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88136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整理者:郑州市第一0 一中学霍凌宇欢迎交流专题 5:万有引力与航天考情分析:考查频率高 ,每年必考,题目难度较小或中等。常常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情况或能量变化情况。建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重点,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要明确。1、(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III )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I )2017 年 4 月,我国成功

2、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 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相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3、(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I )为了探测引力波, “天琴计划 ”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 倍;另一地球卫星 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4 倍。 P 与 Q 的周期之比约为A 2:1B4:1C8:1D 16:14、( 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 )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

3、经赤道上空时, 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3环绕速度约为 3.1 10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m/s道上空时的速度为31.55 10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A西偏北方向,331.9 10m/sB东偏南方向, 1.9 10m/sC西偏北方向,332.7 10m/sD东偏南方向, 2.7 10m/s5、(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 )(多选)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 P为近日点, Q 为远日点, M、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 T0

4、。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过 M、Q 到 N 的运动过程中MT0海王星A从 P 到 M 所用的时间等于太阳4PB从 Q 到 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QC从 P 到 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 M 到 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N6、(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 )2018 年 2 月,我国 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 (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 “J0318+0253,”其自转周期 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6.67 10-11Nm2/kg2。以周期 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5109kg/m3

5、B51012kg/m3C51015kg/m3D51018kg/m31整理者:郑州市第一0 一中学霍凌宇欢迎交流7、(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 II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 g0,在赤道的大小为 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 G。地球的密度为3 g0g3 g033 g0Ag0BC.DGT2GT2 g0 gGT2GT2 g8、(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 I)(多选) 2017 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 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 100s 时,它们相距约 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 12

6、 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9、( 2013 年新课标全国卷 I)(多选) 2012 年 6 月 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 343 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

7、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10、(2013 年新课标全国卷 II )(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11、(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 I)(多选)我国发射的 “嫦娥三号 ”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 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 在离月面 4m 高处做

8、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 ;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己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3,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倍,地1.3 1081kg球半径约为月球的 3.7 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32 10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12、(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 I)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6.6 倍。假设地球的自

9、转周期变小, 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 1hB 4hC 8hD 16h13、(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 I)(多选)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 且三者几乎排2整理者:郑州市第一0 一中学霍凌宇欢迎交流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 “行星冲日 ”。据报道, 2014 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 1 月 6 日木星冲日; 4 月 9 日火星冲日; 5 月 11 日土星冲日; 8 月 29 日海王星冲日; 10 月 8 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 AU )1.01.55.29.519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在 2015 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答案:1、B;2、C;3、C;4、B;5、CD; 6、C;7、B;8、BC;9、BC;10、BD;11、BD ;12、 B;13、BD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