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03028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第一部分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地图 一、地图基本要素:_、_、,图例。,比例尺,方向,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_/_。,(2)三种表现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详,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_(大/小),内容越_(详 /略)。,小,小,2地图上方向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东西,南,北,南北,3常见图例和注记,居民点,常年河、湖,洲界,铁路,山峰,沙漠,二、地形图的判读,图 121,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点之间的

2、_差。,海平面,另一地点,海拔,3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4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_;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_。,陡,缓,(2)等高线地形图(图 122)中六种地形部位的名称: A _ 、B._ 、C._ 、D._ 、,E._、F._。,图 122,山谷,鞍部,山脊,山地,盆地,陡崖,5 分层设色地形图:蓝色表示 _ , 绿 色 表 示 _,黄色表示_。 6地形剖面图: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海洋,平原,高原、山地,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反映不同的信息。根

3、据使 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如旅游可以选择_ ,查询道路信息可以参考 _,查找国家位置可以看_等。,旅游地图,交通地图,政区图,考点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的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把厘米数 的小数点前移五位。数字式比例尺没有标明单位,一般来说是 厘米。 【例题 1】(2011 年黑龙江鸡西)某地图比例尺为 125 000 000,在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 2 厘米,则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A5 千米 C500 千米,B50 千米 D5 000 千米,C,【方法点拨】注意数字式比例尺 125 000 000 的含义:图

4、 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5 000 000 厘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厘 米换算为千米要去掉 5 个 0。,考点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 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越大,所含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 越小,所含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粗略。,【例题 2】(2011 年湖南湘潭)图 123 为四幅区域示意图,,按比例尺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图 123,A C,B D,【方法点拨】同等图幅下比例尺大小与所含范围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所含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所含范围越大。,D,【例题 3】(2011 年广西百色)下列四个比例尺中

5、,最大的是,(,),A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5 千米 B. C百万分之一 D1/100 000 【方法点拨】将比例尺统一用数字式表示,再统一单位为 厘米进行大小对比。,D,考点 3,地图上方向的判断,),【例题 4】图 124 中 A 点位于 B 点的( 图 124,A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方法点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例题 5】图 125 中,B 点位于 C 点的( 图 125,A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B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方法点拨】极点俯视图中,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靠南。,D,【例题 6】(2011

6、 年湖南邵阳)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 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 126 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图 126,A东北正东正北 B正北东北西北 C正北正东西北 D东北正东西北,【方法点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根据指向标判别方向。,将指向标平移,注意行进路线中方向的变化。,【答案】B,【例题 7】读图 127,回答下列问题。,图 127,(1)图中村庄 A 大致在村庄 B 的_方向。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方法点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可将参照物(B 村庄)作为坐标中心,平移指向标,再进行位置判断。,东北,西北向东南,考点 4,海拔和相对高度的

7、计算,【例题 8】读图 128,回答(1)(2)题。 图 128,(1)若图示地区表示山脉,山峰 B 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2 000 米 C4 000 米,B3 000 米 D2 600 米,D,【方法点拨】首先判断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根据等高距(h)判断与所求点(B 点)最近的等高线的高度(H1)。所 求点(B 点)的高度(H)则为:H1HH1h。,【方法点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C,考点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的识别 1山谷和山脊:流水法 据“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弯曲变 形处,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如图 129中

8、CD 处,为山 脊。图中 CD 处为山谷。 图 129,2山峰和盆地,如图 1210,甲处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高,,四周数值低。,乙处为盆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低,四周数值高。,图 1210,【例题 9】读等高线地形图(图 1211), 回答下列问题。,图 1211,(1) 图 中 字 母 所 表 示 的 地 形 部 位 分 别 是 : A._ 、,B._、C._、 E_。,(2)图中 AD 和 BD 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 (3) 图中周庄在李庄的 _ 方; 小河的大体流向是,_。,(4)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 F 处宜发展以_为主的农,业,B 处发展_业为主。,山顶,山脊,

9、鞍部,陡崖,AD,东北,自南向北,种植,林,【高频考点清单】 第1讲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计算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若图上距离为5厘米,实地距离为100千米,则比例尺为(用三种方式表示)_ . 若图上距离为5厘米,比例尺分别为: 则实地距离分别是 _千米;_千米;_千米。, 1/2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100,5,300,2比例尺大小比较 法则: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方法:先统一化成分数形式,再进行比较) 下列地图比例尺中,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 A.1:400万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C. D. 1/60000000 3.:比例尺大小与

10、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同一张纸上绘制的下列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山东地图 D泰安地图,CBAD,A,B,1.一般情况 A在B的_方向; B在C的_方向。,正北,西南,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若图中没有指向标,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读右图,回答: (1)图中公路的变化方向自A到B是_; 自B到C是_。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_。 (3)村庄甲在村庄乙的_方。 (4)若某学校位于甲村正东,小河西岸,请标出该校最可能位置。,西南到东北,西到东,南流向北,东北,a处,3.在经纬网地图上辩别方向 法则:

1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下列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分别是 _、_、_、_.,西北,正北,西南,东北,4.在野外,要学会在北半球确定方向:1、指南针定向;2北极星定向;3、太阳定向;太阳与手表定向(中高纬度地区,手表放平,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3 图例与注记,1首都;2省级行政中心;3主要城镇;4洲界或国界;5未定国界;6军事分界线;7省、自治区、直辖市界;8铁路;9高速公路;10航海线11长城;12运河;13河流、湖泊;14时令河、湖;15等高线;16山峰;17关隘;18沙漠;,【高频考点清单】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1:根据等高线

12、形状判断地形类型 1、指出下图字母A、B、C、D、E所代表的地形,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E陡崖,2、山地与盆地的区别 若ab c,则为_; 若ab c,则为_。,盆地,山地,2:等高线中坡度的判定 原理: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该图中,等高距为_米。 (2)甲坡和乙坡中,哪一个攀登更容易些?为什么? (3)修公路一般沿_修建。 (4)该山顶海拔可能为_米,20,乙坡等高线稀疏,坡缓,容易攀登;甲坡等高线密集,坡陡,不易攀登。,等高线,320340,3:海拔、相对高度、海拔与气温关系 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 2、(1)A点海拔为_米, (2)AC的相对高度为_米 (3)按一般规律,B处气温为_ 。(4)若某点气温为8, 高度约为_ 米,海平面,另一个地点,0.6,2000,3000,17,2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