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26259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课堂迸出思维的火花.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让课堂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我的数学教学故事【内容提要】: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思考”的目标,把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直接指向学生与数学相关的一般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形成和发展。本文试图通过2006我所亲历的几个数学课堂教学故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把握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灵性!引 子“脑袋”的启示!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有近百位老师听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一位老师执教一堂计算课。课堂上,教师教态亲切,设计环环相扣。

2、可课上到一半时,突然感觉自己右边的肩膀被什么东西压住了,转过头一看竟是旁边这位听课老师的“脑袋”,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与那“脑袋”相伴而来的鼾声天哪!他竟然睡着了!我不禁暗暗感叹。感叹之余,回头一看更是大惊失色有近一半的老师没有认真听课,或小声说话或打打磕睡。再看看台上辛苦“耕耘”着的老师,除了同情更多的是反思是什么在“催眠”?仅仅是因为下午听课疲劳吗?这用来解释一位老师倒是能够,但是这“近一半的老师”又作何解释?回眸课堂:为了引出算式,老师煞费苦心:又是创设情境,又是动画演示,仅仅在绝大部分听课老师看来因为太过兴师动众而显得事倍功半。再听课堂中的师生对话,都是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毫无思维含量。

3、想想“睡着“也是必然的!可怜的是台上那些“明明白白”的学生佯装不知的同时还要强打起精神,积极地配合上课老师同台演出!怎有台下那“安然入睡”的老师那么自得其乐!我想课堂真正吸引人的并不但仅是外在的手段,其隐含的数学思考才是最主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数学课堂究竟该让学生思考什么?获得什么?数学曾被人誉为“思维的体操”,不难想像当“思维之花”开始随着课堂教学的节奏持续“舞动”之时,那灵性的绽放、智慧的生成是多么令人振奋。这不正是我们所苦苦追寻的吗!每每听到或上到一节令自己兴奋不已的课,总是和学生充满智慧的回答紧密相连。为何学生变得如此投入而智慧?答案很简单因为课堂激活了孩子的思维。【

4、课前预设为数学思考“奠基”】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故事之一 “剪”出来的故事去年,我先后三次执教人教版第三册“角的理解”一课,同样是“剪一剪”这样的环节,“剪在不同处”于是“剪出了不同”! “剪”在第一次课堂在这天的试教课中,我设计了请学生创造角的环节。经过全班讨论,创造方法层出不穷:搭一搭、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等等。看到学生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高兴之余我立刻宣布创造活动开始!可谁料到5分钟过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在拿着剪刀剪这剪那的:有的剪三角形、有的剪花,几乎所有的兴趣都在这把“剪刀”上,丝毫没有要去用小棒摆一摆或是用尺画一画的念头。以至于老师说“停”时,学生乐此不疲,还有一对同桌在打赌说一定能剪出

5、“一头带着两个角的犀牛”来【感悟“剪”错位了!】:“剪一剪”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操作活动,但是当老师把这样的环节放在“创造角”的这个部分,并把要求定为“用一张纸随意剪出几个角”时,学生根本无心思考用其它方法来创造角,第一是因为“剪刀”并不是每节数学课都能用的,今天终于能够在数学课上“过把瘾”,那为什么不”大显身手“呢!第二剪一个或是几个角,这样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易如反掌”,学生当然“多多益善”。于是,也就产生了上面所提及的课堂场景。这样的环节放在此处,虽然表面上看学生兴趣浓厚,但这样的兴趣对于有效达成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并且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毫无作用。这样的“剪”没有伴随着学生的数学思考,因而“

6、剪”不出效果,“剪”不出精彩!“剪”在第二次课堂经过思考,我把“剪一剪”的环节调整到练习部分。练习一:请学生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共有几个角? ( )个 ( )个练习二:把这个图形(下图所示)剪一刀,会剩下几个角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学生兴趣浓厚,马上就有学生高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交流:生1:老师,我剪出来的剩下4个角。(学生边说边上来演示,如图1所示) 剩4个角 图1生2:我剪出来的剩下5个角(如图2所示) 剩5个角 图2生3:剩下3个角我会(如图3所示) 剩3个角 图3【感悟“剪”不到位!】: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比前一次好出几倍,学生围绕“剩下几个角”这个问题动手剪一剪,似乎没有剪“错位”。但这

7、与我课前所预设的却有一段距离:因为我曾希望课堂上学生会有更加独特的想法,比如剩下2个角的等等,为何学生除了常规的方法之外没有别出心裁的?这是否和我急着安排学生剪而没有让他们先猜想相关?是否应该把“剪”作为猜想后的验证来安排?是否应该在预设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数学思考?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实行了第三次实践。 “剪”在第三次我决定在学生动手“剪一剪”之前,先让大家实行猜想,然后再操作交流。课堂上我宣布:大家先不剪,猜想一下可能会剩下几个角?想好了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生1:我猜一定是3个角,因为4-1=3。生2:可能会有5个角。生3:我也同意5个角。生4:我肯定还是4个角不变。生5:剩下6个角。师:

