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35516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15、搭船的鸟》说课稿(附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搭船的鸟说课稿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搭船的鸟,作者郭风。下面我将 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 明。一、说教材由于搭船的鸟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所以在 讲新课之前告知了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那就是留心观察生活。力 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感受作者观察的 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本单元的篇章页引用了法国 艺术家罗丹的名言,旨在说明留心观察的重要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 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顺势我导入了第 15 课搭船的鸟,让我们一起走 进课文,看

2、看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搭船的鸟描写了文中“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 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貌吸引了“我”,也 引发了我的疑问,看到翠鸟捕鱼的敏捷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 搭船的原因,点明了主题。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所以认识了一位可 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课后的两道习题,就 是我讲本节课的一条线索,那就是细致观察的好处。根据教参的建议我把写字留 在第二课时,进行集中练习。这样也保证了同学们感受作者细致观察翠鸟后,同 学们完成小练笔的整体连贯性。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

3、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两项。1、 认识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2、 是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 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本节课的重点是课文第二、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作者观察的细致。难点是体会 留心观察的好处。三、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主要我采用了谈话法和小组探究法。运用谈话的教法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探 究法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上,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采用的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多种形式的读

4、书法,让学 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四、说教学程序。首先没有过多的导入语,在单元导读时进行了顺势的导入。在初读课文环节 出示自学提示,让孩子们带着目的读书。学习生词的时候我选择了指名读,齐读 的方式,试着放手不再逐字分析、识记。在第二次读文的时候,我的自学提示里 增加了一些难度,依然要保护孩子们对课文的新鲜感,是交流孩子们感觉到有新 鲜感或感兴趣的语句。达到了多次读文的效果,并且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语感。在 此基础上,要求孩子们再次默读或浏览课文,思考课后的第一道习题,这也是本 节课的重点。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经 过以上的多次读文和交流,理解本课的

5、重点就不难了。知道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 细致观察,本节课的难点,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就仍任而解了。在孩子们尽 可能的展开想象之后我出示了翠鸟的图片,引导孩子,细致的观察翠鸟,仿写。 而后趁热打铁般的进行观察的小练笔。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板书清晰直观,力图全面而简明 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15 搭船的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掌握 多音字“啦”。2.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美,体会课文情感。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

6、情感。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热爱自 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 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啦”。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感受翠鸟的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课前准备】:师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翠鸟图片。生准备:彩笔、图画本。【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课件展示,

7、学 生欣赏、评价。)2. 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它还会跟着人学说话,所以有一个成语叫 “鹦鹉学舌”,是说人说什么鹦鹉就说什么,人们也常用这个词语来指一些没有 主见的人。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它是一位小朋友 在去外祖父家的船上碰见的,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5、 搭船的鸟3.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 是什么鸟要搭船?(2) 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3) 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4) 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 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 字

8、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 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 听。4. 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 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5. 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1)( )( )学舌、教室里静( )( )、一( )当关,万( )莫开。 (2)谜语:一人力气大,把天撑破了。一口吃掉天。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 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三、整体感知,指导书写1.整体感知课文(1)师:同学们,读通了课

9、文,你读懂了什么呢?文中的小朋友都观察到 了翠鸟的哪些方面?(2)指生回答课前提出的疑问,再读相关的段落。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暂 时不用解答。“搭船的鸟”是翠鸟。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翠鸟的外形很好看,捕鱼的身手 很敏捷。这个小朋友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重点探究。2.指导生字书写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 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如:搭答悄消吞吴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四、拓展延伸回家

10、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出示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1. 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上节课我们学到:翠鸟是只漂亮的鸟,它 还很会捕鱼。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现在请同学们再自由地 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美在哪里?它的捕鱼动作如何?教师随着学生的发 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 课件出示第 2 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1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读 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一边想象小鸟的样子。在文中画出表现翠鸟外形美的句子。 (从羽毛、嘴两方面来写的。)2 读完这段文字

11、,翠鸟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呢?请拿起笔画一画吧。 课件出示翠鸟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并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3. 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面对这个“不速之客”,你会产生什 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 3 自然段的问句。4.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抓住“冲” “飞”“衔”“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词语重点体会。师指导朗读。5.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师指导朗读第 5 自然 段。师小结:文中的小朋友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认识了漂亮而能干的 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三、运用拓展1.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

12、自然中,身边也有许多的事物等我们去发现。 家门口、上学途中、课外活动、上课瞬间、与人交流、收到的一份小礼物、别人 的某个小动作细心的你,都有怎样的发现呢?请你说给大家听。2. 课外练笔: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现象,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搭船的鸟一课中的许多事物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对课文中一些生 词的理解,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看图理解对于文中涉及到的船,孩子们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对船舱、船篷、蓑 衣、橹不理解,我就从网上找了一些图片,通过看图,孩子们对这些陌生的事物 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二、结合上下文理解除了看图理解生词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

13、,如:“我们坐在 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让学生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 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 “披着蓑衣”“摇着橹”让孩子们了解蓑衣和橹的作用。三、联系生活理解词语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认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比较 好。有的孩子说“衔”就是叼着的意思,并用表演来说明。有的孩子说“吞”就 是把东西咽下去的意思。这样的理解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利于他们接受。四、补充资料了解事物关于翠鸟,我找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欣赏,介绍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通 过短片让他们感受翠鸟捕鱼的过程,使他们对这种陌生的鸟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对词语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如:换词,查字典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 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