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230585 上传时间:2021-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湖南林业科技2009年第36卷第3期江华桫椤分布现状及保护措施刘宗林,曾宪华,罗群,徐涛(江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湖南永州4255oo)摘要:通过多次调查,摸清了桫椤在江华县的分布现状及生境条件,探讨了桫椤的保护对策.关键词:桫椤;分布;保护;江华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5710(2009)03007002桫椤Alsophilaspinulosa(Wal1.eXHook)rryon又名树蕨,笔筒树,是唯一现存的木本蕨类植物.起源于距今1.8亿年前,由侏罗纪的桫椤类植物演变而来.它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更是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其茎干可入药,在中药

2、里被称为龙骨风,有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等功效.桫椤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尚未开发的野生园林植物.为了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的古老树种,1984年,我国将桫椤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999年8月4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将我国桫椤科的所有种类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自1996年在湖南省江华县杉木伐区中发现有野生桫椤分布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研究工作,以期揭示其致危的原因,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物种提供科学依据.1调查范围及方法1.1调查范围江华县境内有桫椤分布的乡镇,重点为岭东林区的务江,花江,水口,湘江

3、,贝江,未竹口,码市,大锡,两岔河等,其余乡镇为辅助调查区域.1.2调查方法(1)初查.从发现的桫椤植株上采集标本,告知各地林农,根据各地林农调查发现,记载或分布的地点,通过对当地有关人员的访谈,寻找新的分布点,并进行实地核查,确定桫椤可能分布的范围.(2)详查.根据初查获取的有关材料,实地进行调查,并设立标准地(20m20m)调查桫椤的生境及群落特征.收稿日期:2009一Ol一20修订日期:20090414专题搽讨2调查结果(1)分布地点.经过多年的调查,分别在务江乡漕滩,天竺,花江乡大田,新庆,水口镇得贵,金源,水源,大车洞,湘江乡桐冲口,欧菜坪,中央河,未竹口乡桐安,贝江乡上梅口,黄沙,

4、码市镇船渡,梅子,竹坪,杉木,大锡乡明星,山冲,两岔河乡水子,横冲,江华国有林场水口分场大河排,码市分场芙蓉等地发现高1m以上的桫椤计36株,80cm以上的桫椤计69株,50am以下的桫椤计289株.幼小植株仅在务江漕滩发现,生长于引水沟边的坎坡边上,估计约有600余株.(2)生境.桫椤的生境多为河边,溪谷旁既潮湿又排水良好的山漕坡地林下,人为活动干扰较少的地方.江华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九江十八河的林区山地,境内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植被区域处于南岭山地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有着良好的桫椤适生环境.桫椤分布区主要在海拔2606o0m的山漕及坡地林下.(3)林分结构状况.主要

5、以单株或少部分小块群落状分布于杉木林近,成熟林中,年龄处于中幼龄阶段.群落为杉木单优群落,生境温热,排水良好,林冠郁闭度0.50.6.灌木层主要有:细枝柃(Euryaloguiuna),华南毛柃(EuryaCiliata),毛冬青(Ilexpu-bescens),小花杜鹃(Rhodo&ndxonminutiforum),腺毛杜鹃(Rhododendronchampionae),幌伞枫(Heteropanaxbrevipedicellatas),野芭蕉(0balbisauna),杜茎山(Mae.sahupehnsis),光叶海桐(Phtosporumglabnum),南方荚迷(burnu

6、mford),柏拉木(Blastuscochinchinensis),网脉山龙眼(Hetreticulata),三叶赤楠(Syzygiumgr-),鼠刺(henchinensis),山腊梅(Chimonanthusnitens),葱木(Araliachinensis),锈毛梅(Rubusreflex-),变叶榕(Ficusvariotosa)等,高1.01.5in,盖度30%40%.草本地被层主要有:福建莲座蕨(.terisaiuminatima),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a),华南紫萁(OsmanduvacheUii),金狗毛(Cibotium6啪,啦),竹叶草(Oplism

7、enuscompositus),莎草属Cyperus,苔草属Carex,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全缘凤尾蕨(PteHsmsignia),倒挂铁角蕨(Aspleniumnormale),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酢浆草(Oxaliscorniculafa),绿萼凤仙花(Impatienschlorosepala),艾蒿(Artemisiaargy-),飞机草(Eupatoriumcdoratum1)等,高0.31.0m,盖度70%一90%.层问植物有: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ta),鸡矢藤(Paederiascand

