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03702 上传时间:2021-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上: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口语交际 诵一诵,评一评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首现代诗。现代诗形式较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语言自然流畅,句式灵活,节奏多变,朗诵起来容易上口。每人找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举行一次朗诵比赛,看谁的朗诵更受欢迎。1课时一、活动流程1.朗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小组选择一首或几首进行朗诵练习,每个小组成员均要参加。朗诵方式或独吟或齐诵,也可配乐朗诵。这些都在活动前由小组协商决定。2.各小组定出评比标准,然后全班讨论统一评比要求,教师印发评比表至每位同学。各小组按此要求先在课下练习朗诵,评比时按照评比表打分。3.各小组在课前把本组选好的诗文交给老师,教师把各组朗诵的诗文统一打印好,发至每个学生手中。供评分时

2、参照。4.根据小组朗诵的内容决定上场朗诵的先后顺序,并推出主持人及评比委员(各小组一人)。5.推选两位同学当“公证员”,监督比赛的全过程,并在课前写好“公证词”。二、活动指导(一)现代诗歌朗读技巧诗歌需在不断的朗读中方能体现其神韵,现代诗歌更是如此。一般来说,朗读现代诗歌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如徐志摩的名诗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清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

3、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就要力求平稳、不紧不慢。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把握好诵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才能将诗歌情感体现出来,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再以再别康桥为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其中,加点词可稍微读重一些;而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那么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这样,两

4、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4.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停顿更长一些。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判定。总之,现代诗歌诵读,具有很大程度的表演性。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投入真情,反复吟咏,方能读出诗歌的感染力,用诗歌特有的魅力打动读者。(二)朗诵比赛评分标准1.作品审美艺术性强。(0.5分)2.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0.5分)3.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0.5分)4.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

5、,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内涵。(2分)5.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把握好作品节奏。(2分)6.朗读熟练,声音洪亮。脱稿可以适当加分。(2分)7.能正确把握作品内容,声情并茂,朗读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分)8.朗读形式富有创意,可以适当的配以乐曲或以其他有创意的形式配合朗诵。(0.5分)9.评分分值:10分。(三)乡愁朗读指导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小”上声,前半上,音调不要太高,接“时”,阳平,轻柔舒展,“候”去声,读轻声收尾。“乡愁”阴平平起,首次出现,情绪还不是特别强烈。“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连读带过,对应少年时期的动作、体态,“邮票”是儿

6、时母亲来信的期待,稍读重,中重格式,“邮”轻些,“票”重些。“我在”表示诗人少年状,连续,“这头”去声起,音调要高一些为“扬”,“那头”顺势而下,低沉持重为“抑”,似结句又下行,中道而止。此时,母亲还是中年妇女,“乡愁”是自然距离之隔,故不可沉重。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长”上声高起,连“大”字,去声,着重而稍放。“长大后”应有一“顿”,引起注意,凸显“乡愁”从少年到青年的变化。“船票”是具象的,要比“窄窄的”读得重一些,“在那头”则略微延续后即稍停顿,转入中年阶段。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后来啊”缓慢延长,读得应尤为悠长

7、、深切,似一历尽沧桑的白发老者缓缓站起,离开坐席,慢慢回忆,娓娓道来,充满了感慨、深情。“啊”语气词,要略拖稍长并带有叹息意味。此处“乡愁”,当高起拉长,略停,“矮矮”上声,尾音要读上去,但不能过高,不能飘走,当厚重,转接“坟墓”,当沉重,缓收,给人以凄凉、荒芜之感。这时的“我”,已人到中午,“我/在/外头”自然要读出“人到中年”的成熟情怀,“我”一停,“在”一停,语速要慢一些,“母亲”应比上一个“母亲”读得稍用力量,此时的“母亲”已经离去,要读出悲伤与思念之情,似有哭声。“在里头”要读出愧疚与悔恨,“里”上行渐弱,“头”阳平作轻声,微收,似有颤音。此处朗读,还要注意表情。既不能没有一点情绪变

8、化,也不能像刚失去亲人那样悲怆,要在回忆中带着思念、悲伤和深情。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现在”诗人笔锋一转,阳平高起,声音下行,感情高升,但要悬住。此处要长停一下,给听众留下悬念:现在究竟怎么样了?下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母子情、夫妻情变成了家国情,诗人由“小”感情转入“大”感情,字字着力,“是一湾”后面要“挫”一下,以便把后面“的海峡”加以强调,使“浅浅的”读起来感觉并不“浅”。“我/在/这头”紧接上文,“我”字提起,近全上声,“大陆/在/那头”中的“那”字读得重一些,“头”字长一些,要缓缓地收。“大陆/在/那头”整个句子,与以前的格式均不同,结尾时情感的升华之处,读得要深而沉,该拉长处拉长,如:“大陆在那头”,意味深长,引起听众共同的感情,让听众也融入进来,翘首而盼,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三、活动过程小组成员依次朗诵,评比委员依次打分,学生互相点评,主持人宣布得分情况,“公证员”宣读公证词。评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奖品,教师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