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58246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 篇本人承担了三( 1)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2、,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2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

3、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1 、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 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2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

4、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3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4 月 21 日上午组织进行了全市小学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参加人数 32 人。竞赛教师队伍是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是一支民族团结的队伍。广大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赛,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竞赛分三项活动进行:(1)说课:根据所教学科任选一课说课;(2)讲故事,与学科教学有关的故事;(3) 教案,当 按指定内容以卷面形式 。 活 安排:首先 到、抽 ,按抽 序前 18 名教 先 行 、 故事 (按四

5、位 委的平均分 入成 ),其他教 行教案 (两位教 考)。 活 程: 、 故事的 面令人感 。年 教 个个 自己的 ,把表演与 述相 合, 得了掌声。老教 更是精神可佳,故事生 感人,感 着在 的每一位,真是令人敬佩。 更可喜的是, 我 的参 教 能 合自己的教学 、学生 展开 ,如: 泡教 勇 能 合 村学生 分析学情,根椐学生的 造性地使用教材、 活 内容。九小于莉老 能透 地分析教材, 把握教材地 写意 , 有 意地 活 。教 教案有 意, 表 出 教材地理解和把握以及 程 源开 之 。由于参 教 地 度 情, 使整个活 在相互影响、 相互感染、相互鼓励、相互敬佩之中 行着 根据 要求,

6、本次活 按分数高低 出一等 三名, 分 是;于莉(九小)、崔光哲(二 )、吴 (一小);二等 七名, 分 是: 英(英才)、郭海英(三家子)、张勇强(杨泡)、杨晓博(一小)、于文秀(二实验)、周景杰(二实验)、王丽丽(二实验)。本次竞赛评奖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竞赛提高我们的学科教师对学科教学的重视。 同时,反映出大多数学科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善于专研教材,能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设计,有一定地教学基本功。 个别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如:说课不能透彻地分析教材与学情; 故事不够生动形象; 教案设计考虑不够全面。相信, 通过这次竞赛一定会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利于提高

7、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8、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 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 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 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 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 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

9、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 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2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

10、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 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组织者转变, 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要及时鼓励学生

11、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1 、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 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2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3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2、。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xxxx 年 9 月至 xxxx 年 1 月,本人承担了三( 1)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

13、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

14、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1 、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 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2

15、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3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刚入学的新生对新的学校环境很感兴趣,充满了新鲜感,渴望认识新同学。1 、认识我们的学校 : “汶源学校”“教学楼” “一年级一班”等和同学学习环境相关的生字。比如认课程表,前面黑板左上角,每天写上要上的科目。如:语文、数学、音乐等2 、认同学的姓名。学生姓名中的汉字是包罗万象。开学初,为方便同学尽快识字, 我让每个学生做了一张精美识字卡

16、片。 粘贴在课桌上,粘在新发的课本上,大家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同学们很感兴趣。这样会就记住了不少字。3 、认识任课老师的姓名。当我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同学们可高兴了!就这样同学们认识了数学: 陈老师;美术:宁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认字。 半个学期下来现在学生会看课程表, 认识所有老师的姓。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乐于思维,勇于探索。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_ ,教师更要顺就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应付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 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 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 学

17、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学生掌握了许多较有效的方法:猜谜语法、编顺口溜、编口诀、编儿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还有整体识记法。识字过程中,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识字兴趣持之以恒。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创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尤为重要。例如在学“羊”字时,学生说,我看到“羊”字就想起羊头的样子,羊上边的点好像羊的两只角。 一竖像羊的脸和胡子。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将一个个汉字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这样识字效果当然好了。有了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孩子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在活动和交往中识字。教师在

18、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世界,吸取各种信息,拓展想象的空间。在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1 、利用广告牌、商标识字。2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去识字。3 、认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等等。4 、让学生逛商场、超市时认字。5 、在教室设置识字园地,同学之间互相识字。与此同时,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老师多加赞赏, 它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埋下在生活中识字的种子, 激励学生离开课堂后仍有识字的主动性。 为了让学生生字记得快,建立生活识字本。成为亲自共同识字的一部分。亲自共读,在阅读中识字。生活化识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相信孩子会终身受益!【生活教学总结模板5 篇】相关文章:1.2.3.4.5.6.7.8.9.模板 ,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