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基础知识读本.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389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保护基础知识读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湿地保护基础知识读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湿地保护基础知识读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湿地保护基础知识读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湿地保护基础知识读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word目录第一章什么是湿地.2一、什么是湿地.2二、什么是拉姆萨尔公约.2三、中国政府什么时候正式参加拉姆萨尔公约.3四、拉姆萨尔公约对于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原如此是什么? .3五、拉姆萨尔公约中的湿地类型.3六、我国的湿地类型.7第二章湿地生态系统.8一、湿地浮游生物.8二、湿地底栖动物.8三、湿地水禽.9四、湿地鱼类.12五、湿地两栖类.12六、湿地爬行动物.12七、挺水植物.12八、沉水植物.13九、浮水植物.13第三章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14一、物质生产.17二、能量转换.18三、修养水源.19四、调节气候20五、气体调节21六、水质净化22七、生物多样性保护.24八、人文.25九、非使

2、用功能26第四章我国的湿地保护体系.27一、我国的湿地保护组织.27二、我国的湿地保护体系与政策28三、国际重要湿地29四、国家重要湿地.30五、湿地自然保护区.31六、湿地公园31第五章世界湿地保护组织.33一、世界湿地日.33二、湿地国际 Wetlands International.34 三、湿地国际联盟组织(WIUN )34四、亚太地区湿地联盟中国湿地保育联盟(WAP ).35五、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 ).35六、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35七、国际鹤类基金会(Internat

3、ional Crane Foundation, ICF)36八、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36九、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37十、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7十一、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37十二、生物多样性公约.38十三、中日侯鸟保护协定.38十四、中澳侯鸟保护协定.39十五、国际湿地公益组织介绍.39第六章中国湿地资源41一、近海与海岸湿地资源.41二、河流湿地资源.42三、湖泊湿地资源.42四、沼泽湿地资源42五、人工湿地资源.4374 / 78湿地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作为地球上最重

4、要的生态系统,联系着包括海洋、森林、大气等多种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具生命活力的系统,对其进展保护,关系人类的生存。湿地在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提供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抵御灾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湿地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密集的场所之一。湿地赋予了人类丰富的恩赐,洁净的饮用水、动物的栖息地、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自然的物产、生态安全的保证、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优美的环境、艺术的源泉、人类精神的摇篮、文化的纽带都是湿地给予我们人类的。因此,人们就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产宝库、“地球的碳库等等。湿地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资源资本。湿地与社

5、会经济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扩大湿地面积的要求。第一章什么是湿地一、什么是湿地目前世界上对湿地的定义有50多种,每一种定义都同它的不同功能给予定义。现在大家公认的定义是湿地公约的定义,中国是湿地公约的缔约国,遵从的也是湿地公约的定义。公约里面的第一条就把湿地定义为:天然的、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与咸水水体包括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与盐湖。二、什么是拉姆萨尔公约1

6、971年2月,在伊朗的拉姆萨尔召开了“湿地与水禽保护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简称拉姆萨尔公约。拉姆萨尔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生效,规定每3年召开一次缔约国会议,审议各国湿地现状和保护活动的有关报告和预算。由于湿地公约(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的,故该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公约的全名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它是一个政府间

7、公约,是湿地保护与其资源合理利用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框架。三、中国政府什么时候正式参加拉姆萨尔公约公约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参加了湿地公约,也就是湿地公约的缔约方,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159个国家参加了湿地公约,中国在的地位还是比拟高的。首先它是缔约方,其次还是公约16个常委会成员国之一,也是公约的财务领导小组的成员,湿地公约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重大规划,中国都是亲自参加的。四、拉姆萨尔公约对于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原如此是什么?拉姆萨尔公约主X以湿地保护和“明智利用(wise use)为原如此,在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的X围内以其持续利用湿地。其内容主要包括:缔约国有义务将境内至少与个以上的有国际重要意

