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44399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摘 要: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把它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主动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实践中,我们从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探索交流、自主学习的数学活动出发,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应用 创新能力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

2、技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它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它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使数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工作中的一点做法。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3、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具体、形象、生动,有吸引力,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新知的认知过程,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情境创设平台。如圆的认识教学开始时,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都是圆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接着再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是三角形或多边形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学生观察后议论纷纷,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画面又

4、出现轮子是椭圆的行驶场面,同学们都喊着说:“这也不行,坐上去谁受得了!” ,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各种不同车轮运动的动态演示后,已经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此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它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已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又愉悦的心理状态。这样,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积极的师生互动环境下,学生很容易便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提供感性材料,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学生

5、概念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而要建立正确的表象,必须给学生提供恰当而丰富的感知材料。数学本身比较抽象,它涉及的一些知识形成过程也很抽象,学生接受起来也是模糊不清,这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计算机辅助可变传统的“静态演示”为直观到充分展示,展现事物的动态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变化过程,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强化感知,建立正确的表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正确地区分两种分法,在教学“两种分法对比”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三维动画的演示、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第一种分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6、,求一份是多少)和第二种分法(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的不同含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教师操作计算机的键盘,屏幕上出现“袋鼠抛圈”的文字,文字消失后,从左到右移出一组圆圈(12个,每移动一个都有配音),从屏幕的右边走出一只袋鼠。然后,屏幕上显示这样一道题,“把12个圈平均抛在4根柱子上,每根柱子上抛几个?”待学生看清题意后,屏幕上整齐地排出四根柱子,只见小袋鼠连续四次将12个圈抛完了,每根柱子都套上3个圈。形象的动画演示,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很快列出算式,屏幕上也显示出了算式,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各个数分别表示什么?算式表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7、的含义。清屏后,屏幕上再次出现12个圈和袋鼠,题目变为“有12个圈,每3个圈抛在一根柱子上,要几根柱子?“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从而来讲授“第二种分法”的含义。如此一来,化抽象为直观,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学得轻松。 又如教学二年级找规律,学生对墙面、地面图案的规律模糊不清,于是将整个图案的变化规律设计成精美的动画演示,让学生在体验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有效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三、 创设探究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教学,有助于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多渠道地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拼

8、出美丽的图画”时,要求学生利用基本图形拼成学生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是创造的新图形。教学识,我把学生带到微机室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接下来,我指导学生进入“图画本”,学生利用里面现有的各种基本图形进行点击、移动、组合不久一幅幅美丽的、别致的图片诞生了,学生们再将这些图片发送到教师的“展示板”中,这些图片,大公鸡、小白兔、大楼房、桥梁、还有同学们自己创造的新型飞机、坦克、火箭、机器人、宇宙飞船形态万千,各色各样,有的还配加了文字说明。在这一幅幅令人惊讶、欣慰的图片面前,你才能真正意识到,学生真的是天才,只要你给它一片土地,它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最伟大的创造。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

9、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某种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革命,因为它始终调动着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最终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 提供宽松环境,促进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学生在自己亲身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的东西,才是难以忘怀的,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长久支配的知识。同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主动学习,这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注重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例如教学两位数加法

10、时,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做数学”的平台。首先利用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解决34+18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又利用计算机可以任意拖动图像的功能,给学生出示了37朵黄花,和18朵红花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自己能否找到计算的方法:有的学生先从37朵黄花中拖2朵黄花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20朵,再和35朵合在一起即:18+2+35;有的学生从18朵红花中拖3朵到黄花中,使34朵变成40朵,再和15朵合在一起即:37+3+15;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还有的将整捆的拖在一起,再将零散的拖在一起即:(10+30)+(8+7);还有的将10朵红花拖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7朵

11、,再将47朵和8朵合在一起即:37+10+8;也有的先将30朵黄花拖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48朵,再将48朵和7朵合在一起即:18+30+7;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拖动花朵寻找计算的方法,由于计算机设计了返回程序,所以有的学生一人就想出了好几种方法,学生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创新的乐趣,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五、 突破时空局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能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首先能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利用多媒体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习题,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家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时效性,促

12、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效果往往通过批改作业才能了解的信息”相对滞后的情况,为调整下一步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急于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愿望,达到当堂巩固、当堂矫正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保障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创造学习;可以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物极必反。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黄爱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河北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