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0380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2020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最:H1 O16.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葡萄酿酒B. 西瓜榨汁C. 食盐溶解D. 土豆切丝【答案】A【解析】【详解】A葡萄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西瓜榨汁是将其中的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食盐溶解只是食盐溶解到水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土豆切丝只是形状变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选A。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C.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D【解析】【详解】A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部,A错误;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中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C错误;D检查简单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D正确。答案选D。3.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与建设

3、美好家园”要求不相符的是A. 研究废水净化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B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C. 大力提倡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 减少化石能源的开采,更多使用大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答案】C【解析】【分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正确处理“三废”减少环境污染等,据此分析有关做法。【详解】A研究废水净化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节约用水,防止水体的污染,A符合要求;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能防止白色污染,B符合题意;C大力提倡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C不符合题意;D减少化石能源的开采,更多使用

4、大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D符合题意。答案选C。4.下列关于甲苯(化学式为C7H8)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甲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 甲苯由7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C 甲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甲苯属于有机物【答案】B【解析】【详解】A从组成上看,甲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A正确;B从结构上看,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一个甲苯分子由7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题目中没有指出“一个甲苯分子”,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甲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 D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从分类上看,甲苯属于有机物,

5、D正确;答案选B。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B. NC. CD. Cl【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详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H可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A不符合题意;B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N可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B不符合题意;CC 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C可表示碳元素、一个碳原子,还可表示表

6、示碳单质这种物质,C符合题意;DCl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Cl可表示氯元素、一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6.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C. 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有白烟D. 将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研麝,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铁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会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A错误;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时,氧化铜显黑色,铜显红色,所以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B错误;C打开盛有浓盐酸

7、的试剂瓶时,挥发出的氯化氢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色酸雾,不是白烟,C错误;D将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氨气、水,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正确;答案选D。7.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A. Si3N4B. Si4N3C. Si3N7D. Si7N3【答案】A【解析】【详解】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5,容易得到3个电子,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4,一般不容易失去也不容易得到电子,但可以与其

8、它元素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氮和硅形成化合物时,氮原子比硅原子的半径小,则硅显+4价,氮显-3价,故化学式为Si3N4,答案为A。8.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4NH35O24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N2B. N2OC. NOD. NO2【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4NH35O24X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可求X的化学式。【详解】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4NH35O24X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则:反应前的原子为:氮原子4个、

9、氢原子12个、氧原子10个,反应后的原子为:氢原子12个、氧原子6个,则4X中含有氮原子4个、氧原子4个,故X的化学式为NO,答案选C。9.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4)2SO4B. KNO3C. Ca(H2PO4)2D. CO(NH2)2【答案】B【解析】【分析】复合肥是含有氮、磷、钾中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详解】A(NH4)2SO4只含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料;BKNO3含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CCa(H2PO4)2只含磷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料;DCO(NH2)2只含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料;答案选B。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ZnH

10、2B. CO2CaCO3C. FeFe(OH)3D. Ca(OH)2CaCO3【答案】C【解析】【详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可以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可以一步反应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C铁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铁,铁可先与硝酸反应转化为铁盐,再与碱反应才能转化为氢氧化铁,故C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可以一步反应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1.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写正确的是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2COO22CO2B.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C.

11、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Na2CO3Ca(OH)2=CaCO3NaOHD. 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2NaOH+CO2=NaCO3+H2O【答案】B【解析】【详解】A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方法不正确,A错误;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B正确;C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C错误;D选项中碳酸钠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12、Na2CO3+H2O, D错误。答案选B。12.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人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人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折出,这四种金属约活动性顺序是( ).A. 丁丙甲乙B. 乙甲丙丁C. 丙丁甲乙D. 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详解】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说明丙、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元素强,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说明丁比丙活动性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综上所述,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丁丙甲乙,答案选A。13.化学与生活密

13、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进人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B.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火火C.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可以保存较长时间D.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马上打开排气扇通风【答案】A【解析】【详解】A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较大,进入之前先做灯火实验,以防菜窖内二氧化碳过多而使人窒息,A做法合理;B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关闭电源,不能用水灭火,否则可能会产生触电事故,B做法不合理;C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C做法不合理;D煤气具有可燃性,泄漏时不能马上打开排气扇,否则可能产生爆炸,应该先打开门窗通风,D做法不合理。答案选A。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

1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度。A. t1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加入5g甲物质,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C.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 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分析】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详解】A由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不是饱和状态则无法比较,A错误; Bt1时,甲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所以加入的5g甲物质不会溶解而以

15、固体的形式存在溶液中,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C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比较,一定要指明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比较,题目中比较时没有提到温度,C错误;D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解度变小,一定有晶体析出,D正确;答案选D。1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B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NaOH溶液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Cu(NO3)2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但不吸收CO,可以