8、义的湿地列入湿地,并加以保护;缔约国应根据本国的制度对所登记的湿地进展保护和管理,并在其生态学特征发生变化时向秘书处报告。该公约为了保证开展中国家的湿地保护和管理,于1989年设置“湿地保护基金,从各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获取资金,应用于开展中国家的湿地保护计划的实施。五、拉姆萨尔公约中的湿地类型拉姆萨尔公约中的湿地类型-天然湿地 (一)海洋/海岸湿地A-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低于6m,包括海湾和海峡。B-海草层:包括潮下藻类、海草、热带海草植物生长区。C-珊瑚礁:珊瑚礁与其邻近水域。D-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岛屿、海边峭壁。E-沙滩、砾石与卵石滩:包括滨海沙洲、海岬以与沙岛;沙

9、丘与丘间沼泽。F-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G-滩涂: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其他咸水沼泽。H-盐沼:包括滨海盐沼、盐化草甸。I-潮间带森林湿地:包括红树林沼泽和海岸淡水沼泽森林。J-咸水、碱水泻湖:有通道与海水相连的咸水、碱水泻湖。K-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泻湖。ZK ( a)-海滨岩溶洞穴水系:滨海岩洞穴。 (二)内陆湿地L-永久性内陆三角洲:内陆河流三角洲。M-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与其支流、溪流、瀑布。N-时令河:季节性、间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瀑布。O-湖泊:面积大于8hm2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轭湖。P-时令湖:大于8hm2了的季节性、间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滩湖泊

10、Q-盐湖: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与其浅滩。R-内陆盐沼: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沼泽与泡沼。Sp-时令碱、咸水盐沼: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性沼泽、泡沼。Ss-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泽、泡沼:草本沼泽与面积小于8hm2泡沼,无泥炭积累,大局部生长季节伴生浮水植物。Tp-泛滥地:季节性、间歇性洪泛地,湿草甸和面积小于8hm2泡沼。Ts-草本泥炭地:无林泥炭地、包括藓类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U-高山湿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Va-苔原湿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Vt-灌丛湿地:灌丛沼泽、灌丛为主的淡水沼泽,无泥炭积累。W-淡水森林沼泽:包括淡水森林沼泽、季节

11、泛滥森林沼泽、无泥炭积累的森林沼泽。Xf-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泽。Xp-淡水泉与绿洲。Y-地热湿地:温泉。Zg-内陆岩溶洞穴水系:地下溶洞水系。拉姆萨尔公约中的湿地类型-人工湿地1-水产池塘:例如鱼、虾养殖池塘。2-水塘: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hm23-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4-农用泛洪湿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5-盐田:晒盐池、采盐场等。6-蓄水区: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hm2得储水区。7-采掘区:积水取土坑、采矿地。8-废水处理场所:污水场、处理池、氧化池等。9-运河、排水渠:输水渠系。Zkc-地下输水系统:人工管护的岩溶洞穴水

12、系等。湿地公园定义所包括的湿地类型六、我国的湿地类型1、近海与海岸湿地在近海与海岸地区由天然的滨海地貌形成的浅海、海岸、河口以与海岸性湖泊湿地统称为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m(含6m)的浅海区与高潮位(含高潮线)海水能直接浸润到的区域。 2、河流湿地河流是陆地外表宣泄水流的通道,是江、河、川、溪的总称,河流湿地是围绕天然河流水体而形成的河床、河滩、洪泛区、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沙洲等自然体的统称。本次调查X称区为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流。3、湖泊湿地由地面上大小形状不一、充满水体的天然洼地组成的湿地,包括各种天然湖、池、荡、漾、泡、海、错、淀、洼、潭、泊等各种水体名称。4、

13、沼泽湿地具有以下3个根本特征的自然综合体:1受淡水、咸水或盐水的影响,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2生长沼生和局部湿生、水生或盐生植物;3有泥炭积累或尽管无泥炭积累,但在土壤层中具有明显的潜育层。 5、人工湿地人类为了利用某种湿地功能或用途而建造的湿地,或对自然湿地进展改造而形成的湿地,也包括某些开发活动导致积水而形成的湿地。第二章湿地生态系统一、湿地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在水面或水体中营浮游生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它们具有体型细小、缺乏或仅有微弱游动能力,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特点。海洋中常见的浮游生物有硅藻、甲藻、原生动物、水母、栉水、桡足类等。淡水中常见的有硅藻、甲藻、金藻、黄藻、裸藻、绿

