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67245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猴子种果树》精品课教案_11.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猴 子 种 果 树(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课。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等着吃梨子。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第九自然段写猴子总是种了拔,拔了种,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篇童话故事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文的内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但在文中的寓意,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可能孩子们会有些困难。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 运用动漫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

2、境,在积极主动地状态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2、能力目标 运用媒体声像效果,培养一定的朗读能力,读出乌鸦、喜鹊、布谷三种鸟儿的不同情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 联系文本语言,探究猴子吃不到果子的真正原因,明白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教学重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领悟猴子为什么什么树也没种成;明白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教学准备:学生学完生字词,读熟读通课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创设动漫氛围:1、谈话:课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想认识么?它还

3、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它的故事,想听吗?该怎么听故事?读书要“三到”,听故事要几到?2、播放课件动画片小猴子下山。故事听懂了么?这只小猴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设计理念:加强习惯培养,学会倾听,听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会听才会学习;提供语言交流空间,激发课堂互动的兴趣;自然引渡下文。)一、揭题导课过渡:这只小猴子忙活半天,却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心情是多么后悔、难过它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这要是被森林里其它的动物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它的1、于是,猴子(板书)决定下山,来做一件自己最想做的、最聪明的大事。看,(课件)他来了只是它的身边多了些东西,是什么?它要干什么呀?(师随机板书种 树)2、猴子

4、要种树了,真有意思!它会种哪些树呢?初读课文,读中寻找答案(设计理念:介入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可用笔做记号。)师随机板书:梨树 杏树 桃树 樱桃树这些树都开花结果子,果子都是能吃的,我们给它们一个总称,应该叫什么?(果树)补充课题,读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文,思考:猴子种果树,最后结果怎样?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能读一读吗?指读第九自然段。明白“就这样”指什么。2、种那么多树,却“什么也没有种成”,究竟怎么回事呢?它本来是种什么树的?怎么种的?从文中找出句子读读。学生找、读。“天天浇水、施肥”什么意思?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猴子?可是种树是不需要每天浇水施肥的,

5、那它为什么“天天”这么做呢?谁读出这种心情?指读第一自然段。小猴子也许一边给梨树浇水施肥,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梨树苗啊梨树苗,快快长大吧”(生想象接着说下去)小猴子,多么着急的心情啊!你们能读出这种心情吗?齐读第一自然段。(设计理念:从结果再到课文的开始,最后到结尾,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三、细读课文,抓字词,悟语感。过渡:猴子这么辛苦地、急切地去栽培梨树,梨树被它栽活了吗?它吃到梨子了吗?来,我们来接着听故事吧(播放课件:第二、三自然段内容动画)1、猴子如此栽梨树,梨树活了吗?书中用了哪个词表示的?理解“成活”。(随文识字理念:理解词语时,放在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就更好明白。)可就在这时,谁

6、来了?(乌鸦)(播放课件:乌鸦)乌鸦一边飞一边叫,怎么叫的,学学?原来“哇哇”一词是模拟乌鸦的叫声得来的,这样的词就叫象声词。生活中你还听到过这样的词吗?2、乌鸦“哇哇”地叫,它要对猴子说什么话?(课件)乌鸦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乌鸦胡编的,它是农民从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这就叫“农谚”。你还知道哪些是农谚?3、猴子五年才能吃到果子,它能耐心地等这么久么?是呀,乌鸦也是这么认为的。你能读出乌鸦的这种心情吗?指名读,评读。4、猴子听了乌鸦的话后,怎么想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我可等不及”,说明猴子做事“没有耐心”。指导读。它又是怎么做的?什么是“一想”?是啊,猴子根本没

7、仔细考虑乌鸦的话,不加思索地就改变了主意,它这个样子就叫“没有主见”。师随机板书。指导读。5、(出示课件)角色朗读。(设计理念: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随文理解词句。理解中读、情境中读。)四、渗透学法,对照阅读。1、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拔掉梨树改种杏树。后来,又听了谁的话改变注意了?生读内容,师相机出示课件喜鹊、杜鹃与猴子的对话。看来,这只猴子可真没耐心啊!2、(出示课件三次对话综合)自由读文字部分。指名扮演乌鸦、喜鹊、杜鹃和猴子,角色对话。评议。师小结:你们发现到没有?虽然是三次对话,但是我们朗读的方法、表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你们再看看书中这三部分的内容,写法上也是相似的,找出内容相同与不同

