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70396 上传时间:2021-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心理伤害干预研究 心理伤害泛指任何人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导致儿童行为、智力、情绪或身体功能等方面,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伤害,都叫心理伤害。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指出:“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因为心理上的伤害是对儿童自尊心的破坏。”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也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或多或少和心理不健康有关,而其中很多人就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而无法进行自我调控,以致做出极端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幼儿的年龄特点更是决定了其心理的脆弱,比成人更易受伤!而且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对其今后的健康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正是在这

2、一意义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不少幼儿出现了种种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端,将来可使幼儿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其人格和心理,就会得不到健康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增加了儿童成长

3、过程中的紧张因素,教师、父母在教养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理。纵观现状,细加分析,我们以为造成幼儿心理伤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伤害。如在教学中选取的内容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教育中出现的不慎言语;在批评“淘气包”时,教师的情绪、语气、方法、运用不当引发幼儿的心理困扰。又如教师本人因为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忙碌、身体的不适等而造成的不佳情绪对幼儿潜移默化的“传染”。再如因为本性流露而偏爱聪明的、漂亮的孩子,无意中冷落了不起眼的幼儿,使被冷落的孩子产生心理异常,使被宠爱的孩子心理出现偏差等等,这些都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了幼儿的心理。2、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伤害

4、。如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得绝大多数的孩子只好在大人的牵引下学这学那,跟着赶各种兴趣班的热潮,自由的快乐却被不知不觉地泯灭在无奈的奔波中;还有一些家长用高标准来衡量孩子,喜欢拿别人孩子的长处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徒然增加孩子的痛苦和自卑;更有“恨铁不成钢”的讥讽、保护过度的宠爱等,也无端地让孩子变得无助和被动;加之当今父母工作的繁忙和紧张,常常会在无意间冷落孩子,变得孤独和自闭,诸如此类,其实都给他们嫩稚的心灵留下了创伤。3、外界发生的事物对幼儿的伤害。如突发的灾害、恐怖事件,或者由于看了残酷、紧张、充满暴力的电影、电视,使之情绪受到刺激,产生恐惧,变得胆小、懦弱;再如自然界的打雷、黑夜等,也会使

5、幼小的孩子受到惊吓;偶然的目睹殴打、吵架甚至成人的玩笑,也有可能引起幼儿情绪的波动、忧郁和胆怯,必将对孩子的未来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可见,幼儿受到的心理伤害真是无处不在,我们教师和家长应该要在这方面引起高度的重视。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特征 要使幼儿不受伤害或把伤害减低到最小限度,我们认为首先要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做起,运用各种方法,使他们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有不良情绪出现,才能够及时排解,才不致积压成郁。而且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提高幼儿心理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1、排解不良情绪,学会情绪控制。每个人一旦遇到不如意,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出不良的情绪体验,如果

6、不能正确对待不良情绪,不加以及时调节,任其积聚在心里,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身心疾病。幼儿稍不如意,同样会有不良情绪产生。我们就积极引导,让幼儿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教给幼儿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合理宣泄内心的消极情绪。譬如情感释放法:有委屈或不满,可以用放声大哭的方式来直接进行发泄,或者找充气娃娃大打一通。譬如情绪转移法:在激动或烦躁时,不妨听一些安静抒情的音乐,让自己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也可以慢慢画或静静欣赏一些自己喜欢的画甚至随便涂鸦,还可以以大声地唱歌、不停地跳绳、看一会电视等等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来驱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静制动或以动制努的方式,确实容易使幼儿的不良情绪得到控制。现今,

7、幼儿的消极情绪不再轻易滋生,健康的情绪获得了保持和释放。2、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孩子都是宠爱有余,耐挫不足,而社会却又处处充满了竞争,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当失败来临的时候,必定会受到深深的伤害。于是我们通过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来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力。如幼儿在生活自理时,我们帮一半留一半,由别人帮到自己会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过程;平时随时注意消除幼儿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还通过创设“玩具不见”的寻找、在黑暗房间独自取东西、以及“跳一跳摘果子”等情景,让幼儿锻炼。当然,我们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注意了适度和适量,循序渐进,以免引发幼儿的挫折感,而失去探

8、索的信心;还注意了在孩子遇难而退时积极鼓励,稍有成绩时及时肯定,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就这样,运用尝试成功再尝试再成功的循环模式,强化了幼儿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行为,从而有了初步的抗挫能力。二、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师者,传道授惑也”。教师既是教书育人者,其情绪、言行就无不左右着班上的孩子,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这,不光维系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更关系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1、保持良好心态,以爱心养育幼儿。教师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变化:老师的脸上充满阳光,他们会觉得心情愉悦;老师的脸上布满阴云,他们就会情绪不佳。所以作

9、为教师,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身体是如何的疲惫、心情是怎样的恶劣,都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着童心带着童趣,与孩子一起游戏,以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每个幼儿。再者,爱是幼儿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是幼儿生活中的“太阳”。幼儿渴望得到爱,因为爱,能使幼儿提高能力、得到自尊、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为此,我们教师总是努力将点点滴滴的爱心倾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时刻用充满爱的微笑、满意的表情、温柔的动作、亲切的语言与每个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对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和期盼,不管可爱还是怪僻、聪明还是迟钝,都一视同仁地赋予关爱,让幼儿在师爱的摇篮中幸福生活 2、注意言行的表率,调整评价方式。幼儿虽小,却是十分敏感

