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012304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46034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85012304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85012304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85012304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85012304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85012304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为使钢筋工程量计算能统一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对内易于复核、对外便于核对工程量,特将钢筋工程量电算化程序及注意事项做如下说明:一.钢筋计算统一规定如下:1主体结构柱、梁、楼梯必须采用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计算;2除结构柱、梁、楼梯外的所有需计算钢筋之构件均使用EXCEL表计算;3采用广联达计算钢筋时为便于复核及核对工程量均统一采用“单构件输入法”录入;4所有构件钢筋均按10M计算一个搭接,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执行;A基础:边长2.5M(具体详结构设计总说明)时,钢筋长度按0.9*边长计算,钢筋根数按(边长-保护层)/间距+1计算;B柱: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2、(或筒套)机械连接,具体连接方式、箍筋计算及端部加密区详结构总说明。C梁:a.梁上下通长筋均按搭接(或套筒)计算,具体连接方式详结构总说明;梁下部筋相同直径按通长计算,不得按一跨一锚固计算;b.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如有“梁纵筋采用闪光对焊”之说明部分,钢筋计算仍按搭接计算;c.梁上下纵筋为双层筋时需计算梁垫铁。d.框梁支井字梁、井字梁互支、次梁支井字梁时需于支座两边设置附加箍筋,除图面有特别标注或设计有特别说明不再计算吊筋;梁附加箍筋需在次梁加筋栏输入。D板:a.板筋的根数计算:(井字梁净跨-50MM*2)/板筋间距+1;b.双层板筋(含有双层布筋之基础及地坪)需计算板凳筋,长度及间距详结构设计说

3、明;c.板筋于框架柱位之加强钢筋于板筋平面布置图中有特别标注的方计算,否则不计算。E其它:a.所有节点 (如雨蓬、挑檐、栏板、出屋面防雨小屋等)工程量需单列,不得并入相应梁板等工程量内。b.楼梯工程量含平台板,楼梯梁及梯段板,与楼面相连的平台板并入楼板计算工程量。c.管道井处计算详结构设计总说明。d.构造柱个数以建筑平面标注为准,未标注处不予计算。e.电梯井壁计算时要扣除梁高及电梯井门洞;电梯井暗柱按暗柱单独计算;剪力墙分布筋根数按墙间净尺寸(扣除两边暗柱之尺寸)计算。二汇总计算结果需提供以下几种汇总数量,以便于核对工程量:A分构件汇总工程量(如按梁、板、柱等分构件汇总);B分楼层分构件汇总工

4、程量(如按楼层梁、板、柱等分构件汇总);C分楼层分构件分名称汇总工程量(如按楼层KL1、KL2等分构件名称汇总)。三.使用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计算钢筋时应注意事项:1. 在“工程设置-工程信息”一栏中录入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及抗震等级;注:内容详结构设计总说明(一)中相关说明2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一栏中重新设置基础、柱、梁等构件的连接方式;注: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一)中相关说明重新设置梁、柱纵向筋连接方式,分构件及钢筋直径分别设置为绑扎、电渣压力焊或套筒(设计无特别说明均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3在“工程设置-楼层管理”一栏中分构件设置砼标号及抗震等级;分楼层录入层高及板厚等参数。注:抗震

5、等级、钢筋等级及砼标号的设置决定钢筋锚固长度,需特别注意必须按设计图纸录入参数。4在“报表预览”一栏中做各类汇总计算, 核对工程量时需提供以下几种报表汇总:a.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表; b.楼层构件汇总表;c.构件类别级别直径汇总表; d.钢筋接头汇总表。5录入柱筋必须按其所处位置分别将柱定义为角柱、中柱及边柱,系统将按所定义之柱类型分别确定柱纵筋之顶部锚固长度。6框架梁录入时要注明是否为屋面梁;7其它设置基本均可依系统默认设置不做修改;8预算员必须详读设计说明,所有钢筋计算方法及参数录入依据均来自于结构设计总说明,如有特别说明则视图纸设计修正其它系统默认设置。四主要构件钢筋计算方法简要说明:A梁

6、:a.框架梁纵向钢筋L=算至柱外皮-保护层+2*15d注:此为柱内侧至柱外侧距离能满足0.4Lae的要求时,否则按如下计算: 框架梁纵向钢筋L=算至柱内侧+2Laeb.非框架梁下部钢筋L=算至柱内侧+2*12d; 非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方法同框架梁。c.梁侧构造筋L=算至柱内侧+2*15d;根数详结构设计总说明d.箍筋L=梁周长-保护层+弯钩,弯钩按135度计算(即:(11.92+8)d); 箍筋数量距柱侧每边扣减50MM开始计算,箍筋加密区为梁两侧“1.5*梁高且500”范围,其余均为非加密区。e.拉筋L=梁宽度-保护层+弯钩(弯钩即:(11.92+2)d)。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两倍。f

7、梁垫铁直径为25,3000MM;B板:a.板底筋:有梁板:L=至梁外皮-2*保护层(级钢,如为级钢另加6.25*2*d弯钩) 悬挑板: L=至梁内侧+12d(或至少到梁中线) 梁板式转换层(高低跨):L=至梁内侧+5d(或0.5梁高,取大值)。 b.板面筋: 有梁板:L=至梁外皮-2*保护层+(板厚-2*保护层)*2; 悬挑板: L=至梁内侧且锚入梁内长度需满足La; 梁板式转换层(高低跨):L=至梁内侧+La(或至梁外皮+15d)。C柱:L=全高(基础顶面至柱顶全长)+锚固,柱基础插筋另计;变截面处钢筋连接方式按 结构设计总说明计算;柱箍筋加密及非加密区间详结构设计总说明。D构造柱:柱纵筋L=柱净高+2*1.2La+2La(或500,取大值);搭接范围内箍筋需加密;箍筋L=柱周长-保护层+弯钩,弯钩按135度计算(11.92+8)d;以上为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规定及注意事项,暂按此规定执行,根据具体执行情况随时进行修订! 2006年10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