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20841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物理开学第一次考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开学第一次考试物 理 试 题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思想方法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利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采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m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tan,滑块将下滑B给

3、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tan,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tan,拉力大小应是2mgsin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tan,拉力大小应是mgsin 3某中学物理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室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 器,测量时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到t2时间内,钩码处于超重状态,t3到t4时间内,钩码处于失重状态Bt1到t2时间内,电梯一定正在向下运动,

4、t3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C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D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4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 )A水平力F一定变小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5在水平地面上方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方向

5、水平向里。现将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从M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1,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若将磁场撤除,其它条件均不变,那么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2。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关于v1和v2、t1和t2的大小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v1v2,t1t2 Bv1v2,t1t2Cv1=v2,t1t2 Dv1=v2,t1t26物体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1,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以a2作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s1,t1和s2,t2。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7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固定

6、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 )aA当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B当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C当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大D当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8如图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在此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若带电粒子是从a处运动到b的。以下有关a、b两处的比较正确的是( )baAa处的场强较强B带电粒子在b处时电势能较小Cb处的电势较高D带电粒子在a处时速度较小9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

7、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为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其中c为光速,G为万有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108m/s2 B1010m/s2 C1012m/s2 D1014m/s2Aun1n2R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变电流i=Imsint,副线圈接有一电流表和负载电阻R,电流表的示数为010A 在t=T/4时(T为交变电流的周期),原线圈中的电流瞬时值为003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103 B310 C103 D310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小球从一光滑直角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甲小球沿斜面下滑经

8、过a点,乙小球竖直下落经过b点,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取开始释放处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平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小球在a点的速率等于乙小球在b点的速率B甲小球到达a点的时间等于乙小球达到b点的时间C甲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乙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D甲小球在a点时重力功率等于乙小球在b点时重力功率12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2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1、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PBCA BC D第卷(非选择题,共62分)三、非选择题

9、: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8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3(6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 cm; 图1 图2(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 mm;(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 图31414(6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

10、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166mm =1265mm =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m/s(取2位有效数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用、和f表示)15(3分)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 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

11、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6(10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

12、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17(10分)猎狗能以最大速度持续地奔跑,野兔只能以最大速度的速度持续奔跑。一只野兔在离洞窟处的草地上玩耍,被猎狗发现后径直朝野兔追来。兔子发现猎狗时,与猎狗相距,兔子立即掉头跑向洞窟。设猎狗、野兔、洞窟总在同一直线上,求:野兔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保证安全回到洞窟。18(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弹簧和轻质细绳相连,一端接质量为m2的物块B,物块B放在地面上且使滑轮和物块间的细绳竖直,一端连接质量为m1的物块A,物块A放在光滑斜面上的P点保持静止,弹簧和斜面平行,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不计

13、定滑轮、细绳、弹簧的质量,不计斜面、滑轮的摩擦,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P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为L现将物块A缓慢斜向上移动,直到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的位置,并由静止释放物块A,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速度即变为零,求: (1)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加速度;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A最大速度的大小(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9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a,

14、b所示,则( )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2)(10分)如图所示,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cm,折射率n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 AB与MN间距为5cm,CD为出射光线。 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 求CD与MN所成的角(需写出求解过程)ABCDPOMN20物理选修3-5 (15分)(1)(5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促进了人们对微观领域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

15、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B卢瑟福通过a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质子C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光子的概念D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E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2)如图所示,木板A质量mA=1 kg,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mB=4 kg,质量为mC=2 kg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水平地面光滑,B、C之间存在摩擦。开始时B、C均静止,现使A以v0=12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以4 m/s速度弹回。g取10m/s2,求: 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碰撞后C在B上滑行距离d=2m,求B、

16、C间动摩擦因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BCCCDDABDBACCACA二、实验题13、(每空2分)(1)0675(2)4700(3)22014、(每空2分)01s 25 m/s 15、(每题15分)BDBD三、计算题16(10分)17、(10分)设野兔的加速度至少为才能安全回洞窟,时间为对猎狗 (3分) 得 (1分)对野兔 若一直加速,则到达洞窟的速度 ,不符合题设故野兔应先加速后以匀速 (判断3分)设加速时间为,则有 (4分)得 (2分)故 (1分)18(12分)解析:(1)B刚要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恰好为零,即以后B不会离开地面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

17、零,设绳上拉力为FB受力平衡,F=m2g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m1gsinF=m1a 联立解得,a=(sin)g由最初A自由静止在斜面上时,地面对B支持力不为零,推得m1gsinm2g,即sin 故A的加速度大小为(sin)g,方向沿斜面向上 (2)由题意,物块A将以P为平衡位置振动,当物块回到位置P时有最大速度, 设为vm从A由静止释放,到A刚好到达P点过程,由系统能量守恒得, m1gx0sin=Ep+ 当A自由静止在P点时,A受力平衡,m1gsin=kx0 联立式解得,四、选做题19、(1)D(5分)(2)(10分)连接BC,如图所示,在B点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标为i、r,BCDPOMNirsini=5/10=/2, 所以, i45由折射率定律:在B点有: sin r=1/2 故:r30 BC=2Rcos r t=n BC/C=2nRcos r/Ct=(/3) 10-9s 由几何关系 可知 3020、(1) BD (5分)(2)A与B碰后瞬间,B速度最大。取向右为正方向,由A、B系统动量守恒,有:mAv0+0=-mAvA+mBvB (3分)代入数据得:vB=4 m/s (1分)B与C达到共同速度后,由B、C系统动量守恒,有:mBvB+0=(mB+mC)vC (2分)代入数据得:vC=2 m/s (1分)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