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78393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学 宋小龙 一、课题的提出社区是比家庭、学校更大的生活环境,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区域,更是一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也可以说,社区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链条中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现在,随着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人们和社会的接触也愈加频繁,而社区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作用也愈显突出。因此,青少年的眼光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一直线条,而应更多的把目光投向社会,而身边的社区的变化就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但是,在当前社区教育的大环境下,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随着信息社会的日趋发展,知识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

2、重视对青少年知识的培养无可厚非,可一些学校和家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过多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加强道德修养的教育。第二由于特定的国情,现在中国的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一个孩子往往面对四五个大人的包围中,许多需要他们独立完成的事情也都被大人包办。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小皇帝”习性,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一点也不考虑到他人。第三拜金主义的泛滥,人际关系的生疏冷漠,不知不觉中也波及到校园,在青少年的心中也留下了一些烙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比比皆是,奉献精神、社会公德意识日趋淡薄。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鼓励学生积极

3、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建设,从而加深对社区的感情,充分体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意识,培养他们为他人服务的高尚情操和建设美好社区的责任感,从而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一种健康、良好的社会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二、概念界定本课题界定在社区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如何运用社区服务这一特定的社会工具来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而以主人翁的姿态服务社会,从一个自然人顺利地转变为社会人。三、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指导学生在了解社区、认识社区的过程中感受社区在自己的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自觉地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良好习性,树立良好的社区意识,逐渐形成以良好的社会主人翁无私奉献的风范,做一个合

4、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四、研究要点1、指导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的方方面面,进而认识到在社区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人所作出的贡献,从而懂得社区是居住在其中的人共同的家,每一个人都应为社区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2、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参加社区活动,把自己融入到社区的角色当中,逐渐认识到人与社区的密不可分,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当中。3、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仔细地观察学生的一些细微变化,了解他们在社区服务中的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不断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五、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为主,辅以社会调查、深入实践等形式,从中探寻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规律

5、。六、研究步骤第一步,明确学生对社区的了解程度,通过大量的调查,掌握他们对社区的认识以及对社区建设和和社区服务的参与程度。时间大约为2个月。第二步,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让他们把参与活动的体会写下来,观察学生们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中的心理变化,掌握大量的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大约为3个月。第三步,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和观察,配合社区的管理部门,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探索出指导性的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性的素材和建议,最后提供研究成果。时间大约为3个月。七、成果形式:结题报告八、成果成交时间大约为三年(2003.3-2005.10)九、组织管理课题组

6、主要成员:宋小龙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社区服务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探索研究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地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同时,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青少年社会化将伴随其终身,也就是说,他们还将有一个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区恰恰就站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交合点上,成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基地。作为一名社会成员,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社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质,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影响其发展的环境因素。社区有益

7、的教育资源,不但能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根据社会现实确定生活的目标和社会理想,学会协调生活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能够授予青少年社区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因此,学校教学应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了解社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从而主动积极地对周围的社区因素进行判断和选择,融入良好的社区氛围,自觉培养一种良好的社区服务意识,为社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一、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意义(一) 基本内涵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既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一部分,也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

8、息技术教育等新型的课程一起,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体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公益性、主体性活动项目与方式,它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提高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为主旨,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手段,是教育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方式。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社区服务包含着对学校所在地所有人的关心,对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心,对改革和建设的关心。但是,服务并不只是给予,它也能带来收获。其中会有快乐、满足和成就感,也会有失望、痛苦和挫折感。在社区服务中,将增强

9、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服务社区既与帮助他人有关,更与促进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有关。社区服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奉献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体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是一个自己完全能达到的活生生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在他们懂得正在从事的是有价值的活动中,获得深远意义的体验、感受和满足。这些认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现在人生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可见,社区服务最具转折性意义的追求和理念之一,就是明确反对传统的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学;将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与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的

10、培养提到课程改革的最高目标层面。(二)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与价值1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我们的学校要把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优先领域,但是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学校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班级、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学习的场所需要从学校拓展至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学习的方式也需要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和发现。学校应建立教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应该服务于社会,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学生个性,提向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使社区发展和建设得更美好。 学校开展社区服务旨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巩固和深化理件认识 。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