8、(把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全部写在黑板上)大家认为哪个答案是对呢?怎样剪才会剪出这样的结果呢?动手试一试。虽然环节实行了再调整,但是我还是有一丝担忧,毕竟上课的“对象”变了。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又一次超过我的设想。和前一次上课相比,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但想出了剩下3个、4个、5个角,还有与众不同的答案。同样是“剩下3个角”,一位名叫“亮”的孩子是这样剪的:(如图4所示) 剩上面3个角 图4乍一看还以为剩下5个角,但“亮”的解释与众不同:他说想剩下上面那张三角形的纸,这样就是3个角。始料不及,却不得不叫人拍手叫好! 学生“华”的想法也是那么与众不同:“老师,我认为剩下6个也是有

9、可能的。”全班哗然:怎么可能?吹牛啊!“华”说:我剪给你们看!“华”边说边拿着一把剪刀直奔讲台,迫不急待地要把自己的重大发现告诉大家。作为老师的我,也在一旁愣住了:预设里没有这个答案,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也变得迫不急待起来!剪法如图5所示: 不剪断,掀起一个角,剩6个角 图5大家争论:你这样剪“耍赖皮”,没有剪下来。“华”说:老师仅仅说剪一刀,就没有说一定要剪下来。这番争论之后,大家开始赞同“华”的观点。虽然不在我的预设之内,但我的的确确被“华”的数学思考所震撼!可谁知随后发言的“红”剪法更是别出心裁:最后只剩下了1个角。当所有的同学包括听课老师都对她的想法表示怀疑时,她以行动向大家证明了一

10、切:(如图6所示) 图6 剩1个角于是,我追问到“为什么你这样剪就只剩下1个角了呢?”“红”说:“因为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这样剪圆了就只剩下1个角了”。全场掌声雷动!【感悟“剪”出精彩!】:在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后点评中,她是这样说的:“剪一剪”的环节剪出了孩子的智慧,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启迪了孩子的思维。特别是当学生说到“剩下1个角”时,我们不得不为孩子的精彩回答叫好!当“剪”不再错位,充足到位的时候,孩子的数学思考一定会被充分激发!在送教下乡的这堂课上完之后,当地的听课老师议论最多的是:“原来我们的学生也这么聪明,我都没有想到这种剩下1个的剪法。”那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彩?是老

11、师的设计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成就了这些精彩!从“剪错位”“剪不到位”“剪出精彩”,它带给我们哪些关于课前预设的启示呢?(一)拓展教学资源找准思维发展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找准学生思维的发展点,适当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会让学生的数学思考更加积极,让学习更有价值!有的课堂“死气沉沉”很大水准上是源于教师的环节设计时内容浅显,毫无探究价值,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设计好教学内容,让学生时不时地“跳一跳摘桃子”,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习内容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性地开发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同时又含有数学现象和

12、数学规律的实际问题的资源信息为教学所用,在分析、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深入地挖掘,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实行重新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切实为学生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的问题情境,以达到有利于“让学生做数学、研究数学”的价值趋向,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从“剪出来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引导学生积极实行数学思考的关键在于内容的开发,内容开发得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让数学课堂彰显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做这样的“有心人”。 (二)合理安排程序梳理思维发展顺序两次实践证

13、明,把“剪”的环节挪到练习中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每次上到这里学生总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连听课老师都变得思维活跃,饶有兴趣的展开讨论。同样是“剪”,前后教学效果有天壤之别,究其主要原因:程序安排不当!“剪”必须融入学生的数学思考才会价值倍增。放在创造“角”的过程,学生仅仅玩玩而已,而放在练习部分,其思考深度远远大于前者,放在“猜想”之后,数学思考更加充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教学内容就是因为程序设计的不同,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教学环节是一堂课的“骨架”所在,“骨架”搭得怎样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承认学生都是“智慧”的,关键是看我们的教师能否通过你的环节设计来引

14、导学生积极地实行数学思考,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气!要想设计出让学生思路变宽、思维变活的教学程序,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等等,“时机得当”最后才能“妙笔生花“! (三)设置弹性目标预留思维发展空间“预设”只在课前,而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注重全体学生,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从“剪出来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次上课学生都有“高见”,而每次“高见”都不完全相同。作为教师,我们是否需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所有答案?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那是不是让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呢?我想答案也是否定的。至少在这里学生应该掌握剪一刀之后剩下3个、4个、5个这几种情况,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就应该引导。当然在这个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怎样发展就能够顺其自然。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考虑,让他们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些都应该是课前预设中教师应该思考的! 综上所述,只有在课前教师精心地加以预设,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实行数学思考,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