)句意: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颔:点头;(4)句意: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遣:打发。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2)重点词:尝,曾经;家圃,家里(射箭的
25、场地;释担,放下担子;而,表承接;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1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甲】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首先结合吕蒙的实际情况,指出对吕蒙的希冀了解往事;然后以“卿言多务,孰若孤”来对吕蒙因军中事务多的原因,予以回绝;最后孙权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自身经历来证明读书的益处,读书的重要性,以自身的说法,劝告吕蒙要读书;【乙】卖油翁在面对陈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的质疑时,“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
26、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通过倒油技术展示,最后点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的道理,说服陈康肃公。13本题考查拓展延伸。【甲】文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开卷有益”;根据吕蒙在接受孙权的建议后“乃始就学”然后遇到鲁肃时,鲁肃评价吕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读书能够增长知识,增长才学,提高个人素质。【乙】文的成语有“熟能生巧”;根据卖油翁在面对陈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的质疑时,“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
27、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通过倒油技术展示,最后点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的道理,启发我们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达到“巧”的目的。【点睛】【甲】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
28、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
29、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14先“做”后“说”或“做”了也不“说”。15前者的“说”告诉别人自己要做什么;后者的“说”是贬义词,是大肆宣扬的意思。16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式整齐。突出强调了作者专研坚持的精神。【解析】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第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直接表明了闻一多对待“说”和“做”的态度是:先“做”后“说”,“做”了也不“说”。15本题考查对具体词语和文段的理解。
30、理解题,一定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来理解。“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出现在文章开头,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表明自己做事情的态度,更有说服力,而这里地说闻一多先生指的是,自己不会把要做的事情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告诉别人;“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此句在选段的第段,是在讲完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没有炫耀之意;这里的“说”则指的是闻一多先生做了也没有大肆宣扬。16本题考查对句子赏析,赏析一般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方面入手。读完句子我们发现句式工整,并且中间以分号隔开,“仰”与“钻”相对,“高”与“坚”相对,则可以判定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1、这句是作者对闻一多先生做事的态度的评价,联系第段“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可见,“攀得越起劲”“钻得越锲而不舍”是在形容闻一多先生对待学术刻苦钻研的精神。17 烦躁 18奶奶在纺车间工作 我们不管大小事都要去找奶奶19和奶奶一样不外出 不用出去就知道外面的情况 奶奶专注纺车我专注钢琴 对周围一切淡然了。20作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外界干扰,这是真正的幸福。幸福随时都会降临,不是刻意追求而来。21新颖,把两个不相干的东西放在一起,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追求和奶奶一样宁静的生活。幸福不约而来。【分析】17本题考查内容筛
32、选。结合段的“有时我很想推开所有的阻挡沐浴阳光,可是因为噪音的缘故,我只能牢牢地关紧玻璃窗,坐在被玻璃切割了的阳光中”可知,我内心是烦躁的,因为不能开窗沐浴阳光。18本题考查事件内容概括。根据段的“奶奶一手摇纺车,一手纺线,细细的棉线被缠绕在一根锭子上,满了的锭子形如麦穗,结实丰满”和段的“奶奶的生活单调忙碌,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坐在纺车间里纺线”可概括出,奶奶在纺车间工作。结合段的“孩子们在游戏中若是起了争执和别扭,就拉扯着、吵闹着去找奶奶评理。除去这些,还有许多时候我们都要去找奶奶”可概括出,我们大小事都要去找奶奶。19本题考查内容分析与概括。结合段的“奶奶说的每一件事都极其准确,有时甚至
