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68211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提高企业内控的有效性相关内容,首先概述了影响企业内控体系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制约企业内控体系有效性提升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有效性的可行措施,可以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控;有效性 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主要是指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将内控的效率与效果作为评价分析的重点,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调整,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目标的实现。 1、内控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设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框架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

2、响,内部控制体系的功能定位、工作目标设定以及工作开展方式,都会影响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2)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的内部环境对于内控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的整体管理结构、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等都会对内控体系功能的发挥产生相应的影响。 (3)控制活动的影响。控制活动主要是指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能够有效的落实,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方法、管理程序以及控制措施,这些控制活动的设计实施如何,直接关系到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4)信息质量与信息沟通。在当前经济环境形势下,企业内外各种信息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信息质量尤其是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质量会对企业的管理以及经济决策产生影响,而信息沟通则会对管理过程中的执行与反馈产生影响,这两方面都是内控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5)责任制度与监督约束的影响。内部控制体系的独立性如何、责任管理制度如何以及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是否完善,都是关系到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重点侧重的方面。 2、制约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1)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企业没有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与议事规则,企业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约束机制不健全,进而造成了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执行力度差、监督管理薄弱的问题,

4、造成了企业内控体系由于结构问题这一硬伤,无法形成制度化、流程化的整体控制管理体系。 (2)对于风险控制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对于风险控制管理重视不足,也是造成企业内控管理有效性较差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于风险控制管理只是停留在风险事后管理的阶段,缺乏事前、事中管理,由于没有健全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时有发生,对于企业的稳步成长十分不利。 (3)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企业内部信息的及时共享与有效使用,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措施。但是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造成了企业内部出现了部门

5、数据独立的问题。 (4)内部监督机制不足。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同样需要内部监督机制进行评价与监督,但是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工作人员能力较差,造成了内部审计难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无法对企业内控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完善与优化。 3、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企业内控工作实施开展的基础,提高企业内控的有效性,必须按照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及企业经营实际特点对治理结构进行完善。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纵向深入的金字塔管理架构模式,调整为横向短平的专业化与行政化明显的组织架构,通过对组织架构的优化与调整,为内控制度的运行

6、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完成管理结构的调整之后,应该对企业的经营业务流程有效的整合,尤其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通过将企业的成本核算、费用报销、付款业务、结算业务、凭证处理等有效整合,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确保内控工作的实施开展。第三,应该完善企业管理部门职责权限与岗位分工的设置,并组织相应的具有较全面业务知识的工作人员充实内控管理工作队伍,为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2)将风险控制作为内控体系中的重点。市场经济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面临较多的风险隐患,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的顺利实施,应该将风险控制管理作为关键,构建基于风险导向型的内控管理体系。对

7、于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应当按照企业的经营业务情况,明确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其发生概率,做好风险控制管理的识别。并按照不同的风险因素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回应措施,通过对潜在风险问题的评估分析与有效防范,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其次,应该结合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质量风险等,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防范机制,以机制推动风险控制管理的有效实施。 (3)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使用。信息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企业内控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内控管理体系的优化上,应该注意通过信息管理体系的完善,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收集、

8、整理、共享、使用的信息管理新模式。首先,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上,应该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建立涵盖有资金管理、采购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销售数据管理、财务会计总账等模块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其次,应该借助于网络化技术与数据平台技术,确保各项信息的传递、反馈以及更新的及时有效。通过将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等内容的全面信息整合,为内控工作实施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支持。 (4)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为了形成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的监督约束,企业内部应当以审计监督作为手段,重点以强化控制、防范风险以及提高效益作为管理目标,将企业的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型审计拓展延伸至企业经营管

9、理的各个层面。通过构建涵盖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职能在内的审计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内控的监督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与监督效果的提升。 4、结语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作为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制度,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财会信息质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与提高企业经营收益的关键措施。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中,应该将内控的有效性作为内控管理工作的重点,并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企业内控的有效性,进而依靠内控管理作为手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7(10). 2张宜霞,文远怀.促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J.国有资产管理,2008(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