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28968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十二课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简介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课程是国家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个深层次个性化解决方案,是经历了30万受众、4000次深入家庭探访、5000个家教难题的解决之后的深层次结晶。本课程立意清高,教育思想精通而独到,基本上可以横扫一切假冒伪劣的“伪教育”。通过长达12年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凝结出非同寻常的教育成果,震撼人心。” 1、克服浮躁,家长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温暖平和是孩子最需要的。家长首要的任务是,克服心态上的浮躁,温暖孩子的心灵。一位姓刘的母亲在参加了本课程班后反思:“作为妈妈应该是平和的温暖的,可焦躁往往是妈妈的第一种表现,这种焦虑不安又往往给

2、孩子非常大非常不好的影响。听了课,我常常反思,慢慢思索平复自己的心,妈妈表现出来的温暖平和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家庭教育不可急功近利。”2、家长与孩子之间到底需要沟通什么?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内核是情感,而不是思想、道理、或要求!因此,教育仅仅停留在行为的外在表现上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对心灵的呼唤,回归到对彼此心灵深处的碰撞和感动。同样对孩子说的一句话,10是语言,35是表情,55是情绪,家长的不同状态,说出来的效果千差万别。所有听过课程的家长都有强烈的感受,就是该课程轻方法,重状态;轻现象,求根本;重视对孩子心灵的关注,找到孩子的生命之根,点燃孩子内在的积极力量,让家长的心踏实、平静

3、下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状态。3、家庭教育要做的事情并不多,最主要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孩子学习问题不单单是大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温度问题,人如果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再聪明的大脑都是摆设。因此,家庭教育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就是点亮自己,站在孩子生命的前方就足够了。首先,父亲守理,母亲守礼,父母的存在就是在培养孩子内心的道德养成,这是习惯养成的基础;其次,母亲情绪的平和和父亲的宽容是孩子生命空间的需要。第三,如果说老师是园丁,那么家长就是农夫,家庭教育应当回归到根,教育的内容应该回归到心,尤其应该回归到心灵深处,由内心深处传递出教育最让人感动的真实。比如母亲,需要认真的做好每一顿晚饭,母

4、亲为孩子做的每一口饭菜中,都蕴涵着巨大的情感和精神能量。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没有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课程学习提要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第一课 沟通与交流无言的交流,才能润心细无声;真正的沟通,是闭上嘴巴之后的信息传递。教育本无障碍,为什么亲子之间困难重重?第二课 角色定位与父母心力整合在孩子面前,你是保姆,你是家教,你是管带,你是法官,还是亲爱的爸爸妈妈?父母角色的清晰是家庭教育的起点。第三课 孩子成长的规律失去规律的教育已不再是教育。抓住成长的规律,才会有家庭教育的依据。第四课 构建优质的家庭文化教育之所以是大智慧,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无形,但胜有形,无用,但大器天成。第五课

5、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家长教育水平提高一分,孩子的成绩会提高十分。孩子学习的高度一半来自于父母的支撑。第六课 家长的教育素养家长的教育素养源自于对孩子内心的解读。家庭教育迫切需要家长教育素养的调整与提高。第七课 家长的教育状态家长只有实现教育状态的回归,才能抓住孩子的生命之根,才能点燃孩子的智慧之源。第八课 家长教育状态的修炼与提升家长只有实现了教育状态的修炼和提升,才能释放家长内在的教育能量。第九课 家长教育习惯与孩子学习习惯家长只有真正懂得自己教育习惯和孩子学习习惯的对称性,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教育。第十课 构建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的成长空间是三维的。具体的长、宽、高是什么,又有多少家长能解读其中内涵?第十一课 典型案例分析及对策从经典中发现教育的力量存在,因为,经典闪耀着智慧的闪光。第十二课 家庭教育致力于心力的培养教育的最终价值是通过生命对生命的碰撞和对话,温暖和滋养孩子的心力,从而引爆孩子的潜能。主讲:皇甫军伟,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北京树人天地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家庭教育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艺术编辑委员会委员。因突出的教育思考及教育实践,被誉为京城教育界的“四少”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