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5920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1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学案 鲁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 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2.用模型演示的方法介绍分子、原子,让学生观察水分子模型,拆分模型、重组模型。建立分子层面的微观世界观,同时,理解并分辨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点(重点、难点):1.知道物质 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重点)2.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难点)

2、教学准备投影 水分子模型、金刚石和石墨模型等。板书设计1.1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三、物质组成的奥秘水分子的微观构成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4.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一定的角度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物质构成的微观:1.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2.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3.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4.科学家对原子分子可以进行移动、排列、复制、改造。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学习过程师 生 互 动活动意图复习投影图片展示我们身边的一些常见化学反应

3、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提出问题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 学生观察身边的化学变化,进入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物质为什么会发生化学变化?学生 思考、猜想、讨论、交流为使学生从宏观进入微观认识做准备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学习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的第三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板书课题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揭示目标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学习方向。投影图片水的组成及水分子模型学生 通过观看图片,展开想象的翅膀,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建立宏

4、观与微观的联系释疑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化学语言进行描述、表达与交流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4.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一定的角度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学生 用规范的化学语言练习描述水的组成和构成自学:水分子H2O 氢原子 H氧原子 O 组织活动出示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引导学生进行有关二氧化碳的科学描述学生 分小组进行练习、表达、交流加强化学语言的应用,学会交流与共享描述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组织探究活动出示几种不

5、同物质的分子模型,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描述(氢分子,氧分子)学生 分组进行探究:如何用化学语言准确的表达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深化用化学语言对物质进行科学描述与表达的方法点拨与说明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1.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培养阅读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学生 阅读、认识、思索、理解提出问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原子呢?(阅读课文,观察第7页的原子分子图片)学生 思考、想象、阅读、讨论、交流、表达用S

6、TM技术拍摄的硅原子图像用STM技术将铁原子排列成“原子”二字用STM技术排列一氧化碳分子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能力中感慨人类的伟大智慧点拨与说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3.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4.科学家对原子分子可以进行移动、排列、复制、改造。学生 讨论、交流、表达进一步完善物质的微粒观。举例教学生懂得由于结合方式的不同而导致千差万别的道理,为认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做准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1. 积木搭建房子2. 砖瓦建造高楼大厦学生 领悟生活中的实例反思:为什么材料相同而房子各异?讲解在水、氧气、二

7、氧化碳等不同的分子中可以找到氧原子,我们统称为氧元素。氧元素是组成这几种物质的基本成分之一。学生 感受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元素的概念。组织活动与探究1. 阅读元素周期表2. 认识元素的排列方式3. 初步了解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 翻阅附录:元素周期表1. 读图2. 识图3. 解图领悟元素的含义,懂得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翻阅学习化学的“地图”问题1. 看到每一种物质,你是否能想象出他们的微观构成?2. 你认为化学变化的奥秘是什么?学生 反思、交流、共享懂得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问题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范畴有什么不同?学生 自学,交流明确化学的研究范畴总结: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当堂检测化学助学课中练习作业:化学助学课后评价教学反思: 一. 在进行本节内容时,结合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微粒观。1.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文库作删除处理!2.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3.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4.科学家对原子分子可以进行移动、排列、复制、改造。二.本节课的内容时间有富余,可以上课开始复习化学变化时,帮助学生弄清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