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0019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苏州市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4沈阳) 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 . 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 . 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 . 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2. (2分) 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

2、在离演奏者( )A . 30m远B . 17m远C . 约1.655m远D . 无法知道3. (2分) 下列事例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A . 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 . 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会“出汗”C . 锅里的水烧开了D . 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4. (2分) 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 .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B .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C . 提高声音的音调D . 装饰、美观5. (2分) 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 .

3、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 .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 .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6. (2分) (2016河池) 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雾B . 寒冬腊月,田野里出现了霜C . 冰箱里的水凝固成冰块D . 阳台上花盆托底里的水蒸发7. (2分)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B . 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 . 有物体的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D . 声音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8. (2分) (2017九上睢宁月考)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l、比热容为c1

4、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 )A . 若m1=m2 , 则c1c2 , 则m1m2C . 若c1= c2 , 则m1m2D . 若m1 c29. (2分) 夜间行车时,公路两旁的提示牌以醒目的荧光提示我们相关的重要信息,其实提示牌发光是由于汽车前视灯发出的紫外线激发提示牌上的荧光物质发出的,请选择这与紫外线的下列哪些特性有关( )A . 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B .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强C . 紫外线的物理作用强D .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健康有益10. (2分)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

5、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11. (2分) 下列图示合理的是( )A . 吊灯在平面镜中成的像B . 放在暗室内斜坡上的植株受灯泡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形图C . 解释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的光路图D . 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室温20)的玻璃泡上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图12. (2分) (2016八昭觉月考) 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

6、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 . 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 . 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 . 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13. (2分) (2018通州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小球重力对小球做了功B . 将手机从地球上带到太空中,手机的质量会变小C .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由拉力大小决定的D . 区别不同乐器发声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3分)14. (3分) (2019辽阳) 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当他首先到达山顶时,高兴地放声大喊,喊声是由声带的_产生的;同学们在半山腰

7、就能听出是康康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_来判断的。此时康康手腕上登山手表显示的大气压示数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山脚时的示数。 15. (4分) 图1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_(4)如图2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_16. (2分) (2019八上忻城期中) 如图所示是空中飞行的鸟在水中的“倒影”,鸟的“倒影”是由于_(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形成的;当鸟远离水面往高处飞时,该“倒影”的大小_(选填“变大”

8、变小”或“不变”)。 17. (4分) (2017八上惠山期中)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和加压两种,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_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_. (2) 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_. (3) 氧气的沸点是-1

9、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 18. (2分) (2017八上富顺期中) 外科医生可以用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 19. (6分) 物体从_变为_的过程叫升华,要_热;物体从_变为_的过程叫凝华,要_热 20. (2分) (2018八上滨海月考) 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三、 综合题 (共1题;共4分)21. (4分) (2016

10、八上昆明期中) 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 如图1所示,分别把乒乓球接触轻敲和重敲后的音叉当接触轻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小;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大这个实验现象表明: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的_决定的(2) 如图2所示,她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的 、 、 伸出桌外,每次都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辨别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差别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_的关系 (3) 把一个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3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了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 四、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2

11、 (5分) (2017八上姜堰期中)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MN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五、 实验题 (共6题;共36分)23. (3分) (2016八丹阳月考)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m,这种方法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原因是_(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24. (7分) (2017八上崇仁期中)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 除了图A、B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

12、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 (2) 甲、乙两组同学虽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上图_填“a”或“b”)所示。同时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烧杯中水的_不同。(填“质量或初温”) (3) 若要适当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_;_。(4) 丙组同学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25. (6分) (2018八上柳州期末) 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 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选填“均匀”或“不

13、均匀”) (2)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 (3) 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 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 26. (10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薄茶色玻璃板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2) 两段相同的蜡烛

14、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关系; (3) 选择茶色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镜的目的是_. (4) 选择薄玻璃板而不选择厚玻璃板的目的是_(选填“使成像更清晰”、“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实验偶然性”) (5) 选择了薄茶色玻璃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怎样一动另一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 (6) 某同学实验时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7) 若选用跳棋代替蜡烛,难以找到像的位置,该怎么办_。 (8) 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证明平面

15、镜成_(选填“实”或“虚”)像 (9)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 27. (7分) (2019八上南通期中) 如图,小兰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 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 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填“实像”或虚像”); (2) 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 A . 三角形光斑B . 圆形光斑C . 蜡焰的正立像D . 蜡焰的倒立像(3)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晴天正午,小兰走在公

16、园的树林下,她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_(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像。(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填“树叶间缝隙的大小不同”或“树叶缝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 28. (3分) 某物理兴趣小组按照练习册的“课题与实践”,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人体的电阻和人体的安全电压他们先用如图(a)所示电路测出电源电压,再用图(b)所示电路测出人体的电流,并计算人体的电阻,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表一:测量者:小李干燥时沾水潮湿时电阻(千欧)电阻(千欧)手与脚之间31头与脚之间6005表二:测量者:小张干燥时沾水潮湿时电阻(千欧

17、电阻(千欧)手与脚之间52头与脚之间6808.2(1) 从表一和表二中所测得人体干燥时电阻初步可知:_(2)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为1毫安时,人体就会有麻刺感,若将此电流作为安全电流,通过计算(写出过程)说明小张同学的安全电压大约为:_(3) 测量仅供参考,绝不允许人体直接接触算出的“安全电压”电路,请对图(c)设置警示语: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3分)14-1、15-1、16-1、17-1、17-2、17-3、18-1、19-1、20-1、三、 综合题 (共1题;共4分)21-1、21-2、21-3、四、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2-1、五、 实验题 (共6题;共36分)23-1、24-1、24-2、24-3、24-4、25-1、25-2、25-3、25-4、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1、27-2、27-3、27-4、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