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0207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舟山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舟山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舟山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舟山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舟山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舟山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枯藤老树昏鸦(黄昏)B . 古道西风瘦马(西边吹来的风)C . 夕阳西下(落下)D . 断肠人在天涯(天边,指极远的地方)2. (2分) (2017娄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B . “中华文化湖南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伟人故里锦绣湖南”为主题,举办了文化讲坛、书画精品联展等。C . “十三五”期间,根据总体

2、工作部署,我国将对近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D .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清净的环境,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 (2018七下东莞开学考) 名句默写 (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述而 (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刘禹锡秋词) (3) 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 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_。 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4. (3分) 你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

3、入文中横线处。瓦尔杰茨基公国国王弗里德里赫乘着马车,被 _(狂野 狂热 热情)的人群簇拥着走得正欢,忽然晴天霹雳似地有一封信_(堕落 降落 飘落)到他的膝上,不知是谁 _(扔 投 射)进来的。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 (2017杭州模拟) 中午同学们食堂就餐,值周班班长李明负责食堂就餐秩序,他发现一位同学吃完饭直接起身走人,没有将餐盘放回回收处,于是李明走上前去,对那位同学进行了耐心地劝导。下面是两人对话片段,请补写其中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李明:_同学:“啊?这不是食堂阿姨会收拾的吗?为什么要我拿回去?”李明:_同学:“是的,你说的很有道理

4、我现在就拿到回收处。”李明:“谢谢你,再见!”同学:“也谢谢你,再见!”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6. (15分) 课外文言文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吴中士人家藏其草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2) 翻译下面句子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3) 这个故事表现了王安石的什么态度?7. (17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5、甲】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两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刘义庆世说新语)【乙】戎年十五随父浑在郎舍阮籍见而说焉。每适浑俄顷,辄在戎室久之。乃谓浑:“睿冲清尚,非卿伦也。”戎尝诣籍共饮,而刘昶在坐不与焉。昶无恨色。(孙盛晋阳秋)【丙】初,籍与戎父俱为尚书郎,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就戎,必日夕而返。籍长戎二十岁,想得如时辈。刘公荣通士,性尤好酒。籍与戎酬酢终日,而公荣不蒙一杯,三人各自得也。(戴逵竹

6、林七贤论)【注释】 预:参加。酬酢:相互敬酒。睿冲:王戎。刘昶:刘公荣。(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王戎弱冠诣阮籍(拜访)B . 彼公荣者无预焉(那)C . 昶无恨色(怨恨)D . 每造浑(到去)(2)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划两处)戎年十五随父浑在郎舍阮籍见而说焉。(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两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4) 阮籍不给刘公荣喝酒而与王戎共饮,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结合【乙】文与【丙】文三人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话加以分析。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7、8. (20分) (2016七下依兰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从来不卑微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

8、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

9、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询楼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1) 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10、2) 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 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4) 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9.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世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我

11、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 , 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公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12、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 按划线句子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2)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用横线划出朗读重音)(3)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

13、铁杆上,就好像许多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用/线划出朗读的节奏)(4) 在最后一节中找出能反映韩麦尔先生心理活动的词语: (5) 为什么“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8九上江都月考) 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怎么也忘不掉,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 请以“忘不掉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注】韶华:美好的时光。要求: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

14、少于600字。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请认真书写。八、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2016八上瑞安期中) 名著导读(1) 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某班同学,在阅读过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和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之后,准备比较一下“阿廖沙”与鲁迅的童年生活,你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共同点? (2) 高尔基在童年中写道:“我们的生活是令人惊奇的,这不仅因为在我们生活中这层充满种种畜生般的坏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饶和肥沃,而且还因为从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着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

15、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请选择其中一篇文章,概括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的内容。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3-2、3-3、3-4、3-5、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6-1、6-2、6-3、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1、8-2、8-3、8-4、9-1、9-2、9-3、9-4、9-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