8、ens),香港瓜馥木(Fissistigmauotbicum),山药(Pipernancei)等.3分布特点江华县是开发较早的老林区,早在明清时期瑶民就已深入江华县林区进行开垦和种植,进行一系列的农,林生产活动.时至今日,原生植被已被现有的人工杉木林分所代替,特别是适宜于桫椤生长的低海拔山地,由于交通较为便利,开发利用时间早,人为活动频繁,原生植被早已荡然无存,变成了浩渺的人工杉木林.因而,江华县桫椤的分布状况有别于其它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分布范围广.由于江华县地处中亚热带含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南部植被亚地带,南岭的山地植被小区,生态环境条件适宜于桫椤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9、.全县岭东林区9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的低海拔山地均有分布.(2)分布数量少.由于桫椤分布地的原生植被已被破坏,生境受到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山民出于生计,大量采集龙骨风药材出卖,使得桫椤资源锐减,几近灭绝.现调查发现茎干高度在25cm以上的桫椤仅有394株.(3)呈单株分布,群落分布少.多数桫椤均是单株分布于杉木近,成熟林分中,只有两岔河乡横江村发现2株分布在楠竹林边缘的灌木林中;呈小片状群落分布的只有务江乡漕滩村的石壁龅,花江乡大田村的胡家岭,水口镇水源村的自牙冲等地.(4)人工杉木林分布郁闭度过大,桫椤生长发育不良.桫椤的生长虽然需要一定的林分遮荫,但林分郁闭度过大也使其生长不良,

10、甚至死亡.例如,花江乡大田村胡家岭分布的桫椤群落400m样地内,由于林分郁闭度达0.8以上,下木及植被覆盖度小于15%,样地内分布的l6株桫椤中已有4株死亡,3株黑桫椤(Alsophilapodophyua)中已有1株死亡.林分郁闭度以0.40.6较好,有利于桫椤的生长.4保护措施桫椤是孢子繁殖,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由于江毫匿援讨?7l?华县原有的桫椤生境遭到破坏,人为因素影响严重,使桫椤面临灭绝的威胁,所以,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十分必要.(1)加强原生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桫椤的保护引起足够重视,拨出一定的专项保护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在桫椤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自然

11、保护区,对一些不适应桫椤生长的林分,采取人为方法改善,以维持桫椤的繁殖生长环境.(2)加强迁地保存.目前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即将启动,对水淹区的桫椤植株应进行迁地保护和移植抢救.利用桫椤的观赏价值,结合天河瑶池百里旅游风光带的建设,选择水淹不到,立地条件适于桫椤生长的山地,培育迁移栽植桫椤林分,然后将水淹区的桫椤植株进行迁移栽培,以提高旅游景区的品位.(3)加强种苗培育,栽培技术,抚育管护的成套技术研究.应与科研院所合作,争取专项经费,开展桫椤的生态学,生理学,繁育生物学及一系列的繁殖技术研究.根据桫椤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规划发展区域,先择适宜的立地条件进行扩大种植,人为制造较大的种群,创造基因交

12、流和重组条件,防止衰退,以填补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空白.现有毕世荣,代正福】,韩见宇,王俊浩引,莫新寿等进行了繁殖桫椤幼苗,并移植栽植的工作.(4)提高桫椤分布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桫椤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充分认识盗挖和破坏桫椤是违法行为.此外,还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法规,对触犯法规者绳之以法.参考文献:1王用平.待开发的活化石桫椤J.中国野生植物,1990(1):21-23.2曾联盟.桫椤:孑遗世上的木本蕨类植物J.森林与人类,2003,23(3):3233.3江华瑶族自治县志编委会.江华瑶族自治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4祁承经.湖南植被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毕世荣,苏成瑞,征正兰,等.桫椤组织培养研究J.植物生理,1985(1):25.6代正福,周正邦.中国野生桫椤科植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J.贵州农业科学,2000,28(6):4749.7韩见字,王用平.桫椤的孢子繁殖J.贵州科学,1991,9(1):6164.【8王俊浩,黄玉佳.鼎湖山桫椤的繁殖栽培J.广西植物,1996,16(3):283286.9莫新寿,刘瑞强.桫椤繁殖与移栽技术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4,20(1):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