8、,(出示课件)屏显变动句子。(设计理念:这样比较着去读书,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这篇课文虽长,但我们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内容是很容易读明白、读懂。)5、猴子就是在这三次相似的情况下,一次次地改变了主意,最后终于选择了种时间最短的樱桃树。可是这只猴子万万没想到,还有一句农谚“樱桃好吃树难栽”,就是说(生说意思),一连几年都没有栽活。最后猴子(生:什么树也没种成),什么果子(生:也没吃到)。这就是“急于求成”的后果啊!(板书)(设计理念:让学生充分的读,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悟来说,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五、结合板书,疏通全篇1、因为猴子没有耐心,没有主见,急于求

9、成,所以它拔梨种杏了;因为猴子没有耐心,没有主见,急于求成,所以它拔杏种桃了;因为猴子没有耐心,没有主见,急于求成,所以它拔桃种樱桃了;因为“樱桃好吃树难栽”,一连几年都没有栽活;因为猴子没有耐心,没有主见,急于求成,它忙忙碌碌,结果,只留给它一个空荡荡的果园(板画 )同学们,猴子原本下山打算干一件最想做的、聪明的大事,现在干成了没有?一件也没办成,这就叫一事无成(板书)。2、此时此刻,猴子心里别提有多苦恼了(出示课件)望着光秃秃的果园,猴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师扮演猴子:假如我就是这只猴子,我垂头丧气地来到你们身边,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呢?(师可相机提示语:有批评我的吗?有鼓励我的么?那我以

10、后该怎么做事呢?)(设计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深入文本,理解寓意。也是让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度和发展。)六、拓展延伸,突出中心1、听了你们的鼓励,猴子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我终于鼓起勇气回去了。(看课件)师述说:几年以后,这只猴子长大了,上学了,它报名参加了武术兴趣班。它天天习武练功,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它每天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作为基本功训练,而做每项运动都是又苦又累,有时手上磨出了血泡,有时弄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猴子一直坚持着,因为它想成为武林高手。一天,正当它刻苦练功的时候,一只乌鸦飞来了(课件),它“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

11、习武练功呢?这也太辛苦了吧!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你有这个耐心吗?不如跟我一起找野果子吃吧!”同学们想一想,现在猴子听了乌鸦地话,又会怎样说、怎样做呢?生讨论交流。2、你看猴子变得聪明了,有耐心,有主见,学会思考,学会等待了,而且还是像过去一样很勤奋。相信,总有一天,猴子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你们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猴子身上的缺点吗?你打算怎样做呢?讨论交流。3、同学们,不仅是你们,在我们身边很多成功的人也都明白这样的道理。随机出示课件:他是谁?他为什么会成功?课本里,还有谁,因为他的坚持、耐心而成功的?(爱迪生安培、平凡的修理工徐虎)我们班级里,谁字写得好?谁书读得好?为什么?4

12、、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猴子虽然树没种成,但它却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了一个真理只有耐心,学会思考,学会坚持,学会等待,才能成功!(设计理念:后续故事,给孩子们留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也给善良的孩子们一个帮助猴子改过自新的机会,是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感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多向互动中阅读、感悟、表达和创新,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板书设计: 22、猴 子 种 果 树一 事 无 成 梨 树杏 树(注:绿色的字最后被擦去。)桃 树樱桃树没有耐心 没有主见 急于求成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我采取了教、扶、放的方法,对照阅读,渗透学法指导,还介于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的培养

13、,这节课下来,学生应该会有所感悟的。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孩子们学习这类课文时都非常有兴趣,童话人物非常容易走入孩子的思维想象中,课文主旨鲜明。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我原本预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悟语,在读中悟情,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朗读中感受到猴子的心急与没有主见的个性、做事急于求成的心态。但在实际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已能较好地悟情悟境了,就没有过多地指导和进行多样的朗读。后面,我让学生说说这时候的小猴子会在想着什么呢?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在这种交融的情感中,让学生为一无所获的小猴子找找没种成果树的原因。课堂上

14、,学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尽可能地对猴子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但因为条件有限,学生回答、交流时声音小,课堂氛围比预期差些,若课前配备话筒,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学完课文,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因为没有耐心,急于求成的例子和身边成功者的例子。学生们就不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把寓意学活,最大程度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效果。这次公开课是市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会上的研讨课。课件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其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很适于低年级教学。教学各个环节的构思、设计比较合理有效。但教学中,音频效果比视频效果差些,原因有外面的嘈杂及室内电磁干扰等。另外,我觉得学生上课的情绪不够饱满,还没有达到我预期的“兴奋点”。这样的教与学,这样的氛围,我和学生还得多尝试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