11、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学生的感性认识越丰富,形成的理性认识也就越深刻:而学生感性认识主要是在个体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种理性认识的过程,它离不开感件认识的充实和完善。学校应让学生在课堂、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以实现形性认识的巩固和升华。 学校开展让区服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隔离,使得学生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的经验,同时也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导致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能力的脱节。能力特别是综合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个体自主建构的活动。因为活动是人存在

12、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人的活动方式越多,活动的内容越丰富活动水平就越南,人的发展也就越全面、越充分。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学已异变为一种分数的教学:它用分数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用分数来遮蔽鲜活的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困在书本里,锁在课堂内、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先全被湮灭、被剥夺。因此,学生普遍感受不到学习的十富意义和价值。 社区服务核心是学生通过自主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并由此而产生深刻体验。这是学校克服沉闷的课堂教学缺陷,使教学得到不断更新并具有活力时重要途径。学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旨在加强教育与生

13、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语言和抽象符号等媒介来进行的,这种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利于学生系统、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但也会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闭在教科书和课堂之中的倾向。因此学校除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之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和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从而有利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社区服务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方向的情

14、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于培养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在于建立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强化知识界与社会联系的气氛,为创立并维持一个真正的学习化社区作出贡献。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是要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好公民,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形成强烈的社会意识。学校不但要使学生通过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还要利用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为社区和国家服务。 社区服务把获取社会知识、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中心,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求等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活动,形成

15、负责任的社会观念和基本的服务社会的方法,使学生的生活更为充实、更为进取,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可以这么说,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既是推进课程改革,把课程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一次机会,也是教育与生活结合的一项义务。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 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

16、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及其选择 (一)基本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我们是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和实施社区服务。 1服务社区 通过社区服务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

17、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2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参观、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3珍惜环境 通过和社区环境以及自然界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身边的社区环境和自然界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

18、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4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

19、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5善待自己通过各种活动感悟小命的奥妙、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懂得在处世中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牛活而不懈努力。(二)内容的选择 为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连续性、有序性和完整性,

20、我们大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选择和组织内容,各个主题之间相互衔接,互有促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更有助于将学校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社区服务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从学生实际和本地实际出发,将了解社区、服务社区和参加社区建设等内容纳入活动过程之中;内容的选择应根据社区服务的目标和内容并考虑自身的特点与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容;选择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尽量就地取材;选择的内容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内容的选择要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将各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21、观。 四、社区服务的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原则 社区服务具有开放性和公益性特征。开放性特征要求我们彻底改变一切从书本、从教室出发的传统,要不时关心书本以外、教室以外的事情,要不时将学生引向社会实践之中。这包括活动内容的开放性: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学习和发展。可以说社区服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应该是经验的不断扩展。公益性特征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以报答社会。学校应履行其超出课堂范围建设和服务社区的义务,应该通过举办演讲、宣传、文娱活动、文化活动和特别的庆典活动,定向地向社区介绍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价值,逐步在不同范围的人群中建立交流上和智力上的联系,学校应该通过发

22、挥教师的作用,发挥图书馆、计算机室、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的作用,为建设学习化社区提供以智力性为主的支持性服务。根据这些特征,在组织学生实施社区服务时应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 教师应利用各种物质条件、精神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自主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社区服务的目标和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场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

23、验乃至创造,使共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生存体验。 3协同性原则 由于社区服务的开放性、主题性等特点,实施社区服务既要求学校其他教师共同协作,又要求学校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员(如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相互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应善于协调各方人员的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挥作用。 (二)社区服务的组织与要求 第一,应根据社区服务的目标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方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第二,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

24、、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应根据课程内容、学校持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安排,不拘泥于形式,注意活动的实效。 第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的过程。 第四,要高度注意社区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止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及易引起诉讼的事件发生。 第五,在活动中应多提供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六,应重

25、点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个体相对于以前所发生的变化,而不是急于展示某种成果。活动可直接从社区服务这一领域切入,但要注意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他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 第七,社区服务是历史于社会课程中是必修的学习领域,学校要有基本课时的保证,但学校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时间,可以与地方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次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节,既要讲求实效,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三)社区服务的一般程序 1提前准备 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

