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知能升级35.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03560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知能升级3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检测·知能升级3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检测·知能升级3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检测·知能升级3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检测·知能升级3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知能升级3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知能升级35.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世纪金榜 圆你梦想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检测知能升级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A叶片 B根 C叶绿体 D线粒体2.2011年3月26日晚8点30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斐济和新西兰首先拉开帷幕,全球共134个国家和地区以熄灯接力传递着为保护地球而开展的环保改变。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那么,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 D.以上三项都是3.两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

2、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4.(2011济宁模拟)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再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体 B.光 C.二氧化碳 D.水5.(2011黄冈模拟)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6常养金鱼的人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夏天在鱼缸里要经常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会使金鱼的死亡率降低,其

3、中的科学道理是(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7如图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蚕豆叶下表皮。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BCD8.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9(2011临沂模拟)如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10.遇到特大干旱天气,为提高农作物

4、的成活率,农技人员给旱区作物“打点滴”,请问吊袋里的液体是通过植物的哪一结构进入植物体的( )11夏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长时间的暴雨会使大量农作物被淹致死。其根本原因是水涝影响了植物根系的(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12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吸收水分与根尖结构、蒸腾作用的关系是( )A.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蒸腾作用促进吸水B.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蒸腾作用促进吸水C.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蒸腾作用妨碍吸水D.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蒸腾作用妨碍吸水13上海世博园中一些场馆的外墙种植了很多的绿色植物,让游人顿觉空气湿润而清新,这是由于植物体的(

5、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二、非选择题14.(2010海南中考)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_,C为_。(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_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_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_种生理作用。15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

6、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1)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之为_,实验的变量是_。(2)甲同学提出的检验方法,应该是受碘的化学性质的启发,利用了_的特性。(3)丙同学是对实验结果的猜测,猜测或假设一般是根据_作出的。(4)丁同学的观点是去除叶中原有淀粉和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去除叶片中原有淀粉的方法是_。16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_,b是_。(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_,B是_。(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_,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_,同时减少了

7、大气中的_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平衡。(4)b作用的意义是释放_,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172010年冬季至2011年春季的连续干旱使我国华北部分地区受灾严重,造成部分农作物大量减产。请回答:(1)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是因为_,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就是这个道理。(2)下表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的统计数据,表中数据说明:水是_;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_。(3)植物主要通过根毛“疯狂喝水”,喝进来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_。(4)缺水引起农作物减产

8、,说明水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_。(5)城市管网漏水、农田大水漫灌、工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等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如果你是一名环保专家,你将对我们的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提供什么建议?答案解析1【解析】选A。绿色开花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其中叶片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幼嫩的茎也含有少量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2.【解析】选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3.【解析】选C。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维持大

9、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因此,氧气可称为“活命空气”。4.【解析】选D。此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来自于大气,水分来自于根,当主叶脉剪断后,根吸收来的水分不能到达B区,光合作用因缺水而无法进行。5.【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照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设计中,绿色植物是该实验的变量。甲与丙除绿色植物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设计中,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光是该实验的变量,甲与乙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6【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

10、用。夏天气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金鱼因缺少氧气影响呼吸而死亡。鱼缸内的水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鱼的呼吸。7【解析】选D。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叶片的结构及功能。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分析图示:为气孔,为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为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为表皮细胞。8.【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植物呼吸作用的理解。在温暖的环境中,植物的呼吸作用旺盛,会将植物体内的大量有机物氧化分解,因此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9【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图D表示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1、,为呼吸作用;图A表示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表示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图B表示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表示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图C表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光合作用。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植物组织的认识。输导组织有运输作用,分析图中的细胞特点可知,B项细胞呈长筒状,上下连接,起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11【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植物生活的因素。大雨过后,土壤中的水分过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减少,影响了根的呼吸作用,使根大量死亡,从而使植物的吸收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都受影响。12【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散失。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

12、熟区,植物蒸腾作用能够散失大量的水,有利于植物根的吸水。13【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理解。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现象分析:绿色植物让游人感觉空气清新是因为有较多的氧气,空气湿润是因为有较多的水蒸气。(2)原因分析:空气清新是由于光合作用旺盛,产生较多的氧气所致;湿润是由于蒸腾作用散失较多水分所致。14.【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1)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叶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所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2)白天蒸腾作用旺盛,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植物散失的水蒸气增加了降水,水蒸气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3)

13、识图可见,白天绿色植物的叶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三种生理过程。答案:(1)二氧化碳 有机物 (2)蒸腾 水蒸气(3)三 15【解析】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原理。(1)乙同学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体现了实验探究的对照原则,其变量是光。(2)淀粉遇碘有变蓝的特性,可用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3)科学实验中作出假设的依据是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4)叶中原有的淀粉和叶绿素影响实验观察,除去叶绿素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除去叶中淀粉的方法是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答案:(1)对照实验 光 (2)淀粉遇碘变蓝 (3)已有的生活知识或经验 (4)叶绿素 将植物放在

14、暗处一昼夜16【解析】此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和意义的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为:因此,题中a为光合作用,b为呼吸作用,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淀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生物呼吸提供了氧气,也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答案:(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 有机物(淀粉)(3)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碳氧(氧气和二氧化碳)(4)能量 动力17【解析】本题考查水分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1)种子萌发首先要吸足水分,才能完成有机物的转变。(2)从表中可见,水是组成植物体的成分,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3)植物不但能够涵养水源,还能通过蒸腾作用向大气中散失水分,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4)缺水引起农作物减产,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5)作为一名环保专家,要指导群众节约用水,如: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答案:(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不同(3)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4)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5)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