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说课.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21940 上传时间:2021-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与垂直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平行与垂直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平行与垂直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平行与垂直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平行与垂直说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行与垂直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与垂直说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说教材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在学生理解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很多表象,所以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本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 二、 说教法 本节课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从学生出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

2、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以及使用分类、观察、讨论等方法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升与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亲自体验,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 2 教师适时给予鼓励,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理解平行线,垂线。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

3、培养空间观点。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有,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垂直的关系,理解两线平行垂直。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建立垂直与平行的空间观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晚上,吃过晚饭小明在收拾碗筷时,不小心把两根筷子掉在地上了,如果用两根筷子表示两条直线。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猜测一下:两根筷子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设计意图: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便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4、趣和欲望。) (二)引导探索,感知特征 1、展示各种情况 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品,然后将部分同学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学生会出现如下情况。 2、实行分类: (1)相交与否。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所想象的两条直线画下来会有这么多种情况,能给他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第二种,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第三种,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师:你们所说的交叉是两条线碰到一块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2) 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

5、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这里学生可能对两幅图有疑问: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能够无限延伸的,同时请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把两幅图中的直线分别延长。学生通过观察与想象很快明确了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刚才在分类时有的同学把已经相交和快要相交看作不同的两类,所以分成了三类,那分成四类的同学把交叉成直角的看成单独的一类了,其实这也是相交。这样同学们在交流中达成分类共识: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设计意图:在积极探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辨析、求证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发现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三)自主探究,

6、构建新知 1、理解平行: 师:这组直线会相交吗?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认为它不会相交,有的学生觉得两条直线是一样宽的,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不是一样宽,必须动手量,通过用尺测量,说明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这种情况在数学上叫互相平行。(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进一步说明两条直线向两边无论怎样延伸都不可能相交。)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能够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质疑: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图协助学生理解,问:平行吗?平行。接着问:这样还平行吗?为什么?因为不在同一平面。 练习:出示下列几组直线,判断哪几组互相平行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判断两条

7、直线是否平行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的想象,情感等参与到学习中去,亲自体验,加深理解平行中同一平面,不相交的概念。) 2、理解垂线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学 生可能会回答两条直线相交后都有四个角,我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我发现对着的两个角一样大。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四个直角呢?学生说:“能够量一量。”(请一学生验证。) 教师小结: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8、 (设计意图:学生从相交后形成的角度来看,发现+,从而引导学生用工具验证相交后成直角的现象,清晰揭示出互相垂直的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垂直与平行 (四)巩固新知,应用提升 1、找一找 a、 出示主题图,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学生们自主发言。 b、在几何图形中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举例说明 平行的例子:五线谱中的五条线,黑板相对的两条边。 垂直的例子:长方形镜框长边和短边互相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判断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水平,增强学习信心。) (五)全课总结,评价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垂直与平行一课的教学,以学生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为学生搭建探究、发现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这样真正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