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计划.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98314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计划.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 第二单元计划所属单元第二单元课时本课教学 10 课时主备人 高巧润参加人李艳英、张宏瑞、高巧润、高婧荣、刘彩霞、李云霞、李明审核人高巧润图形的面积(一)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本单元共分为

2、四个情境活动,在“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情境活动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地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学生比较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确定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有多种比较的方法。在“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情境活动中,通过提出解决公园草坪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的情境活动中,为让学生能自主地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材除呈现了学生需要解决的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外,更重要地是提出了如何把三角形进行转化的要求,这也是学生寻求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3、的重要思路。同样,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教材呈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目的是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探索活动之中。在“探索活动(三)梯形面积”的情境中,重点是利用学生前两个基本图形推导的经验,探索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同样,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活动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探索的方法,说明学生不同探索过程的思路。1 在比较活动中,掌握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是有多种的方法,可以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也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也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分别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2在解决

4、问题中,渗透面积计算的策略思想在现实的生活实际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图案的基本特点是不规则的,有很多图案甚至进行分割后仍难以找到基本的图形,这就给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产生了较大的障碍。为此,在本单元的教材编写中,力图通过一种策略思想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灵活动运用各种策略方法去解决一些面积计算的问题。3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具体目标内容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在编写的过程中,不

5、仅突出学生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而且整个教材呈现的结构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借助这三个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为今后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4在练习过程中,认识基本图形面积计算的本质特征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对一般基本图形面积计算的通则方法,但学生在完全理解这一点并不是十分地容易。因此,教材在三个探索活动的练习中,均安排了一定量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逐步体会到面积计算公式运用的广泛性。教学重点、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及面积公式的应用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建议 内 容课时数 比较图形的面积 2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2 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 2 探索活动(三)梯形面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