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5 诗词曲五首赤壁》研讨课教案_4.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10720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5 诗词曲五首赤壁》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5 诗词曲五首赤壁》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5 诗词曲五首赤壁》研讨课教案_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5 诗词曲五首赤壁》研讨课教案_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5 诗词曲五首赤壁》研讨课教案_4.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赤壁教案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学习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诗歌的品读、比较和鉴赏的能力。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对于赤壁这首古诗,无论是从诗歌内容,还是背诵积累上都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人当时的历史处境,让学生体会诗人因为生不逢时,有政治才华不能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另外,通过比较鉴赏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怀古咏史诗这一类诗歌的鉴赏方法。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

2、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难点:学习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培养对诗歌的品读、比较和鉴赏能力。4、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风烟俱净,历史洪涛,三国鼎足,谁言沉浮?那段无言的历史,曾刻画了多少人们心中的英雄。此时,城外江边,似乎还弥漫着那年赤壁的硝烟。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杜牧,重拾那段曾经的岁月。二、讲授新课1、赤壁简介: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三国形成时期,、联军于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3、诗人杜牧:杜牧,代诗人,字,号,人称“小杜”,和并称“小李杜”。他所生活的时期正

3、式宦官专政、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的晚唐时期。史载杜牧胸怀大志,知军事、好议兵,曾为孙子兵法作注。他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终不得志。4、识记生字:折戟(zh j) 销(xio) 朝(cho) 雀(qu)5、全班齐读赤壁。6、根据注释,理解诗意。三、学习研讨 1.学习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

4、,手法委婉。)(1)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2)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分析“东风”“铜雀”“二乔”等典故)(3)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2.按照上述方法再次朗读品味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

5、为下文作铺垫。 (2)这里的“东风”和“二乔”仅仅是自然界的东风和东吴的两位美女吗?明确:“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东风”代指机遇。诗人假设周瑜没能遇到机遇,东吴就将灭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耐人寻味。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四、拓展学习 1.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1)杜牧的赤壁

6、与胡曾的咏史赤壁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2)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2.比较阅读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1)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2)两诗末句在语气上有何不同?五、课后作业 1.完成赤壁校本作业第8题比较阅读和第9题一课一得,学习第10题知识补充。2.熟读并背诵赤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