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 第一定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于分析实际现象。3通过观察和归纳建立惯性的概念,并能用于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3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进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4.会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惯性实验情感目标:1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让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 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
2、求知欲。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 律和惯性的理解。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观念,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的解释。 三、教法与学法、实验器材教法:采用矛盾冲突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和重点讲解法。这样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法:探究式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器材:电磁铁、铁球、烧杯、鸡蛋、纸板、气球、斜面、小车、毛巾、棉布、 烟饼等四、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将小车的顶端固定一块电磁铁,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性会吸住小铁球,断 电后,让学生观察到小铁球会落入正下方的小杯
3、子中,接下来让电动机带动小车 前进,在途中某一位置断电使电磁铁失去磁性,小铁球会下落,学生再次观察小 球的下落情况,经过实验探究,发现小头球会再次落入正下方的小杯子中,这一 现象会与学生在做实验之前的猜想完全不一致,并且学生在八年级还未接触电 学,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小车在前进的过程中,如果电磁铁断电后小铁球 要想还是落入正下方小杯子中,那么它就要保持和原来速度大小以及原来的运动 方向运动下去,也就是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知道运动 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 实验探究,新课教学(一)汽车拖布(
4、实验视频)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以及视频的慢放镜头,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静止在桌布上 的餐具在桌面被快速抽离后不会随着桌布飞出去,而是会继续保持原来静止的状 态落在原来的地方。(二)鸡蛋跳水实验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静止的物体也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现场演示鸡蛋跳水实验,快速抽离纸板,鸡蛋会落入下方的水杯中,为了冲击学 生的视觉,可以将纸板上放置纸筒,再放两枚鸡蛋。然后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老师再进行补充总结,得出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三)惯性的应用与防止通过观看两个视频,跳远运动和汽车碰撞实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惯性现 象,知道惯性现象的利于弊,
5、如何利用惯性以及防止惯性。生活中的惯性:狗抖动身体把水甩干;锤头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击,可以装紧 锤头;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这是惯性有利的一面。生活中惯性有害的 一面,例如汽车刹车还要运动一段路程,造成交通事故。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举出一些生活的惯性现象并会解释惯性现象。 (四)纸筒漂移魔术将一个纸筒用橡皮筋弹开,观察纸筒运动的距离,然后将里面的气球放 气,减小纸筒受到的阻力,会观察到纸筒被弹开的距离更远,这个现象表明了阻 力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利用这个实验为后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做出铺 垫。(五)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思考并回答:(1)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有何不同?怎
6、么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 物体在这些不同的表面运动受到的阻力有何不同?(2)实验中我们应该观察什么?(3)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2. 各组认真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同时记录实验数据,填在下面表格中 3.思考:(1)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表面状况小车所受阻力的大 小小车运动距离的远 近小车速度减小的情 况毛巾木板玻璃(2)小车运动距离的远近跟它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说明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 ,小车运动的距离 ,速 度减小的 。科学推理: 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它将 本实验结论是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推理得出的,所以叫实验推理 法,也叫理想实验法。想
7、一想,以前在什么地方也学过类似的方法?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的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深 入研究,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还能说明了什么?3.3.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转动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计练习题 ,加强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物理在不受力时,运动的 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静止的物体则会继续 保持静止状态。同时进一步理解的惯性现象,正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才会出现这 种现象。4. 融会贯通,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惯性现象和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最后让学生近距离 感受神奇的惯性现象,吐烟圈实验,利用彩色烟饼和铁罐制造神奇的彩色烟圈感 受气体的惯性;观看喷泉小实验感受液体的惯性。最后让学生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升华本节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