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段朗读的一点想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33969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低段朗读的一点想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低段朗读的一点想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低段朗读的一点想法.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朗读中的“感情”与“情绪” 对低段朗读的一点想法得正确,然后才是流利。而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朗读要求看起来很简单:正确、流利、有感情。但要真正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很不容易,不说小学生最后毕业了大多数无法做到,可能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每篇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和有感情也难。一是有的文章的感情确实不浓,或者不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表达不清;二是教师的水平也可能没有认真去好好地读出感情。 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我听过很多教师的课,特别一些女教师的课,她们以自己柔美的音色,夸张的语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特别是低段,看起来学生常常也跟着老师读得像模像样的,很有感情的样子。真的读出了感情吗?我们知道,要把一篇文章读出感情,不仅要对字词句篇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讲,可能做不到,所以,其实,我们常常在评价教师上课时说指导学生读得真有感情,或者我们在表扬学生时说读出了感情,可能只是对读出感情的一种误读,我想,学生在课堂上的绘声绘色,模仿朗读是读出了情绪。是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教师的声音和动作,语调和语速的感染,而跟着情绪高涨。当然,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说明学生确实参与到朗读中,喜欢去尝试这样的朗读方式,但这也仅仅是情绪的调动。真正要读出感情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淀,去揣摩,去自我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