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20916 上传时间:2021-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1.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寿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陈晓卫一、教学思想与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强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并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而非支持“教”),主体最终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

2、设计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再以任务驱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协作学习、多讨论、多思考,在情境中完成意义的建构。在学习了Word文字编辑之后,学生懂得了常规软件的界面布局及操作技巧,应该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学习 Excel表格处理中来。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软件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境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即将知识外化;最后由学生通过挖掘、提炼表格信息进行后统计、分析,形成科学准确的分析报告,作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实现自我反馈。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教师扮演学生学习者的伙伴、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并且平等参与学习的角色,在

3、整个过程中贯穿教学评价,起到鼓励和监督的作用。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联系学生实际,通过Excel 建立表格处理各班三周以来“评优活动”的统计表,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最终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并形成报告。学生逐步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我们没有取用教材该节最后的练习题,而是结合实际给出高三年级某班蔡健同学多次考试成绩的原始统计表,要求学生准确录入成绩,懂得数据的准确可靠性是数据处理的基础;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并转换为图表、挖掘和分析数据,形成分析报告,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应用处理信息。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进一步了解Excel中常见的几种图表形式,领会图表的功能及意义。(2)掌握表

4、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对表格信息进行如求和、平均值等的统计,掌握使用公式计算的技能。(2)通过恰当的组合信息,从不同侧面使用图表处理工具来加工信息,综合表达意图。(3)通过探究自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4)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5)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创造性探索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服务。(2)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关注,对自我发展的关注。(3)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四、教学重点1. 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2. 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包括求和、平均数,

5、运用函数运算等。3. 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掌握分析图表数据源的方法,领悟用图表分析或说明问题的优势及意义。五、教学难点1. 针对不同信息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图表。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挖掘组数据间的内在联系。2. 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六、教学方法1. 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讲授法、讲练法。2. 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和小组协作三者结合。七、重点、难点突破方法1. 巩固原有认知结构,指导学生进行参与性练习和自主练习,最终完成知识、技能的迁移过程。2. 通过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主题,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并使这些认识和经验转化为指导其思想、行为的准则。八、教学环境

6、 多媒体网络教室,能连通互联网、局域网,带有电子教室软件(能实现广播、分组、示范、传输等功能)、office软件。九、课前准备1. 检查多媒体网络教室运行状态。2. 相关的教学课件、教材、教案。3. 提供给学生自学之用的视频学习资源、素材。4. 定出学生分组方案,及相关安排。十、教学策略要点1. 创设教学情景、学习环境。2. 任务驱动,明确问题。 3. 指导参与性练习与自主练习相结合,协作学习、探究学习。4. 效果评价,激发学习动力。十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同学们,这是我上个星期在教学楼 一层用数码相机拍摄到的一些图片,我相信你们都很关注这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屏幕上显示)

7、:(重点指出“学习进步显著同学” 名单,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老师是如何在这么多的学生当中发现就是些同学进步显著呢?为什么就偏偏发现了你们班的黄紫玲和陈秀娜呢?(大部分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我们可以问一下黄紫玲和陈秀娜(黄紫玲和陈秀娜站起来回答)呵呵连本人都不知道,那么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事实上,推举出进步显著的学生进行主要是依靠学校信息中心的数据,然后再通过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交流,了解那些学生的状况。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是由信息中心的老师负责统计、处理。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excel,可以使用Excel 软件来处理数据,但是信息中心的老师又是如何通过数据发现进步显著的学生呢?这就是今天我

8、们要解决的这一个问题:使用Excel建立图表,为我们解决问题或预测发展提供帮助。(二)讲授新课 (用时15分钟)1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包括求和、平均数,应用公式运算等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Excel,并且学习了一些录入数据基本操作。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如何进行数值计算。我们现在通过一个例子来学习。高一年级有三个班级要开展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主要从纪律、卫生、礼仪这三个方面来考核。下面是记录了三周以来各个班级的各项评比得分统计表。 表一: 第一周“评优活动”评比得分统计表班别纪律卫生礼仪一班778573二班867686三班757271表二:第二周“评优活动”评比得分统计表班别纪律卫生礼

9、仪一班778085二班828275三班757475表三:第三周“评优活动”评比得分统计表班别纪律卫生礼仪一班748082二班818583三班788584(展示三个表格数据)想一想,如何才能看出一周之内哪个班级表现要好一点呢?(学生回答:统计各班的总分,各项的平均分,进行对比)(1)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好,我们现在来统计一下总分和各项的平均分,看通过这两项来能否区分出优秀班集体(演示教学)。 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数据表格,给第一周表格右边添加一列,用来统计总分;底部添加一行用来统计各项平均分。 进行总分统计:(三种方法)方法一:选定 B3:D3 区域,点击求和按钮进行总分统计;然后拖动E

