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9324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科发展性评价研究方案广雅小学 信息技术科组一、课题的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要面对世界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对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要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相适应,就必须变革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现代信息资源,把教育事业推向新的起点,这无疑就是对我们的教学、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构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环节之一。运用网络技术开展个别化教育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因特网与校园强大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交流功能,更为有效地获得信息和更加广泛地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从

2、网络中获得信息能力、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后,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使用网上信息,以达到个别化和分层次教学的目的。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和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并朝着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方向推进,最终唤醒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二、研究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启蒙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发展性评价认为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

3、,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序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是和教师的善于引导、学生的乐学、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养成是密不可分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已经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传授、更是解惑、更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实际操作练,通过在课堂上的教与学,逐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具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根据信息技术学科小学阶段总体目标的要求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研究设计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通过

4、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全面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如下:1创新精神培养目标认识信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基本需要。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有好奇心,敢想敢问,有探索问题的愿望。在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独特的做法。2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能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能使用与年龄和认识水平相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发展个人的爱好与兴趣。逐步学会把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学习工具,与常规学习工具恰当搭配合理使用,并学习利用网络与他人合作。三、课题

5、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1、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如何对学生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将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2、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从单纯强调评价结果的准确,转向更强调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强调平等、理解和互动,更加重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注意发挥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协同作用。3、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样化,从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转向关注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评

6、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4、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把质性评定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定统整量化评价,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四、课题组成员领导:陈表香(校长)朱宝仪(主任)实验组长:刘素忠实验教师:方立群 谭祝君五、研究步骤一第一阶段(年月年月):点上起步1、选好科研课题及试验班级。2、实验班及功能室的设备配置。3、成立课题小组。4、制定研究方案与计划,申报课题。5、建立教学情况跟踪档案和资料库。6、以几个研究课或示范课为核心进行本课题研究,包括制作相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编写教学设计和课例的观摩、研讨。7、探索出发展性评价的初步模式二第二阶段(年月年月)以点带面。1、扩大试验,由一个年级发展到多个年级,一点带面。2、建立表现性评价教学的自我评估体系。3、完善表现性评价教学的教学模式。4、进行初步总结、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三第三阶段(年月年月)验证总结1、进行整体试验研究的自我评估、撰写实验报告。2、交流试验研究成果、撰写论文。3、整理、修改、完善教学设计、论文、试验工作报告、多媒体软件、优质课例,搞好成果汇编,迎接总课题组的评估鉴定。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