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138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注浆钢管桩施工工艺规程与施工方案1 材料要求1.1水泥宜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1.2砂子宜选用干净的中细砂,砂粒径小于2.5mm,砂含泥量3%;采用干净的角砾,粒 径不宜大于10mm,使用前应进行碱活性检验。1.3 成桩用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有害物质的洁净水。1.4钢管外径主要有申89mm、申108mm、申140mm、申168mm等。1.5 注浆钢管桩按复合地基设计时,褥垫层材料可采用粗砂、中砂或碎石等,垫层材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褥垫层厚度宜为100mm150mm,褥垫层的夯填度不宜大于0.9。1.6钢管防腐构造应符合耐久性设计的要求,钢管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2 主

2、要机具2.1 注浆钢管桩施工一般应备有地质钻机、锚杆静压机、空气压缩机、电焊机、切割机 注浆泵、锚喷机。2.2 测量仪器应备有全站仪、水准仪等。3 作业条件3.1 施工前应完成“三通一平”施工条件,现场电源根据设备功率大小,选用现场配电; 水源根据设备数量,选用宜大勿小;场地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如强度不足,应铺垫砂 石或垫钢板。地上、地下如电线、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 无碍施工。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安全设备准备就绪。3.2 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3.3 施工前应按桩位平面图,测设桩位轴线、定位点,用钢筋在桩位处扎入深度不小于 30cm

3、的孔,插上钢筋棍标识桩位,要求所有桩位一次全部放完,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 施工员、班组长共同对桩位进行检查,确认准确无误后,与甲方或监理办理预检签字手续。 基坑内施工时,边坡应外扩不小于1.0m。3.4 施工前应将水泥、外掺剂送实验室复试,保证各种材料合格。3.5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对设备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 确保施工安全。3.6 施工现场应做好材料、机具摆放规划,使水泥浆输送距离最短,且输送管铺设时拐 弯最少。3.7 钢管加工、水泥、砂料堆放场地布置完毕,钢管已按设计要求接长,其连接应采用 套管焊接。3.8应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

4、做好技术交底。4施工工艺4.1注浆钢管桩工艺流程宜符合图4.1。图4.1注浆钢管桩工艺流程4.2钢管桩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并对影响钻机成孔的地下障碍物进行破除,以保证 测量放线准确和钻机就位钻孔。4.3钢管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管制作宜在工厂或施工现场作业棚内台架上进行;(2) 应按设计要求的钢管材质、壁厚、深度进行下料;(3) 钢管连接处采用套管接焊,焊接强度与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的要求;(4) 涂料防腐应按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的有关规定执行。4.4水泥浆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浆的配合比应采用经认证

5、的计量装置计量,材料掺量符合设计要求;(2) 选用的搅拌机应能够保证搅拌水泥浆的均匀性;在搅拌槽和注浆泵之间应设置存 储池,注浆前应进行搅拌以防止浆液离析和凝固;(3)砂浆配合比宜为:水泥:砂-1:11:2(重量比),水灰比宜为0.380.45;纯水泥 浆水灰比宜为0.450.5。4.5 场地平整后应按设计要求的桩位、间距、排距及标高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工序 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4.6 钻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干钻、湿钻或风钻等;(2)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安放水平,防止倾斜。将钻杆抬至钻机旁,启动钻机, 缓慢钻进;每进深2m宜接一次钻

6、杆,直至设计有效深度;(3)钻孔过程中,若遇易塌孔的土层,宜采用泥浆循环护壁或跟管钻进,钻孔完成后 应采用泥浆循环清孔,清除孔底沉渣;(4)成孔后应及时清孔,塌孔后应二次清孔,不得强行植入钢管;(5)钻孔的孔深、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记录应详细、完整。4.7 注浆机应安装在现场指定位置,电源由指定的配电箱接入;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 注浆后暂不拔管,待浆液从管口流出,方拔出注浆管。4.8 安装下放钢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桩可采用静压或植入等方法施工;如采用静压法,则安装下放钢管在注浆后 水泥浆初凝前完成;(2)应及时在孔内安装预先制作好的钢管,沿钢管轴线方向每隔1.0m2.0m设置一个定

7、 位支架;(3)钢管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钢管上套PVC管露出地面200mm,便于接入注浆 管;(4)钢管安装后应悬吊在钻孔内,底端与孔底距离不应小于100mm;(5)钢管制作后的成品宜尽早使用;存放期较长时,使用前应进行腐蚀性及完整性检 查。4.9 下放钢管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注浆,注浆管由注浆机直接接入到下入孔内的钢管上 接口要密封连接,注浆管采用橡胶管输送。4.10 水泥浆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1)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宜为0.5Mpa;(2)应缩短桩孔成孔和灌注水泥浆之间的时间间隔;(3)灌注方法应根据注浆泵和注浆系统合理选用,注浆泵与注浆口距离不宜大于30m;(4)当采用

8、桩身钢管进行注浆时,可通过底部一次或多次灌浆;也可将桩身钢管加工成花管进行多次灌浆;(5)采用花管注浆时,可通过花管进行全长多次灌浆,也可通过花管及阀门进行分段 灌浆,或通过互相交错的后注浆管进行分布灌浆。5 质量标准5.1 施工前应对桩位、成品钢管桩外观质量进行检验。5.2 施工验收应提供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报告,试件留置数量及制作养护方法、混凝 土和砂浆等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钢管制作质量检查报告。5.3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桩顶标高、桩位偏差等检验。5.4 注浆钢管桩作为复合地基时,应按刚性桩复合地基要求进行检测。5.5 桩身完整性检验宜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进行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 10

9、 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应少于1根。5.6 注浆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检验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 且不得少于3根。5.7 注浆钢管桩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7的规定。表5.7注浆钢管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 目1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静载试验2桩长不小于设计值用钢尺量3桩径mm三0用超声波或井径仪测量4钢管外径mm0.1%外径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桩位独立、条形基础mm垂直轴线方向+1/6D ;沿轴线方向土1/4D全站仪或用钢尺量其它位置mm+ 1/2D2垂直度mm1/100用经纬仪测量3强度不小于设计值产品合格证

10、4上下节桩错口mm1用钢尺量5焊缝咬边深度mm0.5焊缝检查仪加强层高度mm2焊缝检查仪加强层宽度mm3焊缝检查仪6焊缝电焊质量外观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目测法7焊缝探伤检验设计要求超声波或射线探伤8焊接结束后停歇时间min三1用表计时9桩顶标咼mm+ 30-50水准测量6 成品保护6.1 对钢管加工场地、水泥等进行下垫上盖,防止雨淋、日晒;6.2 当清至槽底时,冬期应用草帘或岩棉被覆盖保护避免桩间土受冻,雨期时应做好覆 盖,避免下雨时造成浸槽。7 注意事项7.1钢管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在室外焊接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C,且应有防雪挡 风措施。7.2 钢管桩钢构件应采取防腐措施,符合耐久性的设计要求。7.3 钢管顶部保护层厚度需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7.4 软土地区微型桩应选择较好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5倍 的桩径;应采取间隔施工、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等措施,减少微型桩施工期间的地基附加变 形,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总沉降量。7.5 场地岩溶发育,出现大量漏浆时,采用降压或自流式灌浆,同时限制进浆量、改换 浓浆、加入水玻璃等方法进行处理,或采用间歇式注浆方式灌注,以控制浆液的扩散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