26、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2拟定方案 由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3实施活动师生走出课堂进入社区服务场地进行实践活动,这也是社区服务的中心环节。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社区服务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4交流总结 学生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

27、、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评价要点社区服务象其他课程一样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一)关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的基本建议 1评价要有所侧重 完整的课程评价应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社区服务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尤为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态度、精神与能力进行评价,不强调记住了多少系统知识与具体技能。 2评

28、价要贯穿活动的全过程 本课程不排除终结性评价,但更强调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活动中,活动最后的成果可以作为评价时的参考依据,但主要依据应来自话动过程中学生的策划、参与、组织、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教师应明确认识到,评价是整个活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完全是在结束这门课程时另外进行的工作。 3强调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本课程十分重视让学生主动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活动经历做出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过程本身也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我们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经验作出评估并和其他人讨论他所开展的活动。我们进一步鼓励那些参与活动的学生写出他

29、们的经历,并与教帅、同学探讨这一课程是如何与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相联系的。 4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本课程评价主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生存体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施展个性和才能。教师应营造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评价氛围,使学生乐十投入到活动中学习,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即使结果个理想,也不应得到否定性的、伤害其自尊心的评价。不论如何评价,我们都应明白,对于中学生的社区服务而言、其真正质量应该以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满足学生活动要求、提高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来衡量。 (二)评价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30、 具体方式有:自我阐述与评定、其他同学推举与评说等。 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 具体方式有: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台 具体方式有:评语、调查问卷、实际操作、活动记录等。 4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台 具体方式有: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其他人(包括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推举与评说等;六、发挥教师在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实质上的重视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教师实质上的支持,社会生活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会枯竭、社区服务将流于形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把学生的学习从教室拉向社会,从

31、以教科书为蓝本转向通过自主探索与活动体验来求得发展,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使得教师承担着更深刻的义务和更艰巨的任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掘各种教育资源,重视积累相关资料,不仅能根据课程实施指南执行课程,而且能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和设计课程。再次,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综合

32、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善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学校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 七、课程资源开发 社区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区、社会生活实际。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堂外的、蕴藏于社区和社会生活之中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到社区服务活动的有效实施。 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两方面内容:学校对社区、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社区、社会为学校有效利用其教育资源创造条件。 首先,学校、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成长看作是一种包括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责任,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应把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33、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环境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来看待。其次,学校应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社区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学校应优先考虑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有益场所、机构与环境,如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敬老院、孤儿院、车站、码头、公园、商店、工厂、农场以及社区其他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应充分联系社区中的各界人士,如学生家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知名人士等,使他们都了解并关心让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学校还可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活功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开发出新的资源。以上就是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自从2002年本校开设历史与社会这门

34、课程以来,三年中,每次在学习社区生活这一部分时,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每年,我们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分不同的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地投身与社区服务中去。1、在学习“认识社区”这一部分时,我们开展了以“我爱社区”为主题的社区问卷调查活动。调查表格为调查项目调查内容公共设施公共厕所( )个IC电话厅( )个停车砰( )个其它服务设施学校幼儿园( )个,小学( )个,中学( )个医院( )个,类型( )商店( )个,类型( )银行( )个,类型( )其它环境绿化草坪面积( )平方米树木主要树种其它其它其它2、在学习“走进社区”这一部分时,我们开展了我是“社区小主人”为主题的社区服务

35、活动。针对社区居民的一些不良行为,如:随意践踏草坪、乱摘花草树木、浪费水资源、乱倒垃圾等不良行为,让学生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纠正社区居民的这些不良行为。先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若干个服务小组,深入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做一些对社区有益的事情。如:义务宣传员、参加公益性劳动、爱护花草树木、服务孤寡老人、回收废旧电池等。3、在学习“建设美好社区”这一部分时,我们开展了以“体验社区管理”为主题的社区服务活动。学校和居委会联系,根据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协助居委会处理一些工作,并在实践中由居委会干部带着学生深入社区居民中,了解社区管理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三项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围绕在社区服务过程中自己的所见所文,指出社区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从2002年到2003年,连续三年我们都组织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加深了对社区对家乡的了解,明白了在社会生活中,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根本的生活原则和准则,从而明确了自己对家乡建设和社区建设的主人翁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的道德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