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3376 上传时间:2021-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8.古诗两首28.1 村居》教案_7.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村居 教学设计课 题村居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主要描绘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情景。诗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诗情淳厚、意境悠远、寓情于景。第一句写 “春之景”: 通过“春草初长、黄莺飞鸣、杨柳拂堤”三种典型事物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图。第二句则写“童之乐”:通过放学归来的儿童,迎着春风放飞风筝,尽情地、快乐地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首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与赞美。诵读此诗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愫。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大体了解古诗的意

2、思,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大体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猜谜激趣导入二、揭示课题三、初读感知四、自读古诗,读出节奏:五、中华古诗词赏析六、玩 “冲关我最棒”游戏七、学唱村居八、教师小结:九、课外延伸,深化拓展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这是指什么?(指名说)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1.出示课

3、文插图: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2.诗人高鼎看到后,便把这一场景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3.指名读,齐读。1、(课件出示诗句)自由诵读,力争读出诗句的节奏。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2、指名读。3、指名读、齐读。课件播放中华古诗词村居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结束后我们开始进行闯关游戏。1、课件出示闯关内容第一关 古诗内容我知道第二关 补充诗句第三关 古诗诗意我明白课件出示视频古诗新唱村居 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拂堤。

4、孩子们也将自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啊!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们一定能背下来,有信心吗?、如果你是一位画家,学完这首古诗后,你最想干什么?(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想象)、古人特别喜欢赞美春天,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春天的优美诗歌。请同学们课下每人搜集两首,练习朗读,准备举行“春天,我爱你”古诗朗诵会。学生猜谜语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读课题学生自读古诗同桌检查生字读音并纠错学生自读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自由闯关学生学唱通过猜谜语很自然的导入本课。以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调动起他们学习这首诗的兴趣。此环节通过朗读,逐步使学生体会七言诗二、二、三的停顿,同时体

5、会古诗诵读时的感觉,从而做到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节奏。通过观看视频轻松地让学生直观感受诗的内容和场景。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通过歌唱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背诵古诗。通过给诗配画既加深了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展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中首先通过猜谜语激趣导入,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个环节包括:1、学生自由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3、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我主要通过观看中华古诗词解说视频提高学生对村居美景的感受及古诗内容的理解。本节课不足之处: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初次学习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没有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