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长沙市2021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共10题;共30分)1. (3分) (2019衡阳) 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更高B . 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 . 手机的芯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半导体D . 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导航2. (3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 . 太阳从东方升起B . 月亮躲进云里C . 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 . 飞机
2、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3. (3分) (2017磴口模拟)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 . 竹在水中的倒影C . 铅笔好像在水面断了D . 陶罐在镜中成像4. (3分) (2017宜兴模拟) 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调不同B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 在医院里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5. (3分) (2014无锡) 将50mL的水与50m
3、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6. (3分) (2018八下沧州期末) 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如图所示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大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 . 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 .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7. (3分) (2016八下柳江期末
4、) 使用以下工具可以省力的是( ) A . B . C . D . 8. (3分) 用图中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B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C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D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9. (3分) (2018九上宜兴月考)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 . 蓄势待发的火箭B . 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C . 脚踩滑板从高处下滑D . 加速上升的飞艇10. (3分) (2017南京)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
5、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 , 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 , 现有以下判断( )( 1 )若m1m2 , 则F1一定小于F2( 2 )若m1=m2 , 则F1一定大于F2( 3 )若V1=V2 , 则F1一定小于F2( 4 )若V1V2 , 则F1一定大于F2 A . (1)(3)B . (1)(4)C . (2)(3)D . (2)(4)二、 多选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 (共5题;共20分)11. (4分) (2019八上北京期末)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中考体育测
6、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B . 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35cmC . 普通教室的门高约为2mD . 一位初中生跑1000m所用的时间约为50s12. (4分) (2016黄石)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 . 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 .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D .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13. (4分) (2018八下钦州月考) 下列现象中,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7、 . 实心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 . 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C .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后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D . 子弹从枪堂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14. (4分) 奶奶做饭时,小明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 . 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了出去B . 把鸡蛋向碗边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 .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5. (4分) 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8、 .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 .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C . 称量时右盘应该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 . 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三、 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共7题;共50分)16. (2分) (2017九上垣曲期末) 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安培命名电流的单位,以_命名_的单位 17. (2分) (2017九下重庆期中) 如图所示为某机构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眼部”的凸透镜和感应器能同时实现:实时监控、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它能够轻松
9、识别出你心情后播放应景的音乐;底部的带花纹滚轮,轻松地实现转向、加速、减速、匀速移动;机械悬臂可以实现夹取、运输物品的功能;大容量锂电池,保证该机器人续航能力外,机身的USB接口,方便电子设备充电,骤然变身呆萌的“移动充电宝”请找出一个与上述情景相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实时监控;物理知识:利用凸透镜成像作答:物理信息:_;物理知识:_18. (8.0分) (2017八下荣成期中) 有一质量m=0.1kg,容积V1103m3 , 横截面积S2.5103m2的圆筒形薄壁容器B(壁厚忽略不计),现注入体积为1/3V的某种液体A后,将其封闭放入水中,且保持
10、竖直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8103Pa,(容器B内空气质量不计,g取10N/kg)求:(1) 液体A的密度;(2) 若要使容器B恰好竖直悬浮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注入液体A的体积是多少?19. (9分) (2016梧州) 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无人滑翔机“海燕”形似鱼雷,长1.8m,直径0.3m,质量为70kg,在一次训练中,它在海面下500m处水平匀速巡航时,1min内航行的距离为90m,求“海燕”滑翔机在这过程中(计算时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 g取10N/kg) (1) 所受到的重力; (2) 航行的速度; (3) 受到海水的压强 20. (9.0分)
11、 (2018九下大石桥月考) 我国自主研制的一款装有单座双发动机并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于2017年9月28日已经列装部队歼20长20.3 m,高4.45米,最大起飞质量37 t,最大载油量为10 t,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即2.5倍音速),歼20航行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见下表已知歼20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40%,歼20使用的航空燃油的热值为5107J/kg.求:(1) 歼20发动机完全燃烧10 t燃油获得的能量; (2) 当歼20以400 m/s的速度巡航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3) 若在歼20油箱中加满燃油,并且以
12、500 m/s的速度巡航时,歼20的最大航程是多少? 21. (10.0分) (2017罗平模拟)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 (1) 将表面平整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木块(质量为200克)放在木板上,小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拉力等于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 (2) 分别将此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1.5N,初步得出的结论为_ (3) 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
13、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当桶和砂的总重为5N时,长木板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N,长木板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_N若在砂桶中继续加砂3N,长木板将做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4) 小刚同学认为把长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刚是通过_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小刚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把质量和底面积小的小木块换成了质量和底
14、面积大的大木块来进行对比试验,你觉得小刚的做法正确吗?_ 22. (10.0分) (2017灌南模拟) 如图所示,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_ (2) 根据记录的几组数据可初步得出: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_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13015220203153045/(3) 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4) 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共10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多选题(满分20分,每小题4分) (共5题;共20分)11-1、12-1、13-1、14-1、15-1、三、 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共7题;共50分)16-1、17-1、18-1、18-2、19-1、19-2、19-3、20-1、20-2、20-3、21-1、21-2、21-3、21-4、22-1、22-2、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