33、连谁家来了客,谁家要娶媳妇她都知道。每次面对奶奶的回答我总是充满疑惑:奶奶不出门,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多呀?”和段的“我不用出去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北京的交通在雪天是怎样的慌张忙碌;我不用出去就可以知道,今天晚上国家大剧院在雪的映衬下是如何的明媚亮丽”可概括出,我和奶奶一样不外出,但我们都不用出去就知道外面的情况;结合段的“不知不觉中,我也有了奶奶的气定神闲”,段的“我年少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当记者或导游,四处游走,千万不要像奶奶一样从早到晚待在房间里。但是现在,由于居家办公的原因,不知不觉对外面的世界日渐疏离,变成了资深宅女,大部分的时光在阅读、弹钢琴和练瑜伽中度过”和段的“他们急急地说,我慢慢地听
34、对于我的冷静,他们的表现也如我当初对奶奶的淡定一样感到诧异”可概括出,奶奶专注纺车我专注钢琴,我们对周围一切都淡定从容。20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结合段“小孩子的心是多么清澈啊,连悲伤和欢乐都那么分明。看着她如花绽放的笑脸,我的心霎时被一个叫做时光的东西充满,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奶奶的纺车间”和段的“不用猜想,我的学生们将来一定会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循着音乐回到我的琴房,咀嚼聆听我们今天相处的时光。那时我和我的钢琴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闪现,如同奶奶和她的纺车一样,安静无声”可以看出,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受生活中的人们给我们的感动,是幸福的,不用刻意追求,就像奶奶的生活
35、一样,像奶奶留给我的温馨回忆一样。2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纺车与钢琴”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起,新颖有趣,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纺车是奶奶的,钢琴是我的,题目把我和奶奶联系在了一起;结合段的“那时我和我的钢琴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闪现,如同奶奶和她的纺车一样,安静无声”可以看出,这两样事物代表了奶奶和我的生活,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宁静的生活就是幸福。22范文:没想到,她也烦恼她每天都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家境,美丽的容貌,好像一只快活的天使自由自在,没有烦恼,令我羡慕。还记得在一个美好的午后,临近中秋,每个人对放假都充满期待。我一个人从小径走过,却看到她躲在一个角落哭泣。
36、那是一个太阳照不到的角落,她被黑暗埋没,好似一只天使被折断了华美的羽翼。我一怔:她怎么了?她竟然也会有烦恼?我徘徊不定,寻思要不要去帮她,但意念促使我跨出了第一步我向她走去。似乎是我的脚步声惊动了她,她抬起头来,望着我,不说话。我第一次认真地看她,原本貌美的她此刻眼已经红肿,发丝挂在耳边,泪珠晶莹,纯净的样子让人看了无比心疼。良久的寂静终于,我忍不住开了口:“你怎么了?”她愣了一下,擦了擦泪水,看了看我,安了心似地向我诉说着她的烦恼。原来,她刚接到电话,父母又以一堆她不想接受的理由吿诉她今年的中秋节,她要一人度过了。没想到,平日无忧无虑的她,也会有这样的烦恼。良久的对话她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是
37、为了能得到父母的赞许。可别人往往仅看到她的成绩好,忽略了她的努力。那些成绩平庸,进步微小的孩子却总能得到父母的在意与关心,肯定与表扬。而她得到的,只有那一声声表面的“夸赞”。我安慰她说,中秋我陪你过吧。微笑又出现在了她的脸上。太阳向西边移动着,黑暗的角落不知何时已被太阳笼罩。我拉起她的手,希望她别再烦恼。我和她一起走出角落,眼前的她已不是原来受伤的那个她,而是一只有着洁白羽翼的天使。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妈妈们,无论你们有多忙,也请多关心陪伴一下自己的孩子吧。“天使们”不应该因此而烦恼。【详解】这是一则半命题作文。1.审题与立意。根据要求,先补充题目。注意符合要求:从“你”“他”“她”
38、三个词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没想到”,指出乎意料,原本应该是没有的才正常。隐藏了主语“我”。表明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也烦恼”有两层意思:与“我”有烦恼一样,“你”“他”“她”也会烦恼。我的烦恼是什么? “你”“他”“她”的烦恼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我”没想到?“我”是怎么发现“你”“他”“她”也有烦恼的?如何解决我们的烦恼?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或多或少会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和思考,这些事情或许稍纵即逝,但是当把它记录下来,你就会发现受益匪浅。因为人的成长归根到底是心灵的觉悟与发育。2.选材与构思。本文适合于写成记叙文。你对自我和对方都有一个认识,觉得自己有烦恼而对方没有,但是通过一件事你发现了对方与自己的定位不同,他也有烦恼。一般人可选取自己生活中的烦恼:是不是为自己的个子太矮(或太高)、体重太重(或太轻)而苦恼?是不是为双休日被迫奔波于各类业余学校而叫苦?是不是为父母总把你的不足与其他同学的长处比而心烦?是不是为爷爷奶奶总认为你长不大而不满?“没想到”的是什么呢?对方有什么样的烦恼?确定了“什么”所指的内容,就解决了作文的主体部分。在这“想不到”的背后是如何客观认识自己的和对方,这也是一种成长。“想不到”的背后可能就是友情和亲情。总之,是你以前没有感知、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