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35738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陂区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科研成果评奖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纠正与反思有效德育实践案例 黄陂区姚集中学 卢训浩【案例背景】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优雅整洁的绿色校园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能让师生心境愉悦。但总有少数学生随手乱丢垃圾,窗台上、楼道里、花坛中,甚至庄严的升旗台上也能看到些许废弃的纸屑、包装袋【案例过程】一、经过调研,学生乱丢垃圾有以下原因1、农村生活设施不完备,村庄基本上没有设置垃圾桶,村民养成随手丢垃圾的习惯,我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从小没有养成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的习惯。2、学生不良习惯的相互影响,部分学生看到其他学生随手丢垃圾,觉得

2、自己专门把垃圾送到垃圾桶里丢面子。3、学校垃圾桶设置不合理,学生放垃圾不方便。4、学生会的值日学生不到位,缺乏监管,部分学生觉得丢垃圾没有人干涉制止。5、部分教职工没有垃圾分类入桶的习惯,没有起到不乱丢垃圾的榜样示范作用。二、根据调查得出学生乱丢垃圾的原因,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环境育人借助我校被教育局定为创建“校园文化”试点学校和武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我们从学校管理入手,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育人环境,浓化德育氛围,提高育人效果。开辟文化栏,成立广播站,设立警示牌,建立走廊文化。重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以“忠、孝、诚、朴”为核心的理念文化体系,用忠孝诚朴文化熏

3、陶学生,砺炼学生,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铸造他们坚实的脊梁,给予他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和坏习惯的力量,从而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道义和责任。学生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学生的卫生习惯,爱护校园、举止文明的习惯得到很好培养。学生随手丢垃圾现象有较大好转。2、榜样示范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我

4、们采取的就是“树立榜样,营造环境”的策略。先从老师做起,通过教师会,要求全体老师做的不乱丢垃圾,看见地上垃圾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中,保持办公室整洁,让学生会评选出“最清洁办公室”并在学生集合时公布。每学期每个班评选出1个校级文明标兵,4个班级文明标兵,请摄影师拍照后制成展板,在学校文化长廊展出。为学生树立一个个榜样,从而创造一个人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大环境。用榜样的力量,环境的影响去慢慢改变那些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3、家校互动 利用家长学校或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保洁意识,在家长会上通过宣读倡议书、家长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签名宣誓仪式等形式,引导家长充分认识个人居住环境与社会人居环境的共存关系,

5、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使家、校在工作上步调一致,提高家长和学生的文明素质。 4、宣传教育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需要经过21次以上的重复才能定型为习惯。我们不仅在校生集合时反复宣讲守则和规范,而且我们还精心组织了有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辩论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把抽象的条文具体化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铺路导航。还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重要文件,细致解读其中的条文,让学生入心入脑。组织“学习规范和守则征文”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规范意识。5、合理设置,加强监督通过调研,我们对垃圾桶的数量和安放位置做出合理的统筹安排。在教室、操场、楼道、走廊等最易乱扔垃圾的地方安置垃圾桶。尽量为同学们扔垃圾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利用值日领导、值日学生、志愿者加强对学生乱丢现象进行监管,并在专门展板公示不文明现象。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校园全天能够保持窗明几净,洁净典雅。【案例反思】我认为对于乱扔垃圾的现象要想彻底改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在环保行为养成之前,既要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优雅、整洁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其次正面教育引导。我深刻认识到,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达到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要在不断完善中进行下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