14、藻和蓝藻等植物,以与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动物。许多种浮游生物是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的饵料,有的种类如毛虾、海蜇可作为人的食物;有的还可用于肥田或作为制药的原料等。在环境保护中,有的种类可作为污染的指示生物。二、湿地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局部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它们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鱼类、鸟类等其它生物的食物,也常作为环境检测的重要指标。底栖动物分类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 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活,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苔鲜动物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活,如大局部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

15、的海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土壤外表生活,稍能活动,如腹足类软体动物、海胆、海参与海星等棘皮动物。 5.自由移动型-在水底爬行或在水层游泳一段时间,如水生昆虫、虾、蟹。三、湿地水禽 1.游禽主要特征脚趾间具蹼(蹼有多种),善于游泳和潜水。尾脂兴旺,能分泌大量油脂涂抹于全身羽毛,以保护羽衣不被水浸湿。嘴形或扁或尖,适于在水中滤食或啄鱼。代表种类有绿头鸭、濡和潜鸟等。 2.涉禽外形具有“三长特征,即喙(嘴)长、颈长、后肢(腿和脚)长,适于涉水生活,因为腿长可以在较深水处捕食和活动。它们趾间的蹼膜往

16、往退化,因此不会游水。典型的代表种类是鹤和鹭。还有体形较小的鴴类和鹬类。湿地鸟类是湿地野生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灵敏和深刻地反映着湿地环境的变迁。据目前统计,我国有湿地水鸟12目32科271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10目18科56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水鸟有10目25科195种。按居留型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留鸟和旅鸟4类,其中大局部是候鸟和旅鸟。在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有记录的就有9种,占60%;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4、湿地水鸟的迁徙根据

17、我国学者多年的研究,初步认为我国湿地水鸟有以下三个迁徙区: 1、西部候鸟迁徙区::该迁徙路线为东亚一印度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局部,包括某某西部干旱草原,某某、某某、某某等地的干旱或荒漠、半荒漠草原和高原草甸草原等生境中繁殖的夏候鸟,如斑头雁、鱼鸥等。它们迁飞时可沿阿尼玛卿、巴颜喀拉、邛崃山等山脉向南沿横断山脉至某某盆地西部、云贵高原甚至印支越冬,某某地区的候鸟除东部可沿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方向迁徙外,估计大局部大中型候鸟也可能飞越喜马拉雅山至印度、尼泊尔等地区越冬。 2、中部候鸟迁徙区:包括某某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地区和某某地区的候鸟,冬季可沿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和大巴山区进入某某盆

18、地以与经大巴某某部到华中或更南的地区越冬。 3、东部候鸟迁徙区:该迁徙路线既是东亚一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我国水禽迁徙的最重要路线,包括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繁殖的水鸟,如鸳鸯、中华秋沙鸭、鴴鹬类等。它们可能沿海岸向南迁飞至华中或华南,甚至迁到东南亚各国;或由海岸直接到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等国越冬。除上述可能迁徙路径外,还应包括冬季由蒙古和前苏联亚洲局部迁来我国越冬的局部冬候鸟,如黑雁、蒙古沙鴴等。另外,还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某些种类的候鸟,因季节影响而进展的短距离迁徙和某些种类所作的自西向东的迁徙。四、湿地鱼类鱼类是体被鳞片、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颚摄食的

19、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分布X围很广,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占58. 2%,淡水中的鱼类占41. 8%。五、湿地两栖类两栖类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用鳃呼吸,有侧线,无成对附肢,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一般用肺呼吸,侧线消隐不见,有五指型附肢,大多栖于陆上,少数水中生活。皮肤裸露,有粘液腺,借以润湿皮肤,并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分为两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分为大、小循环但不完全。体温不恒定。发育经过变态,或者变态不显著。现存两栖类可分为无尾目(如大蟾蜍、黑斑蛙、金线蛙、狭口蛙)、有尾目(如东方蝾螈,大鲵)和无足目(鱼螈,)。全世界有近3000种(亚种);我国约

