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41331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分析刘俊汝 英语(新版)在原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提供多种资源”等特点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1、注重行动性学习。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TPR活动、表演、游戏、歌曲、小诗以及歌谣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并且发展多元的智能。 2、强调合作学习。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的同时,培养伙伴合作的意识和策略,提高学生的人际互动能力。 3、鼓励项目制作。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发展操作技能。 4、重视表现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伙伴在具体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记录和分析具体的表现。不断提高反思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总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

2、: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期课程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和书写,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

3、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本学期的重点在于巩固已经形成的听说为主的能力,逐步向加大读写能力的要求。 教材编排内容结构及特点: 每册有六个单元组成,每单元6课,单课次1页,双课次2页,每三个单元之后设有Fun time(复习评价单元),分三部分,正文之后的单元词汇表与四会短语表。 纵向整合: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感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

4、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以下是本课程一级至九级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一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

5、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五年级上册主要学习内容Unit1 We have new friends.Unit2 She looks active.Unit 3 My father is a teacher.Fun time 1Unit4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Unit5 Is this your school bag?Unit6 Whose T- shirt is that?Fun time 2单元分析:Unit1 We have new friends.主要是学习如何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以及他人,本但愿只是

6、相对比较简单,但有一个知识点学生比较容易出错,在教授Where do you live?I live on.和 I live at.时,学生会容易把两个句子的用法混淆,这是老师就要举例说明,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区别,比老师强调更加有用,在让学生惊醒操练,这样学生的记忆就更加深刻。在询问年龄,姓名,班级这些时,我们这钱已经学过这些只是,可以直接让学生操练。Unit2 She looks active. 主要以描述他人外貌以及谈论国家展开教学,其中还加入了第三人称单数的运用,在谈论国家时,我们可以先整合一下以前学过的国家名称,以旧带新让学生操练。在练习 Where do you come from?

7、 I come from.的时候学生很可能在回答时出错,老师要及时纠正。 本单元的第12课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主要将第三人称单数的运用,将某人喜欢做某事,要让学生明白喜欢做某事是like doing Sth,在此时我们可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动词短语,让学生先用第一人称造句,说说自己喜欢做什么,这就为以后的第三人称的转换做的铺垫,这时候老师可以叫一个学生问他喜欢做什么,等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用第三人称来告诉大家He likes.让学生注意老师的发音,教师可以多示范几次,在告诉学生,第三人称后面跟动词,动词要加s。这是可以让学生小组操练。汇报成果,教授第三人称单数我们可以用到以下方法:1、直接模仿法。对

8、于小学低段的初学者来说,可以不使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主语”之类的专业词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在老师提供相应的语言情境中多说、多用,就能较好地模仿使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2、情景操练法。单纯的讲解语法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不适合小学生,所以教师要创设各种与所教语法有关的情景以激活学生的语用意识,从而促进显性语法知识向隐形语法知识转化。这样,一定的语法结构在操练中烙上了语境的标识,并与这种标识精密地编织在一起储存在大脑中,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在以后的语言实践中也就能自如地提取和使用了。3、特征归纳法。由于教材因其他需要没有集中系统的编排一定量的课时来学习这个语法

9、点,所以当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再次学习教材中该语法点时,老师要多花些课时系统地讲解一定量的该语法要点,以便学生更好、更准确地运用。其过程分四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第三人称单数;其次,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老师可结合课本知识提供一些有对比性的例句,让学生自己试着比较、归纳,得出要点;然后,据学生对此语法点掌握的程度,必要时把动词原形变第三人称单数的规则告知学生;最后,提供与此语法点有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操练。 本单元突破难点的办法有:以旧带新,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带入第三人称,以陈述句带疑问句。 Unit 3 My father is a t

10、eacher. 本单元主要是介绍和询问他人职业,重难点是教授本单元多的职业单词,我们可以利用图片以及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好的把德育渗透和新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新知。Unit4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本单元一询问他人职业,工作地点以及与工作相关信息的内容展开教学,本单元出现了三个特殊疑问词,What 、Where、 Who,要让学生明确这三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再放在句子重教学。本单元再次出现了第三人称单数,因为已经有了第二单元的铺垫,教学应该不会那么困难,本单元出现了很多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利用小视频,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帮助学生拓宽思路,这

11、一部分出现的句子比较复杂,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指引,帮助学生解决难题。Unit5 Is this your school bag?Unit6 Whose T- shirt is that?这两个单元都是围绕询问物品归属展开教学,显示用 Is this.? Is that.? Are these.? Are those.?这些疑问句来询问,我们依旧可以先用陈述句来引课,让学生先说这是自己的神东西,再来反问,由于句型比较简单,所以可以直接操练。但是这两个单元出现的重点是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许多细节,如人称及单复数的变化,语序的调整等。对

12、于听说课而言,如果对语法知识的讲解过于详细,学生可能会因为理不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口语操练的效果;但讲得过于简单,学生则掌握不到要点,在口语操练中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我认为在讲清关键语言点的同时,应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操练。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较为简单直观、学生已有一定了解的内容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节课对于物主代词的学习,我采取的方法是:1、师生共同完成不同人称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相关表格,学生对照表格,熟悉内容。2、教师使用课堂练习的手段,采用随堂翻译,学生板演加教师难点解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使学生对两种代词的

13、相关句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口语操练做准备。3. 对于难点解释之后的口语操练,我采用了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的方法,在大量跟读模仿的基础上,使用造句,口头问答,分角色朗读课文和仿编对话等手段,不断操练,纠正,再操练,再纠正,直至相关句型的熟练运用。除了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这堂课在结构及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句型及相关重难点的解释过于繁琐,给学生讲解的太多太细,以至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操练。2、两种物主代词在句型中的运用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在解释过程中,并没有一针见血地点拨到位,因此造成了学生一定程度上的

14、困惑与不解,从而影响了口语操练的效果。我们可以举例说明:1What color is my felt pen?【材料准备】 不同颜色的彩笔,数量按班级人数定。【 活动说明】这个游戏大范围地进行“mine”和“yours”的操练,在问与猜中正确区分“我的”和“你的”两个单词的用法和含义,提高学生使用单词的积极性。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事先随机发给每人一支水彩笔,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竞猜对方小组成员课桌里彩笔的颜色,彩笔归猜对的小组所有,彩笔最多的小组获胜。2.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进行操作的。出示问句Whose book is this? 并回答Its mine。训练到了我认为并没有结束,还应

15、该扩展并复习以前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接着说我们还可以这样说:Its my book. 按照同样方法训练以下句型,板书如下:Whose T-shirt is this? Its mine. Its my T-shirt.Whose bag is this? Its his. Its his bag.Whose caps are these? They are hers. Theyre her caps.Whose sweaters are these? They are ours. Theyre our sweaters.告诉学生第二列单词为名词性物主代词第三列单词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并引导学生对两列单词进行对比,并鼓励学生能发现点什么,找出规律。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起形容词的作用,用在名词前。2. 名词性物主代词起名词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