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61049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探索水世界复习鲁教版五四制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阶段复习课 第二单元,主题一 水的净化与水的电解 【主题训练1】(2013乌鲁木齐中考)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解析】选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氢气和氧气产生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通电后,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此现象能直接观察到;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是通过对电解水的实验综合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故选C。,【主题训练2】(2

2、013济南中考)泉水是“泉城”济南的文化之魂,首届济南泉水节于2013年8月28日开幕。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泉城人的职责。 (1)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多姿多彩,水孕育了万物生灵,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这个循环过程是由_提供的能量(填序号)。 A.地球自转 B.太阳照射 C.海洋潮汐 D.植物生长,(2)某化学小组的小泉同学取趵突泉水进行探究实验。先将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再用滴管取2滴过滤后的滤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小心加热,水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解析】水的三态变化是通过太阳能提供能

3、量的;进行过滤操作时,漏斗的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由于滤液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故加热滤液,水分消失后,会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固体残留物。 答案:(1)B(2)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滤液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关键点拨】 1.水的电解实验: (1)现象: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判断。 (2)产物检验。 负极:用燃着的木条,现象: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木条复燃。 结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2.水的净化: (1)步骤: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2)过滤的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4、;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真题体验】 1.(2013上海中考)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人工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 A.电解B.吸附C.过滤D.消毒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净化天然水步骤的认识。电解不属于天然水人工净化的过程。,2.(2012衡阳中考)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解析】选B。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它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构成水分子的结构单位。,3.(2013毕节中考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主要净化过程是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自来水厂的主要净化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过程。 答案:沉淀、过滤、吸附,主题二 物质的构成 【主题训练3】(2013自贡中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C.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选C。在物理变化中,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故A正确;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该变化中原子的种

6、类和个数不变,故B正确;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但电子不是离子,故C错误;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D正确。,【训练备选】 (2013乌鲁木齐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大,原子小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解析】选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A错;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错;有的物质的分子比有的物质的原子大,有的物质的原子比有的物质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C错;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如果

7、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故D正确。,【关键点拨】 构成物质的粒子 1.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1)相同点:性质相似,都具有以下特征:质量和体积很小、不断运动、微粒间有间隔等。,(2)不同点。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3)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间互相结合形成分子。 3.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之间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真题体验】 1.(2013成都中考)以下事实不能用粒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走过花圃

8、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解析】选D。本题是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来解决问题。A、B、C中现象的发生均是粒子不断运动造成的;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2.(2013怀化中考)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解析】选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9、;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3.(2012锦州中考)如图是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填字母)。 (2)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填字母)。 (3)若D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_。,【解析】(1)由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C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1,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2)由元素的定义可知,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A、E的质子数相同都是8,属于同种元素;(3)由题意可知,若D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D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则核内的质子数是12。 答案:(1)C(2)A、E(3)12,主题三 组成物质的

10、元素 【主题训练4】 (2013滨州中考)如图中的、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 (3)A和B两种粒子的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能力。钠的原子序数为11;B、C核内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A、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似;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答案

11、:(1)11 (2)B、C(3)最外层电子数 (4)离子,【训练备选】 (2013南宁中考)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镁的原子序数是12 B.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解析】选C。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镁的原子序数是12,故A说法正确;由图示可知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B说法正确;金属元素是带“钅”字旁的(汞和金除外),表中氢和硼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说法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故D说法正确。,【关键点拨】 元素、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

12、【真题体验】 1.(2013南宁中考)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铝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ALB.alC.aLD.Al 【解析】选D。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选D。,2.(2013聊城中考)镉属于重金属,会危害人体健康。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公布的结果显示,抽检大米四成镉超标。这里的镉可理解为() A.镉元素B.镉单质C.镉离子D.镉原子 【解析】选A。大米中的镉超标,这里的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镉”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知识

13、拓展】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对人体毒害最大的重金属有4种:铅、汞、砷、镉。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物质。 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3.(2013柳州中考)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O)B.硅(Si)C.钠(Na)D.铝(Al) 【解析】选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4.(2013绥化中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写出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1)_。 (2)_。,【解析】本题考查对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信息的掌握能力,从单元格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种类等。 答案:钼元素符号是Mo或钼是金属元素或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5.94或钼是42号元素等(写出两种任意合理答案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