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80746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逆反思想工作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态度。当代大学生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焦灼状态因此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提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他们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

2、宣传者:当见到商品广告出现“价廉物美”字跟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肯定是次的”,还有人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

3、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第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

4、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第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论它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大学生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十八、九岁到二十、二岁,是大学生生理上完全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趋于定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表现十分突出。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大学生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