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64374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l1O?生!旦筮鲞筮!期ChinJofClinicalRationalDrugUseSevtember2009.Vo1.2N0.17的始终,渗透到每一个护理行为中,通过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并发症发生,而且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参考文献1俞益君,郑舟军.舒适护理在鼻胆管引流术后应用J.天津护理,2007,15(4):22722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王涛2T/J,伟,陈海燕,朱益文.舒适护理在CCU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2007,28(13):16341635.3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2002:174182.(收稿El期:20090512)【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护理【中图分类号】R51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296(2009)1701100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病毒引起的自限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发热,咽喉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测得EB病毒抗体.多数病例为学龄前期儿童.目前一般采取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我科从2007年5月一2009年3月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23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23例住院患儿,其中男17例,女6例,发病年龄1岁10个月一8岁7个月,中位年龄4.84岁,平均住院14d.1.2症状和体征23例患儿中均有发热,热型不规则,其中咽峡炎19例,肝肿大17例,脾肿大1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蚕豆大小,活动度好,无压痛21例,皮疹8例,眼睑水肿11例,心肌损害l0例,合并支原体感染2例.1.3治疗予休息,退热,抗炎,保肝等处理,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消失,出院时好转或痊愈.2护理2.1一般护理在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实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的传播,限制活动范围及减少陪伴和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半小时每天2次,室温1822%,湿度50%60%

4、.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生活上给予患儿必要的帮助.2.2休息尽量保持病室及患儿安静,防止剧烈的哭闹,减少体力消耗,避免在患儿活动中摔倒及撞击腹部,避免过度的弯腰,以防脾破裂,对肝脾肿大患儿体检时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2.3高热患儿均有发热,体温多为38.5400(:,呈不规则,应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测1次体温.患儿体温在38.5C时,应指导家长进行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给予降温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静脉输液保证足够的液体摄人和热量,注意血压及尿量,以防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儿多饮水,退热时患儿常大量出汗,及时擦干身体,更换内衣,保持患儿的皮肤

5、清洁干燥,使其有舒适感并防止感染.发作者单位: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监护?热时患儿唾液分泌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易致口腔黏膜感染.应做好口腔护理.另外,高热时常引起患儿抽搐,护士应细心观察,及时抢救.2.4饮食由于发热,咽峡炎均影响食欲,部分患儿甚至不肯进食,为了保证机体营养需要,指导家长正确喂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的食物,根据病情调节餐量,以少食多餐为主.2.5病情观察本病是一种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和系统.早期控制病毒血症有利于保护重要脏器,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j,防止并发症.不同病期可出现不同脏器受

6、累的临床表现,如在急性期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血压,呼吸,脉搏等情况.如出现颜面,眼睑水肿,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及时发现肾损害.针对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护理,以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2.6心理护理减少患儿及家长心理和思想负担.患儿进入陌生环境而感到恐惧,情绪紧张表现为哭闹,不配合治疗.家长则因为该疾病病情复杂,高热持续时间长,退热效果不理想,患儿食欲不振,担心有后遗症而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我们应主动和患儿亲近,用鼓励性的语言与患儿交流,使其放松,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的照顾,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治疗.同时,

7、主动与患儿家长交谈,让家长更多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治疗效果和预后,着重说明呼吸道隔离及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并告知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喉炎,肝脾肿大都是本病的临床表现及高热的处理方法.保持患儿安静,避免摔倒,撞击腹部的因素,向家长讲述其重要性,防止出现脾破裂的情况,减轻家长焦虑情绪,使其主动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使其配合我们的工作.2.7出院指导患儿出院时应向家长说明相关的注意事项:如患儿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少到公共场所,避免受凉;定期复查,必要时查肝功能.参考文献1吕善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7例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1979,1.7(2):88.2许红梅,王绍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1):27.3吴栋梁.实用儿科学M.广州:广东出版社,1998:1664.(收稿日期:200906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