20、有210种。六、湿地爬行动物爬行类(Reptilia,或称爬虫类)是一类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分类上的层级为纲,较新的命名是晰形纲 (Sauropsida)。现存的爬行类包含四个目。七、挺水植物根生长于泥中,局部茎长于水中,局部茎、叶挺出水面,具有陆生和水生两种特性,陆生较强。在空气中的局部具有陆生植物特征,叶子外表具厚的角质层,能保护水分;在水中的局部具有水生的特性,常具兴旺的通气组织,根相对退化。主要分布在水深1 . 5m左右的浅水区或潮湿的岸边。八、沉水植物根生泥中,茎、叶全部沉没水中,仅在开花时花露出水面,植物体茎叶的构造具典型的水生特性,通气组织兴旺,整个植物体都能吸收养料和水分。

21、主要分布在水深1-2m处,分布的深度受透明度的制约。九、浮水植物浮水植物又可以分为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植物体根、茎生于泥水中,有浮叶(水上叶)和沉水叶(水下叶)之分。水上叶具长柄浮于水面,贴着水面的局部叫背面,正对着太阳的局部叫腹面,背面常长有气囊,叶的腹面具有气孔。水下叶细裂丝状或薄膜状。茎常弯曲于水中,长可达1-2m。主要分布在水深1-3m的区域内。漂浮植物植物体漂浮于水面或水当中,根不着地,根系退化或须状根,起平衡和吸收营养的作用,叶背面常有气囊或叶柄中部具葫芦状气囊。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静止小水体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第三章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包括提供物

22、种生境、减少洪水灾害、水质净化、体憩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在我国,安树青等提出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以下6个方面:水资源功能:包括供水功能(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作为集水区内地势较低的另一块湿地的水源)和补充地下水;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包括洪水控制、防止盐水入侵、防风护堤;地球之肾:滞留与降解污染物、吸纳多余的营养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库保存;天然产品:直接来源于湿地、间接来源于湿地;社会功能。表1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供给功能物质生产湿地生产系统向外界提供大量的产品,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大量食物产品,如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以与湿地生态系统提

23、供的各种原料,如淡水、薪材等)。物质生产功能可以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向外界供给原料和产品的能力。调节功能气候调节在局地尺度上,湿地生态系统土地覆被变化可以对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在全球尺度上,通过吸收和排放温室气体,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具有重要作用。气候调节功能主要用于评价湿地生态系统调节局地气候的能力。水资源调节由于湿地植物吸收渗透降水,湿地具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在削洪抗旱、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调节功能是评价湿地水文功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净化水质湿地对氮、磷等营养元素以与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转化和滞留有较高效率,能有效降低其在水体中的浓度;湿地通过减缓水流促进颗粒物沉

24、降,从而使其上附着的有毒物质被从水体中去除。净化水质功能是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水环境状态的重要指标。文化功能消遣与生态旅游人们对空闲时间去处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通常是根据特定区域的自然景观或者栽培景观的特征做出的,消遣与生态旅游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文化功能的强弱。教育与科研湿地是人类教育普与科学知识和宣传自然保护的重要场所,湿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因此教育与科研指标是湿地重要的文化功能指标。支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各类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栖息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湿地对野生动植物等的支持功能

25、一、物质生产湿地生态系统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物质生产功能。 动物产品湿地是一类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湿地水产品如鱼类、贝类、蟹类、虾类等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不同的物种对一样类型湿地或同一物种对不同类型湿地的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重要的物种是永久性居住者,另一些如此在时机适宜时来湿地觅食;浅淡水湿地和沿海湿地是鱼类重要的觅食和育幼场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所有的淡水物种和海洋鱼类 (除整个生活史都在深海的鱼类之外)都依靠湿地生存,前者通常在春季洪水期间在沼泽与湖泊的边界或是在河滨森林里产卵;后者在近海产卵,在海岸盐沼湿池度过它

