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91296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名师教案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运算律第5课时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课本第56-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经历探索乘法分配率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率。2、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达乘法分配率的严谨与简洁。3、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4、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折纸教学过程:1一、生活引入,感

2、知规律。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律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导入新课,在脑海中快速地回忆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为新的学习提供方法。】(一)情景导入。呈现课文插图(课件显示:教材第56页情境图)。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学校教学楼有两面墙体的瓷砖需要工人更换。1、请观察情境图,工人要更换的瓷砖共有多少块?你是如何列式计算的?2、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计算吗?(二)自主探究。结合题意说说自己的想法。尝试一:1、按颜色计算。(1)分别计算白色、蓝色瓷砖各多

3、少块?然后求和。310510(2)白色和蓝色每行都是10块,白色3行,蓝色5行,共8行。所以:(35)10尝试二:22、按左面和前面计算:(1)左面每行4块,共8行。前面每行6块,共8行。列式为:4868(2)左面和前面合为一行(46)块,共8行。所以:(46)83、总结并发现规律:310510(35)10=30+50=810=80(块)=80(块)4868(46)8=32+48=108=80(块)=80(块)4、举例验证。建构规律。(1)通过观察上面两组算式,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的特点,那么它是不是对所有算式都成立呢?(2)引导鼓励学生尝试举不同例子进行验证。(3)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验证。

4、我们刚才用了很多例子充分验证了这一数学规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交流后教师小结:3两个加数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4)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a+b)c=ac+bcac+bc=(a+b)c三、激活联系,应用规律。1、把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365=2451821+3221(77+23)35(36+24)5(18+32)21911+1111(9+11)117735+23352、完成课本57、58页练一练第1、4、5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老师点名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310510(35)104=30+50=810=80(块)=80(块)4868(46)8=32+48=108=80(块)=80(块)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计算多少块瓷砖”这一情境,有助于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应以营造适宜的课堂生态场景、引领学生体验学习全程为宗旨。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的形成,学生们充分经历了感知建模、体验规律、验证模型、应用规律等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