10、的,他们十分在乎教师的态度,遭斥责、惩罚、讥讽的经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通过研讨、实践,我们教师的意识更为清晰,我们的教育行为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竭力用表扬的形式来驱散幼儿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幼儿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幼儿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幼儿的成功教育家洛克说过“越不宣扬幼儿的过错,则幼儿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好评。若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可见,教师的不公正评价会伤害幼儿的心理,如对偏见者贬低,对宠爱者宽容的现象,极易使幼儿产生困惑。我们就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让他相

11、信自己的能力,用赏识的语气去肯定:现在,“你真棒”,“你能行”、“你进步了!”等等话语,频频出现在教师的口中,句句注入幼儿的心田,唤起了不少幼儿的开朗和自信。三、运用正确的心理辅导方法所谓心理辅导,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等理论,根据幼儿心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发展所进行的帮助、指导和服务。我们通过个案分析、追踪观察以及科学分析,及时对幼儿进行干预和行为矫正。这里我们主要运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有:1、面对集体的辅导方法。如“发展辅导法”:这是一种面向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挖掘其潜能促进其心理发展的辅导方式。我们根据我园制订的“心理伤害干预”的目标,安排了

12、三个年龄段的心理辅导内容,创编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素材,运用讲故事、情景表演、亲身体验、角色换位、游戏、竞赛、问题研讨等形式,帮助幼儿解决在平时生活和心理活动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了幼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还有“启发诱导法”:这是启发幼儿积极思考,不断增强自助能力,防止不良情绪的危害,帮助幼儿克服消极心理,引发快乐展望的心理欲望的一种方法。我们告诉当幼儿,当有不满不悦时,可以随时找老师谈心,倾诉自己的需求,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便能获得恰当的帮助。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防患于未然的方法,使“输得起,放得下”、“重新再来”深入幼儿人心,以应付突发的不良心态。 2、面对个体的辅导方法。如“矫正辅导法

13、”:这是一种面向部分心理缺陷幼儿、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和性格特点,恢复其健康心理的辅导活动。讲究的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表现为教师对幼儿“一对一”式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有爱心,以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尊重幼儿,能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以满足幼儿正当情感需要为前提,鼓励、启发幼儿“说”,教师耐心地听,在需要时采用开导、劝慰、解释、商量、建议、鼓励等方法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及自己的行为,逐步矫正不良行为。还有“放松训练法”,用深深的呼吸来释放心理的压力,是通过肌肉的放松,达到精神的放松,来获得情绪上的松弛。这对容易害怕、遇事紧张的孩子比较有效。四、重视家长的配合工作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

14、忽视的后备力量,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该课题,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就能使健康心理养成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持续和延伸。更何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十分有利的因素。1、家园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我们通过家访活动,向家长宣传我园课题研究动向、内容和成效以及群体和个体的表现;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 “家园联系簿” 向家长介绍近阶段研究目标,前一阶段课题开展成效和后一阶段的打算;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间隙,与家长作简短交流、沟通思想、统一方法,了

15、解并剖析孩子的发展状况,使家长明白“父母的态度能促进甚至决定孩子的行动”,从而正确对待孩子的受挫及委屈,懂得鼓励孩子的坚强和勇敢。 同时,我们以改善“亲子关系”为切入点,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交流家教经验,切磋家教艺术,让更多家长从传统家教观念中走出来。这样,教师和家长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使幼儿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实。2、创设良好家庭氛围,促进积极情绪。“家庭心理氛围是影响子女成就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宽松、愉悦,有父母的音容笑貌、亲切话语所创造的充满爱的氛围,孩子便能心情舒畅、快乐,性格开朗。而生活在不良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孩子往往会焦虑、压抑、自闭,会存在心理障碍。同样

16、,父母的教养态度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行为的发展:譬如传统的棍棒教育,养育出来的不是骄横便是懦弱,难以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以孩子为核心的溺爱,虽然眼前欢欢乐乐,其实却埋伏着自私、无礼、怯懦,缺乏独立的个性,一旦离开父母,就会变得胆小、畏缩,人际关系紧张,势必在心理上遭受更多的创伤。加拿大有一句名言:“再富也不能宠孩子”,与我国的“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截然相反,卢梭也曾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品”。所以,我们就告诫家长,要对孩子爱有度,要让孩子尽自己所能分担家务,让其在劳动锻炼中获取成功的欢乐,增进家庭成员的关爱情感,引发责任感,将使孩子的一生充满人性的光彩。洒下汗水,必将收获成果。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培养,我们的孩子在情绪、认识、态度、行为、个性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令人可喜的变化。然,我们深知,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我们将继续努力不停滞! 参考文献:高志方著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庄典洲、徐冬梅编著儿童心理素质培养广东人民出版社 姚本先、方双虎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