26、们的幼年期,成熟后迁出近海;溯河产卵的鱼苗从淡水到海洋的迁徙中在河口与附近的湿地中有时会逗留,并在那里产卵。据报道,每年每平方米湿地平均生产9g蛋白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 5倍。植物产品通常来说,取自湿地的植物产品有谷物、木材、浆果、造纸和编织用的芦苇、工业用的树脂、药材,还有一些饲用植物和蜜源植物,湖泊、池塘中还生产莲捣、菱角等水生经济植物。稻田是一类历史悠久的人工湿地,目前,稻米是全球50%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粮。西非和东南亚湿地生态系统种植的油棕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用油和制皂油的来源。热带沼泽的棕榈可作为饲料、燃料、醋和酒的原料。美国湿地木材区域大约有2200 104hm2 。目前,我国造纸

27、原料中,芦苇占了26%。在我国的洞庭湖、潘阳湖、博斯腾湖、三江平原、辽河三角洲等地,分布有大面积的芦苇沼泽,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其中三江平原芦苇沼泽面积就达2778 km2,储量就达36.2 X 104 t。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许多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香蒲、菖蒲、,泽泻、慈姑、金莲花等具有补血、化淤、消炎成效;芦苇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生津止渴、镇吐等作用;香蒲的蒲棒和花粉(蒲黄)具有消炎、止血作用;海莲所含的木榄碱可抑制肉瘤和肺癌。二、能量转换湿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转换能量,最普通的就是水力发电、薪柴、泥炭。在东非,纸莎草被采伐、千燥,然后用来烧砖。许多河口有生产潮汐电的能力。湿地中

28、的泥炭是一种新的能源,许多国家己在供暖、发电和农村家庭中使用。苏联利用泥炭作为燃料资源己有几百年历史,爱尔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泥炭发电厂,总发电量占全部消费的25%。在我国出产泥炭的省份(如某某省红原县),泥炭除用作居民燃料外,还用作平厂作坊的燃料。但是,泥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当它们被开采的同时也就相应对湿地造成毁坏。另外,湿地中草本植物也是一个潜在的能量源。利用水生植物生产沼气与液体燃料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在全球X围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己经或正在逐年枯竭,生物质能源和废弃物资源化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水生植物作为生物质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三、

29、修养水源湿地在全球调蓄水量、水分供给巾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调蓄水量湿地能贮存大量水分,是巨大的生物蓄水库,它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 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用较长的时间将水排出。这与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有关。此外,湿地植物可减缓洪水流速,防止所有洪水在短期内下泄,一局部洪水可在数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从水储存地排放出来,一局部如此在流动过程中蒸发或下渗成地下水而被排除。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潘阳湖被大片湿地所环绕,可蓄积某某省每年洪水总量的1/3。该处湿地的存在,对于附近河流的水源补给、工农业生产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世界最大的湿地之一庞特纳(Pa

30、ntanel)湿地,减缓了来自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乌拉圭组成的拉普拉塔盆地的水流,防止了下游地域洪水的泛滥,失去了这块“海绵的功能将会对阿根廷广阔的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马萨诸塞州查尔斯河上的冲积平原被美国工程兵团认为是对控制洪水非常有效的湿地,因此买下了湿地而不是建造昂贵的洪水控制系统去保护波士顿,这个决定是湿地水文学价值的一个经典杰作。当海洋暴风雨上岸时,沿海盐沼和红树林湿地可作为巨大的暴风雨缓冲器,在第一位置减轻它的狂暴袭击。中国东南沿海台风盛行,因此因此红树林防风护堤的作用相当明显。2003年第七号台风“伊布都登录时,浪高达三、四米,在330多公顷红树林的保护下,某某省恩平市横陂镇

31、的10km海堤安然无恙,而另外5km没有红树林防护的高级海堤,被狂风巨浪冲毁,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随着沿海湿地的过度围垦,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给沿海地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也显著增加了。湿地的补水功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补给地下水。湿地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与区域地下水联系密切。湿地的地表水可作为地下水的补给源,当水从湿地流入到地下蓄水系统时,蓄水层的水就得到了补充。从湿地流到蓄水层的水可成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局部,可为周围地区供水、维持水位,或最终流入深层地下水系统,成为长期的水源,还可抬高地下水位。另外一种情况是一块湿地可以向其它湿地供水,或向地表水承泄区排水。许