16、除去CO中的CO2,A正确;B.泥沙不溶于水,NaCl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钠晶体,B正确;C.氢氧化钠、Na2CO3都能与盐酸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C错误;D.硝酸银溶液与金属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铜溶液,D正确;答案选C。二. 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每个化学方程式3分,共20分)16.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氢分子:_。(2)钙离子:_。【答案】 (1). 2H2 (2). Ca2+【解析】【详解】(1)2H2表示的是2个氢分子;(2)Ca2+表示的是钙离子。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的主要成分。每100g含有的营

17、养成分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C钙钠锌7.6g7.8g7.4g18mg201mg30.8mg8.1mg表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_,人体中若缺少表中的_元素会造成骨质疏松。(2)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作用。(3)打开纯牛奶,能闻到乳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4)下图所示的各种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填写选项序号)。【答案】 (1). 水 (2). 钙 (3). 乳化 (4).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5). A【解析】【分析】(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2)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4)材料主要

18、分为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通过分析器物成分确定材料种类。【详解】(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标签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水,人体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答案为:水;钙;(2)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答案为:乳化;(3)打开纯牛奶,能闻到乳香味,是因为分子永远在做无规则的运动,答案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4)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所以塑料餐具A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答案为A。【点睛】洗涤剂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去油污有三种方式,

19、一是运用溶解原理,二是运用乳化作用,三是通过化学反应把不溶性的固体变成可溶性的固体,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18.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2)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 (1). CaO+H2O=Ca(OH)2 (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解析】【详解】(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与食品中水分结合:CaO+H2O=Ca(OH)2,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2)胃中的胃酸,主要成

20、分是盐酸,胃酸过多,可以用碳酸氢钠来治疗: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但是,胃穿孔的病人不可以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因为生成的CO2会使病情加重,这个时候最好使用氢氧化铝。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每个化学方程式3分,共10分)19.一辆有近30吨苯酚(化学式为CHO)的槽罐车途经福建省浦城县时,槽罐车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浸着浓烈的酸臭气味。现场10米之外就是南浦溪,下游有许多饮用水的取水口,情况危急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1)你认为下列对事故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填字母)。A 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

21、填埋B 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C 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2)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写出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BC (2). 【解析】【详解】(1)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时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回收泄漏的苯酚,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是处理苯酚泄露事故的正确方法,答案选BC;(2)苯酚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已知A是单质;C是红棕色固体;E是水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的盐。图中“”表示相

22、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2)由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 Fe (2). Na2CO3+Ca(OH)2=CaCO3+2NaOH或K2CO3+Ca(OH)2=CaCO3+2KOH (列出一种即可)【解析】【分析】依据C是红棕色固体;E是水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的盐可知C是氧化铁,E是碳酸钠(或碳酸钾),因为C可以生成A,且A是单质,所以A是铁,D可以和氧化铁及铁反应可知D是一种酸,碳酸钠能生成B,且B能与酸反应,可知B可以是一种氢氧化物。【详解】(1)

23、由分析知A是铁,化学式是Fe;(2)E转化为B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或K2CO3+Ca(OH)2=CaCO3+2KOH。四. 实验題(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每个化学方程式3分,共19分)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2)请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填写选项序号)。(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

24、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填写选项序号)。a. 烘于 b. 溶解 c. 过滤 d. 洗涤【答案】 (1). 长颈漏斗 (2). 2KMnO4K2MnO4+MnO2+O2 (3). CD (4). bcda【解析】【详解】(1)的仪器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进行收集,因其密度比空气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所以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D;(3)根据二氧化锰的性质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将其混合物加水进行溶解;前者仍是固体后

25、者溶于水,接着将所得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固体;然后洗涤去残留的溶液进行烘干就回收了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bcda。22.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查资料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AgCl为白色且难容于水。假设小明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小白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实验探究(1)小明的探究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_。步骤中现象为:_实验结论

26、所用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2)小白的探究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探究小白的假设是否成立将气体X通入AgNO3溶液_实验结论:小白的假设成立实验反思(3)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A、B中都加AgNO3溶液,通X气体后:如果A浑浊、B澄清、C_的现象,则证明小明和小白的假设都成立。【答案】 (1). HCl气体 (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而变浑浊 (5). 不变浑浊(或澄清)【解析】【详解】小白的假设:盐酸易挥发,导致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可

27、能含有HCl;(1)要验证小明的假设应该把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说明石灰水没变质,反之则变质;(2)根据资料,探究气体X中是否含有HCl,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硝酸银溶液中是否生成白色沉淀,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HCl气体,反之则没有;(3)如果有A浑浊(表明气体中含HCl)、B澄清(说明HCl已经完全除去)、C不变浑浊的现象,则说明石灰水已变质,且气体X中是含有HCl,小明和小白的假设都成立。五. 计算题(共6分)23.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往盛有100g该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加入5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1.8g。求:(1)生成的氧气的质量_;(2)该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答案】 (1). 3.2g (2). 6.8%【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用氧气的质量计算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再求出该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解】(1)由分析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100g+5g-101.8g=3.2g,答案为:3.2g;(2)设消耗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6.8g,该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6.8%,答案为:6.8%。【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