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50274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谈读书2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人谈读书2,古人谈读书,25,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2,耻,识,ch,矣,岂,zh,y,q,古人谈读书2,识,(博闻强识),(认识),例:这位学者博闻强识( ),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识别),zh,sh,zh,sh,古人谈读书2,ch,hu,wi,sn,q,hn,古人谈读书2,ku,ji,qu,古人谈读书2,第一课时,(一),古人谈读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古人谈读书2,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2、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古人谈读书2,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第一课时,古人谈读书2,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为耻,聪敏,喜好,古人谈读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天资聪敏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古人谈读书2,同“智”,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古人谈读书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古人谈读书2,倦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3、倦。,教诲,zh,记住,满足,古人谈读书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古人谈读书2,这三句话都选自论语,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入手,告诉我们学习时要谦虚、好学,不能不懂装懂,同时在学习上要不满足。,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古人谈读书2,(二),第一课时,古人谈读书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古人谈读书2,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

4、子。,古人谈读书2,朱熹的代表作品有诗作春日观书有感、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本文出自训学斋规。,古人谈读书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说,我,曾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古人谈读书2,也,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随意,这里(书本),那么,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古人谈读书2,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难道,要紧,重要,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古人谈读书

5、2,1.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段话指出了读书的方法,告诉我们读书时要专心一致,一定要做到心眼口三者合一,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古人谈读书2,2.前两篇短文中,哪些句子谈的是读书态度?哪些句子谈的是读书方法?,读书态度:(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学而不厌。 读书方法:(1)默而识之。(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古人谈读书2,(三),第一课时,古人谈读书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

6、藩,古人谈读书2,曾国藩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是我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之一。,古人谈读书2,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古人谈读书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泛指知识阶层,见识,志向,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恒心,古人谈读书2,志向,见识,恒心,总体说,古人谈读书2,有志则断不甘为

7、下流;,下等,劣等,有志向则不甘心自己成为下等;,绝对,一定,古人谈读书2,孙敬,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扯痛,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古人谈读书2,古人谈读书2,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就,自我满足,像,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

8、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全,都,观,看,的人,古人谈读书2,河伯是黄河之神,掌管着这里的一切。有一年秋天,许许多多的大川小河都按时一齐注入了黄河。黄河开始涨水,原来很窄的河面,一下子变得宽阔起来。日夜东流的黄河水,浊浪滔滔、水汽翻腾。于是,河伯开始得意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河伯观海,古人谈读书2,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打算去别处走一走,顺便炫耀一下自己。去哪里呢?向西要逆水而行,河伯才不愿费这个力气呢,干脆,顺流东下吧,又快又好还不费劲。于是,河伯就懒洋洋地浮在黄河的水面上。他怕晒,把身子埋到水里,水面上只露出个小脑袋,脸向着东方,眯着两眼看着两岸的美景,一路顺

9、水漂下,一直来到北海。河伯睁开双眼一看,只见海水浩浩荡荡,四面八方都看不到尽头。见此情景,河伯感到自己和大海相比,真是既渺小又自大,心里非常惭愧。,古人谈读书2,古人谈读书2,坐井观天,成语,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坐井观天,古人谈读书2,古人谈读书2,说一说:河伯观海和坐井观天这两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是从反面进行说明,突出强调了一个人要有“识”的重要性。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否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古人谈读书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一定,绝对,有恒心就绝对没有

10、成不了的事情。,古人谈读书2,铁杵成针,古人谈读书2,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他渡过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地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古人谈读书2,老婆婆笑呵呵地说道:“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

11、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得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古人谈读书2,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他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古人谈

12、读书2,此三者缺一不可。,代指上文说的几件事,古人谈读书2,1.作者认为读书人读书需要什么?用原文回答。,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古人谈读书2,2.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这段话谈的是对读书人的要求,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有了志向才有争上游的决心,有了见识才不会骄傲自满,有了恒心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这样读书才会成功。,古人谈读书2,3.再读文章,说一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古人谈读书2,4.想一想:“读书有三到”和“读书三要”各点明了什么观点重点各是什么?,心到 眼到 口到,志向 见识 恒心,心到最重要,缺一不可,古人谈读书2,5.学完了课文,你得到了哪

13、些收获呢?,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同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古人谈读书2,古人谈读书,论语,读书有三到,要有良好的态度和方法,读书三要,心到 眼到 口到,有志 有识 有恒,谦虚 求实 好学,第一课时,古人谈读书2,本文讲的都是古人关于读书的心得。 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谦虚、求实、好学。 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告诉我们读书时要专心致志,做到心、眼、口合一。 曾国藩则指出了读书人必备的三个要素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古人谈读书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古人谈读书2,古人谈读书2,1.背诵课文。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古人谈读书2,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