10、3单元格句柄直到E5松开,完成统计。方法二:选定 B3:E5 区域,点击求和按钮即可完成总分统计。方法三:选择好填充总分的单元格 E3,在编辑栏输入公式=Sum(B3:D3),点击对号“”形状的输入按钮,拖动单元格 E3句柄直到E5松开,完成统计。(2)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究 打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Excel文档,在数据末尾新建一行,用来存放平均值。 尝试利用以上三方法求出平均值。2.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1)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到目前为止,我们要看出谁是最优秀的班集体还是有困难的。为了能更加明显的看到各个班级的状态,我们可以把三周以来的各班的总分汇总到一个表格。表四: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总分统计

11、表班别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合计一班235242236713二班248239249736三班218224247689平均分233.67 235.00 244.00 这样通过总分和每一周的平均分来看是二班获胜了,但是Excel 给我们提供更直观且更有说服力的形式,那就是图表:我们可以对总分统计表的数据转换成图表:演示数据转换成图表的步骤:选定“评比总分统计表”中A2:D5区域。点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工具按钮,出现一个对话框,单击“图表类型”的“柱形图”,并选择“子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其它默认。单击“完成”按钮,得到一个统计图表,调整其位置。图表一:这样就可以大体看出二班在第一周和第三

12、周占优势,第二周也不落后,基本可断定二班将会被评为文明班集体。(2)图表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刚才我们看到了,Excel 提供了很多的图表类型,还有很多的子图表类型。有没有比这个柱形图更加简单、直观、清晰、明了呢?软件公司早就考虑到了这点,就在Excel里提供了“图表数据的转置”功能。这样转换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同一组数据中,从不同侧面,根据不同的目标来审视挖掘出更多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点击图表工具栏上的“按列”或者“按行”按钮实现X、Y轴的转置。现在我们把这个图表进行转换成“折线图”试试看:演示图表类型转换的方法:认识图表区的组成:主要包括“图表区”、“绘图去”、“

13、图例”及“图表标题”。右击“绘图区”,选择“图表类型”,选择弹出窗口中的“折线图”并选择“子图表类型”中的“数据点折线图”,图表二:现在,由图表二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前三周内二班的评比得分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第二周内有所松懈。另外还可以分析出,三班一直在努力,进步显著,是最有潜力超越其它班的班集体。3. 灵活运用图表并形成报告通过我们的一些操作演练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同一组数据,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的目标来审视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针对不同的信息要求,应该使用不同类型的图表。下图显示了常用图表类型、用途及其特点:需要注意:形成表格并不是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最终目的,

14、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挖掘和分析数据,以便作出有效的判断或者决策,最后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报告。通过以上对“评优活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就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简短的分析报告: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总分统计表班别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合计一班235242236713二班248239249736三班218224247689平均分233.67 235.00 244.00 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活动快讯二班成绩领先三班更有潜力经年级评估组统计,三周以来各班成绩不分伯仲,二班总分暂时领先,一班位居第二,三班进步迅速,更有发展潜力三班成绩一直在上升,发展潜力很大,很有可能超越其他班级。揭示过程: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表

15、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一般过程:.拓展练习,自主探究,教师巡视辅导。(用时20分钟)下表给出了蔡健同学年五次模拟考试的各科考试成绩统计表,请先录入数据并统计每一次大考的总分以及五次大考中各科的平均分。将数据进行适当组合,或者转换为图表,试试能否分析出蔡健同学哪个学科占有优势,哪个学科较稳定,哪个学科进步较明显,下一步复习应该注意什么?可以与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口头表达一下各自的观点,或者用word形成一个分析报告。高三年级蔡健同学06年模拟考试各科成绩统计表考试时间语文数学英语理科基础生物总分年级平均分2006年1月1201031001251305302006年2月115109951151295

16、262006年3月111108961031195092006年4月1141141031061235302006年5月116120100102127525平均分十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的垄断评价状态,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想结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提高的过程。附 表:1、学生评价表 2、作业评价表 十五、教学反思十六、教学流程图附件:学习评价表1、学生评价表班级: 姓名: 评价等级评价内容评价

17、指标自评(50%)师评(50%)学习态度(20)整个学习过程中能保持积极的态度,乐于学习,能配合教师和协作同学完成任务。自主学习能力(25)能够快速的理解,把握教师讲解的要点;能够利用教学资源或网络进行学习。协作学习能力(25)能及时与教师或组内学生沟通,有共同解决问题的期望和在协作学习中学到新知识。任务完成情况(30)能自主或协作完成任务。能正确的分析出该同学的优势学科、进步明显的学科和需要重点复习的科目等。自我补充评价(10)阐述自己的观点(加分项)评分规则85分以上优秀;70-85分良好;60-70分合格;60分以下努力2 、作业评价表班级: 姓名: 评价等级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自评(30%)互评(30%)师评(40%)基本操作(25)能够迅速的补充录入数据,完成格式的排版,美化表格;并且能完成数据统计的基本操作。进阶操作(25)能熟练地采用多种方法完成数据的统计操作,并能把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能完成图表之间的转换;能根据图表数据作出初步分析。创新性(25)能够根据要求做出分析报告,并且能对同一组数据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不同的结果。自我补充评价(20)阐述自己的观点(加分项)评分规则85分以上优秀;70-85分良好;60-70分合格;60分以下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