32、多水库都是傍湿地而建,如我国的扎龙湿地的东升水库等。水分供给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泥炭沼泽森林常可以成为被浅水水井利用的水源。四、调节气候湿地可影响小气候。一方面,湿地的热容量大,异热性差;使湿地地区的气温变幅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小气候。如我国神农架大九湖盆地,按当地资料推算的季节平均气温与实测气温相比,春、秋、冬季的实测气温高于推算气温,而夏季的实测气温如此偏低;实测季度平均气温年内变幅小于推算值。尤其秋争气温下降缓慢,秋季实测季度平均气温比推算值高。另一方面,湿地积水面积大,或者湿地的潜水位较高,地下水面距离湿地外表的

33、高度在毛管力作用X围内,大量水分在毛管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表;同时,湿地特殊地热学性质使湿地源源不断地为大气提供充沛的水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降水。五、气体调节湿地在全球氮、硫、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氮循环湿地在氮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其通过反硝化作用将一局部多余的氮返回大气。反硝化作用需要近似的好氧条件和一个复原环境,例如沼泽外表和有机碳源,后者在湿地中有充足的储藏。因为大多数气候温和的湿地都是肥料过剩的农田径流的接收器和理想的反硝化环境,它们对世界的氮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硫循环.空气中人为产生的硫的含量几乎达到了一半,大多数是由于化学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自然界所产生的硫

34、的含量中盐沼占了大约25%。当硫酸盐被雨从空气中淋洗出来时进入沼泽,沉淀物的复原环境把它们复原成了硫化物,局部硫化物以氢、甲基硫化物和二甲基硫化物的形式再次进入大气循环。固碳释氧湿地对全球X围的碳循环也有着显著的影响。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热带雨林的快速砍伐导致树木和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氧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稳步增加。在全球湿地丰富的泥炭储存,可以作为潜在的二氧化碳接收器,减轻空气中增长的碳的含量,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全球沼泽地以每年1mm速度堆积泥炭,一年中将有3.21014g碳在沼泽地中积累。可见泥炭沼泽是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的“汇,有助于缓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湿地经过排水后,改变了土

35、壤的物理性状,地温升高,通气性得到改善,提高了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而在湿地生态系统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向大气中排放,此时,湿地生态系统又表现为碳的“源。另外,湿地土壤中过饱和的水分环境使得动植物残体分解缓慢有机质含量丰富,为甲烷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湿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源。据估计全球湿地每年约释放150 X 1012 t甲烷,约占每年大气总甲烷来源的25%。甲烷排放与湿地类型、水分状况、温度、土壤理化特征等因素有关。六、水质净化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通常可以分为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两个方面。物理净化过程主要是悬浮物的吸附沉降,生物净化过程主要是营养物和有毒物质的移出

36、和固定。悬浮物沉降湿地由于其特有的自然属性而能减缓水流,从而利于固体悬浮物的吸附和沉降。随着悬浮物的沉降,其所吸附的氮、磷、有机质以与重金属等污染物也随之从水体中沉降下来。不过湿地滞留沉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湿地集水区沉积物大量增加,那么过量的沉降对湿地会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湿地吸附沉积物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对湖泊和水库来说还会影响其水源问题。我国的洪泽湖受黄河溃决泛滥水的影响,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在湖泊中,造成湖盆变浅,容量减少。移出和固定营养物一局部营养物会与沉积物结合在一起,随着沉积物同时沉降。营养物沉降之后通过湿地植物吸收,通过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转换而储存起来。许多水生维管植物的生长速度很

37、快,能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湿地植物吸收的营养物可能随植物的腐烂而再次释放到水体中。然而,从湿地中收获生物量,意味着营养物以可被利用的形式从该系统中移除,人工湿地的植物在收获后通常用作饲料、有机肥、造纸原料、手工艺品材料等。移出和固定有毒物质有毒物质主要指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在许多湿地中,较慢的水流速度有助于沉积物的沉降,也有助于与沉积物结合在一起的有毒物质的吸附与转化。湿地许多水生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重金属的浓度比周围水中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许多植物还含有能与重金属鳌合的物质,从而参与重金属解毒过程;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包括附着、吸收、积累和降解等。水生维管植物可以其巨大的体表吸

