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93057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建筑类专业论文工作过程导向论文:中职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摘要:中职建筑类专业传统课程存在弊端,通过以“施工员”培养课程方案为例介绍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方法和开发步骤,并对新课程方案与原来学科体系的课程方案作了比较, 体现新课程方案符合建筑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要求。关键词:建筑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开发随着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大量实用型建筑人才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这种变化。为此,中职课程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

2、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一、传统课程方案的弊端目前,中职建筑类专业实施的课程方案多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方案,基本结构如图1和表1,这种课程模式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学科式课程的樊篱,属于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中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过繁、过难、过时,与实际工程相脱节;二是教学计划执行不到位,学生缺少实践环节的训练;三是受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技能训练不能充分实施;四是教育观念落后,改革思路模糊,大部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五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不适应学生技能发展要求。

3、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它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的课程编排方式,以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为单位,将所学知识点重新编排、融合,融入一个个的工作任务,形成适应职业群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由此,在建筑类专业领域内,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与建筑产业联系密切、实际实用的新课程方案尤为重要。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1.开发的基本思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基本思路是:由与该教育职业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

4、”,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开发的基本路径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2.开发的步骤。课程的开发步骤,如图3所示:3.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方案的开发,以“施工员”培养课程方案为例。(1)分析职业工作过程。本步骤主要是了解和分析该教育职业相应的职业与工作过程之间的关系。第一,施工员的职业描述。施工员是施工企业完成各项施工任务最基层的技术和组织管理人员。作为建筑五大员之一,在施工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程刚开始的投标、现场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现场安全、现场资料、每月报量、预算、结算及协调各方关系等都需要施工员积极参加。其主要职责是:结合多变的现场施工条件,将参与施

5、工的劳力、机具、材料、构配件和采用的施工方法等科学地、有序地协调组织起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保质保量保工期地完成任务。施工员岗位是贯穿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是一个集技术、理论、组织、沟通等多方面的综合岗位。第二,建筑产品生产过程及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2)了解职业教育条件。本步骤主要是调查和获得该教育职业在开展职业教育时所需要的条件。施工员的培养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入学要求为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操作和基层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3

6、)确定职业行动领域。本步骤主要是确定和统计该教育职业所涵盖的职业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根据施工员的工作过程分析和对职业教育条件的了解,确定施工员的主要职业行动领域如下: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设计与施工;施工现场定制管理;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及测量点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现场进度控制;开竣工管理;提供清单以外的签证;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编制。(4)描述职业行动领域并评价选择行动领域。本步骤主要是描述和界定所确定的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所需的资格或能力并评价所确定的行动领域,以此作为学习领域的初选标准及相应行动领域选择的基础。在对施工企业的现场参观和对行业专家的座谈了解后,结合大量文献

7、资料,描述施工员在各个行动领域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如下:熟练识读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图;读懂水暖电专业施工图;基础和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能力;屋面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能力;砌体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能力;混凝土框架主体工程和混凝土剪力墙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能力;配合水电施工能力;轻钢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能力;抹灰与贴面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能力;门窗及吊顶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能力。(5)转换配置学习领域。本步骤主要是将所选择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配置。施工员学习领域基本

8、结构如表2。(6)扩展描述学习领域。本步骤主要是各个学习领域进行扩展和描述。以“施工员”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的“抹灰与贴面施工”为例进行说明,从课程内容、能力、职业要求、教学手段和工具、教学场所等方面进行课程描述,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学单元)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学习领域:抹灰与贴面施工职业描述(岗位):施工员岗位,能独立完成抹灰工程、贴面工程的施工、组织、质量验收与评价。能力描述(技能、知识):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独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组织施工,进行质量自查和验收评定,进行工程计量和计价,组织资料和工程交接,会编写安全、环境和工作保护措施。课程内容: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计划、决策、实施、

9、检查和自评,制定施工工艺,编写材料、设备清单,确定验收内容和控制点,进行施工控制。主要包括:内、外墙抹灰、地面抹灰等施工的工艺过程、操作方法、质量检查;内、外墙贴面施工、地面块材铺贴施工的工艺过程、操作方法、质量检查;施工备料计划工作工具:图纸、规范条目、抹灰工手册、施工技术规程、计算机、绘图工具、测试工具。工作方法:以项目为载体,对基本技能、计算、测试采取四阶段教学方法;对综合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采取六阶段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好引导、咨询、策划和组织。工作要求: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独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组织施工,进行质量自查和验收评定,进行工程计量和

10、计价,组织资料和交接,会编写安全环境和工作保护措施,最后在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分别完成室内抹灰、室外抹灰、室外块材饰面、室内块材饰面的施工,并通过验收和交接。学习情境:抹灰工程施工;贴面工程施工。(7)扩展表述学习情境。本步骤主要是通过行动领域定向的学习领域具体化来扩展和表述学习情境。以抹灰与贴面工程施工学习情境“抹灰工程施工”为例。职业行动能力:收集信息,进行信息的检索、分类和归并;确定计划、工作步骤,列出工具、设备清单;确定材料清单、计算消耗量,给出安全、环境保护措施;参与或独立完成自查、自检的表格制定。教学内容:室内抹灰以卫生间、书房作为项目载体;抹灰基体情况检查;抹灰计划;抹灰施工方案编制

11、;抹灰技术交底;抹灰工艺流程;抹灰质量控制;过程控制与自查内容;缺陷识别和防治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抹灰质量自评。工作准备:工作步骤、方法、工艺等;工作进度安排;工作时间安排(按步骤安排);工具、设备清单;材料清单(名称、单位、数量、估价);安全、环境和健康保护措施;质量验收记录表、评价表。教学论、方法论教学媒体建议:工程问题引入,采取问题导向的学习,初步对提出的抹灰问题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和认识;抹灰的方案、计划、工艺等关键知识和能力,通过六阶段教学方法来组织学习和实践,即采取: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验收,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实训操作:在完成抹灰方案、工作计划、工艺

12、、材料计算、工具准备等内容后,进行抹灰的操作实训,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自查和质量控制,最后做好自评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能提出改善的措施。教学媒体:实物教学样板;工程录像抹灰工程;多媒体powerpoint;网络自学平台下载区。中职建筑类专业中就业岗位较多、本文以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施工员为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方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的课程编排方式,以建筑企业中实际的施工工作任务为单位,将所学知识点重新编排、融合,融入到一个个的工作任务中去,形成适应职业群的一个个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由此,在建筑专

13、业领域内,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向导,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与建筑产业联系密切、实际实用的新课程模式。新课程方案与原来学科体系的课程方案相比较,有如下特点:课程体系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岗位课程全部设计为工学结合课程,实现教、学、做合一。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体系,以建筑施工和预算的阶段产品为载体,所设置的课程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有利于实施工学交替。集中实训学期的设置,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工学交替。以施工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构建,符合工作过程和建筑施工的流程,有明确的目标(标准、规程)或阶段产品(实物)。新

14、课程方案有效解决了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过繁、过难、过时,与实际工程相脱节,教学计划执行不到位,学生缺少实践环节的训练等问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方案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为单位,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相结合,符合建筑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要求。参考文献: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2007.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结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6,(2).5颜明忠.“专业教学论”自编教材z.上海:同济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