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63683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4我要的是葫芦(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必备品格【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能读出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关键能力【课时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重点)2.通过对比朗读,体

2、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重点)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谜语,猜一猜: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打一植物)谜底:(葫芦)教师口述:小朋友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

3、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课件页码(1-4)(5-6)A.半夜三更,不知道谁在楼下大声说话。B.今天下雨了,我出门需要打雨伞。(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注意读准:平舌音“赛”,前鼻音“感慢”,后鼻音“藤”,边音“芦”在词语中念轻声等。识记生字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棵、想、怪、葫、芦、感、蚜、盯”。形近字比较识记:“赛一寒”,“盯一钉”“邻一领”“治一抬”。同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熟字组词识记

4、:藤:葫芦藤、丝瓜藤谢:谢谢感谢(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葫芦芦荟芦苇枯藤藤蔓蚜虫菜蚜好啊是啊比赛赛跑感谢感动慢步慢走(2)学习多音字:“更、要”练读句子,找发现。g在这里,“更”读“gng”,意思是“改变、改换”,还有一个读音是“ng”,意思是“愈加、再”;“要”读“yo”,意思是“索取、希望、请求”,还有一个读音是“yo”,意思是“求、邀”。组词如下:更gng(三更)(更改)要yo(需要)(只要)gng(更低)(更加)yo(要挟)(要求)读一读:A.今天气温比昨天更(gng)低了?B.被人要(yo)挟,感觉很不好。(3)识字游戏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5、(4)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自言自语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是一种害虫。奇怪人自己跟自己说话。蚜虫出乎意料,难以理解。(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解决了阅读障碍,训练了学习生字的本领,增大了识字量。】(7-15)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三、学习“会写字”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课件棵谢想盯言邻治怪1.学生字(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16-24首,组词,造句。(2)多元识字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棵、想、怪、谢、邻、盯、治”。形近字比较识记:“盯一钉”“邻一领”“

6、治一抬”。熟字组词识记:言:语言言谈谢:谢谢感谢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想”上长下短,“棵谢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邻”左右等宽。)(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谢言想”的书写,学生练写。“谢”:左中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身”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横折钩压住竖中线。“寸”的横笔写在横中线上。这三个部分等宽,都要写得狭长一些,不要出格,。“言”:呈倒梯形结构。这个字的横较多,注意不一样长,最上面的一横最长,下面的两横短,三横等距,口要写扁一些。“想”上长下短,木的末尾捺改点,下面的“心”要写好,第二笔是卧钩,一定卧倒,三个点的位置排放好:第一点不要写在卧钩底下,在卧

7、钩起笔的地方即可,第二点在卧钩上面,最后一点在卧钩收笔的地方。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按照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进行,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1)形容葫芦的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2)动词: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2.练习运用:仿写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细长的(枝条)雪白的(棉花)可爱的(小燕子)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自主合作解决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感到种葫芦

8、的人太不听劝告,太蠢。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25)(26)(27-29)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重点)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难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读了课文中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

9、标【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二、品读释疑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预设: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小葫芦可爱吗?(可爱)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多么”“哇”这两个词强调了小葫芦的可爱。)指导朗读:朗读时,要读出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仿写:例: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你能用“多么哇”写句子吗?多么坚固的小桥哇!多么好看的芭蕉哇!2.学习第二自然段。当看到葫芦上有蚜虫时,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从这句话你感到种葫芦的人对葫芦上的蚜虫怎么想的?(

10、他看到有蚜虫时,毫不在意)他说了些什么呢?课件页码(1-3)(4-1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什么叫“自言自语”?(低声自己跟自己说话。)朗读指导:朗读时要体现出种葫芦的人在自言自语,语音低细,信心满满。3.学习第三自然段。邻居给他提了一个什么建议?出示句子:“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从邻居的话中你听出了邻居的内心是怎样的?(非常焦急)朗读指导:用焦急的语气读读邻居的话。邻居的话是一个什么句?邻居的话是一个祈使句。师讲解:认识祈使句概念:祈使句是用来表示命令、禁止或劝阻等意思的句子。作用:要求、请求或命令别人

11、做或不做某事。标志:句尾一般用“啊、吧”等语气词,句尾一般用感叹号或句号。面对邻居的好心,他采纳了吗?(没有)他是怎么说的?“出示: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你是怎么理解种葫芦人的话的?预设:他认为叶子上的蚜虫和葫芦没有没有关系。朗读指导:用奇怪的语气读出种葫芦人的话。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比较朗读:第一个句子要读出种葫芦的人满不在乎的语气,第二个句子要读出肯定的语气。(2)叶子上的虫还要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比较朗读:第一个句子要读出惊讶的语气,第二个句子要读出肯定的语气。4.学习第四自然段。那个人最终得到葫

12、芦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他不知道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叶子有蚜虫他不治,于是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如果你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你会怎么想?如果我是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心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非常后悔,心想: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我为什么这么愚蠢,眼睛只盯着葫芦,没想到葫芦和叶子的关系。5.总结全文。(1)小组讨论:你觉得种葫芦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固执己见,知识浅薄的人。(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否则,会犯错误。【设计意图:问题导入,学会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并

13、指导感情朗读。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三、课堂拓展推荐阅读葫芦小葫芦听读葫芦小葫芦,了解葫芦的外形特点和生长习性。跟着录音多读(13-14)几遍,能把儿歌背下来更好呦!四、总结课文主旨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本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治叶子上的蚜虫,最后葫芦都落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五、主题延伸如果你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你会怎么想?如果我是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心爱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我会非常后悔,心想: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我为什么这么愚蠢,眼睛只盯着葫芦,没想到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六、

14、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七、课后作业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15)(16)(16-17)(18)板书设计(课件19)我要的种葫芦-结小葫芦是葫芦叶生虫-只盯葫芦要注意事物邻居劝-只要葫芦之间的联系结果-葫芦变黄、落了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做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足之处:课堂节奏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上不能游刃有余。今后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