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体会.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38127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习体会生机萌动的的四月,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会在淄博周村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两天的活动让我感受颇深,感觉一切都是耳目一新。在成果展示活动中,首先由课题主持人山东省教研室李家栋老师和各实验学校的领导、老师分别就课题的研究过程作了陈述,接着周村区新建路小学的师生呈献出一台精彩的汇报演出,然后各实验学校分别上了识字、写字、口语表达、习作、阅读教学汇报课,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省教科所长亓殿强分别就汇报课和成果展示活动作了点评,崔峦先生还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做了精彩的报告。在课堂中,我们看到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的平等合作,我们看到老师与学生多元互动的智慧结晶,我们听到来自学生的欢呼雀跃声、多元才艺的展示我们真切的感到多元智能理论带给学生与老师的变化之大,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后的课堂变化之大!在研讨中,全国小学理事长崔峦先生,省教科所亓殿强先生给予了精辟的点评,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对构建学科教学策略起着积极的作用,认为:课堂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清晰解读和灵活驾驭,多元智能发展目标明确,倾情投入,在语文课堂中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听课的老师,崔峦先生赞扬了课题组老师的研究精神,认为课题汇报课真正触动了学生与听课教师的心灵,在分析汇报课时提出了“顺

3、势而行,因势利导”的教学原则,使大家颇受启迪,同时他还鼓励广大教师展开深入思考,争取发挥出山东孔孟之乡语文教师的潜力。崔峦先生首先指出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知道人具有8种智能,这8种智能应该说是潜能,是能被激活的。每个人具有强项和弱项,比如刘翔、姚明的身体运动智能比较强,周舟的音乐智能比较强,陈景润的数学-逻辑智能比较强,而钱钟书、臧克家的语言智能比较强。我们所要做的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但不是均衡发展,要达到强项更强,弱项变强,我们把多元智能理论运用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让孩子们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增强孩子的自信,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也拓宽了语文课

4、程资源,使其多元化,丰富了语文资源的内容。崔峦先生强调:多元智能是理论,更是工具和渠道。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报告中,崔峦先生肯定了课改以来取得的成绩,但更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阅读起步晚,阅读量太小,阅读能力不强。听了崔峦先生的报告,我感触良多,结合我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我深深感到:我们的阅读教学确实存在太多的问题,太多的迷茫。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是145万字,可是,我们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确实,我们的孩子每天忙于做作业、背书,又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经典名著,与经典、大师对话呢?我们的课堂,教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个个心不在焉,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脑中一片茫然。我们的阅读能力

5、不强,应该说是很弱很弱:概括主要内容抓不住要点,概括笼统、不准确的现象比比皆是;回答问题答非所问的不乏其人,一学期,二、三十篇文章精讲细练,小学阶段,三百多篇文章,篇篇精讲,可孩子们交给我们的答卷,怎能不让人心寒?责任在谁?问题又出在哪儿?我想,这不能与我们无关吧!我们确实应改革我们的教学现状了。首先,我们要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一要精选教学内容。我们的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多,讲的全,讲得细,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结果适得其反,学生什么也没记着。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课前必须深钻文本,抓准训练点,做到不越位,到位。突出训练重点,有的放矢,精讲精练,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体会

6、、读书的时间。二要改进教学方法,要让主动学的思维贯穿于整个课堂,要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要突出重点,落实自学,顺学而导,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实现言意兼得。其次,就是要丰富阅读内容。这就要抓好读书工程。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优质的食粮,为各年级提供必读数目;二要建立指导交流展示的体系;三要实行阅读考级;四要保证阅读的时间,时间不在课下,不在校外,而是在课堂,在学校。我们一直在抓读书工程,创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但表面的、形式的东西太多,没有多少老师能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去读书,轰轰烈烈的几项活动结束后,一切回归自然,在语、数、英等各科作业、练习的压力下,我们的孩子哪来的自由,哪来的大量阅读的机会,在校不读书,在家更是妄谈,我们农村家庭,又有多少家庭能为孩子创设读书的氛围呢?又有多少孩子能抵抗住电视剧、动画片的诱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要想改变这一切,这就需真正调动孩子读书的热情,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切,离不开老师的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减掉孩子过重的负担,还孩子一片清新的天地,引领孩子走进书籍的海洋,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让书香润泽生命,让书籍照亮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