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8510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习惯减负增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 减负增效案例【背景】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减负增效”的教育任务。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这一教育任务。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觉得我们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教师若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应该注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势必给课堂教学增强生机与活力,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促进教学的有序、高效。【问题的产生】平

2、时的课堂中,不难发现,我们的老师都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但是有的老师虽然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仍有少部分学生收效不大,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底是什么原因?针对这些习惯的要求、训练方式方法,是否合适?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我们的老师可能还没有细细地琢磨、反思过。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真正把“增效减负”这一目标落实呢?【案例的描述】 我国伟大教育家叶圣陶曾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一生很重要。良好习惯的培养,一直是古往今来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

3、内容。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减负增效”的保障有效途径之一。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案例的分析】减负增效,着力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又离不开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好坏。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减负增效”真正落到实处,最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好预习,不仅是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增强

4、、情感的加深,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化学习。我在讲新课前,都会留出一定时间,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对字词音、形、义的理解、听写、相关资料的搜集等进行汇报,交流自己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集中突破重点,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预习习惯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背能力,自学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网络信息收集与选择能力、联想能力、理解、概括能力、认识能力等都不同程度地得以提升。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一直坚持让我的学生自学,逐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样不仅学生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听课,会让他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变得活跃,老师提出的问题能

5、很快把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说出来,听课效率高,学习效果自然就好,而且从中体会到做好课前预习,使语文学习成为一件真正开心、快乐的事。二、重视作业的完成。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知识有没有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真正懂没懂,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都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可现在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出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不做家庭作业的现象。如我班的张润同学,平时父母外出打工,是由爷爷奶奶在家照看,督促检查

6、作业现象较少,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常与老人撒谎“作业做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的这些问题学生,我要求每人自备一个抄作业本,每天认真记下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并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以此来确保每位学生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不仅作业能按时完成,字也写得比以前工整了。3、 自主能力的发挥。 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与总结】学生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所的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就读,时间是相同的,教学环境是一致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然而学习的效果差异却很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或学习成绩不好,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的智力差,而往往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制约。那就是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在学生成长的旅途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阎良区第一学校 邸 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