38、附大量有机物,相对减少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尽管这不能根本消除有机物的存在,还随时可能将其释放到水中,但在一个相对时间内,还是可以起到净化作用的。有数据明确菱白、慈姑对城市污水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芦苇、香蒲、眼子菜和凤眼莲等可去除石油废水的有机污染物达95%以上。水葱可使食品厂废水中COD降低70%80%,使BOD降低60%90%。灯心草、盐生灯心草和水葱等对酚的净化能力都很强,100 g植物在100小时之内对酚的吸收分别为230 mg/L、204 mg/L和202 mg/L。一些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有机农药的净化能力也很强。七、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环境复杂,它适于各类生物,如甲壳类、鱼类、两

39、栖类、爬行类、兽类与植物在这里繁衍,当然也特别适于珍稀鸟类的栖息。据初步统计,我国的湿地植物有2760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约156科、437属、1380多种,高度濒危物种约有100种左右。从植物生活型方面划分,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有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有的是草本,有的是木本;有的是灌木,有的是乔木。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发明的杂交水稻,其中有个遗传材料是采自某某省湿地的野生稻。我国在湿地栖息的野生动物(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有2000多种,其申水禽大约250种,包括亚洲57种濒危鸟中的31种,如丹顶鹤、黑颈鹤、遗鸥等,40多种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在湿

40、地生活。湿地是迁徙鸟类必需的停歇地,仅在亚太地区,就有243种候鸟,每年沿着固定的路线迁飞,途径57个国家和地区。以涉禽为例,每年春秋两季沿中亚一印度、东亚一澳大利亚、西太平洋3条线路在南北半球之间进展上万千米迁飞,途中必须在湿地停歇和补充食物。所以湿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是全球生态系统的组成局部,任何一个国家的湿地状况都会影响全球生态环境。滨海湿地是许多海洋动物的繁殖地,如绿海龟常年生活在海洋中,仅在繁殖季节进人某某省惠东县的砂质海滩繁殖产卵,幼龟孵化后又会回到海里生活。八、人文水运在许多湿地地区,水运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利于环境的旅游和运输方式;在某些地方,水运是唯一可行的运输方式。水运不

41、仅对乘客很重要,而且对当地市场的物品供给与大型货船、农产品和湿地产品的长途运输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尼加拉瓜太平洋海滨红树林内的运河是居民唯一的交通通道。水运廉价且方便,因此对当地社区居民来说非常重要。某某省的白洋淀是我国著名的湿地区。白洋淀由143个淀泊组成,总面积 366 km2,水面面积近300 km2,淀区内水域辽阔,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水村38个,近7万人。白洋淀水生植物以芦、菱、藕著称,还成盛产鲤、鲫与青虾、河蟹等。淀内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物品的供给,农产品和湿地产品外销均以水运为主。水运是这里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休闲旅游湿地,特别是湖泊、河流、海岸,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景

42、观独特,栖息着多种多样观赏价值极高的动植物,为人们提供垂钓、射击、划船、游泳、观鸟、赏花等多种机会,是人们旅游、娱乐、疗养的最优场所。我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如西湖、滇池、太湖以与一些海岸带湿地等。一些以湿地为根底的娱乐性活动,如钓鱼、划船或观鸟,均可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Kazmierczak估算了美国滨海湿地的体闲娱乐价值,仅钓鱼一项,每公顷湿地每年的商业收人为106. 54美元。加勒比海海滨湿地,每年从佩戴水下呼吸器的潜水旅游中就收人近10亿美元。科研和教育价值从科研的角度来看,所有类型的湿地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类型、演化、分布、结构和功能等为生态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丰富的研究课题。湿地又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和开展息息相关。因此,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为目标的湿地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九、非使用功能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选择功能、遗产功能和存在功能。第四章我国的湿地保护体系一、我国的湿地保护组织 1、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2005年8月份,中央编办正式批准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同时,也是中华人民某某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相当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2、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