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18831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0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课题巍巍中山陵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这是一篇介绍中山陵园建筑及其特征的说明文。课文析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以空间为序,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学习者分析课文安排在初一第二学期的第三单元。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也具备通过网络资源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资料,帮助解决学习问题的动手能力。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 在阅读中了解描写、说明

2、、抒情等表达方式。3.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知识与技能:1. 能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情感。2. 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3. 理解课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与网络媒体的交互活动,比较清楚地了解中山陵园的总体面貌。2.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说明中山陵的总体思路,感受中山陵园的“巍巍”气势,产生对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网络背景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查找所喜爱的资料,解决课文中出现的难点问题。2. 利用视频、图片、音乐等媒体,积极

3、陶冶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操,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创造。3. 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从小树立远大志向,长大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教学重点、 1. 通读课文,了解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学习中山先难点及解决 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措施2.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习课文抓住特征、 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3.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跨越时空,追寻中山先生的不朽功勋,解决学生由于年代的久远,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学习困难。教学设计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避开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分路析,而是简洁、自然,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地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教材的整合,在教师为其设定的教学

4、情境里,树立感情,合作探究,学有所得。设计内容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 通过录像,游览中山陵园。通过对中山陵园的游览,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巍巍中山陵的热情;特别是从空中俯瞰全景,多么雄伟而又美丽的景象啊!学生学习的心境自然而然得到了培植。2. 走进中山陵园。录像的认识自然是表面的,只有文字的东西,才能带你进入事物的深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链接,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中山陵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世纪伟人孙中山的许多生平事迹以及中山陵建陵方面的许多史记。同时,又帮助我们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就是学生对往事生疏这一不争的障碍。3. 朗读课文。有人说,巍巍中山陵是一

5、篇说明文,比较枯燥和乏味的,一篇读下来,学生会厌倦的。我们认为不然,巍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中饱含着对中山先生的无限敬仰之情, 同时,又结合了诸多中山陵雄伟、高大,庄严、肃穆的环境描写,文句有气势,有形象,铿锵有力,是一篇很适合朗读的解说词, 这样的朗读,对学生是很有益处的。如果这点阅读的耐心都没有,那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还是很缺乏的。考虑到读与听的兼顾,我们采用了分小组分层次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我们还配插了不少经典的图片和音乐,这样的朗读应该是很美丽的。无疑是另一番享受。4. 文章赏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从简单到复杂。设计了五个专题的讨论:填图,明确中山陵的整体布局与组成部分及说明顺序

6、,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实景图与平面图相融通,这是基础题。 通过设计被选中的原因,明确中山陵建筑的整体特征,这是提高题。讨论文章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理解中山陵几个主要建筑的风格与神韵,这是发展题。课文写陵园建筑,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这是能力题。体会题目中“巍巍”一词的具体含义,这是综合概括题。由此可见,我们的意图并不在于过多的阐述上,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个人的体验和感悟。5. 学习拓展。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部分,通过链接,我们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江

7、南水乡古镇锦溪。让他们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小桥、流水、人家”那迷人的、和谐的、美丽的神韵,体会我们的先人们融汇在建筑中的博大思想。依据的理论 交互讨论、引导发现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使用方式使用效果形式1. 中山陵园1. 观 看 录多媒体投影 多 媒 体 教培 植 学 生 学的 建 筑 特像,体验中仪、计算机、 学、网络学习的心境;通征。山陵园的雄intelnet 网 习。过视觉形象,2. 中山先生伟气势。络连接。了 解 中 山 陵的 生 平 事2. 能通过网园的“巍巍”迹。络,在老师特征;配以相设置的情境宜的音乐,丰中,查找与富 学 生 的 情学习有关的感;利用网络资

8、料。资源,拓展学生视野,解决课文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教学内所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节容间远望中导入新6 分钟师生问好,观看录像,游览培植学生山陵课,通揭 示 新 课中山陵。学习的心过 录后,先请同境。像,游学 们 和 老览中山师 一 起 观陵。看 一 段 录 学生明确:南京像。中山陵这 里 是 什么地方?学生交流游览中通过当初好漂亮耶!山陵的感受,并美好的回老 师 没 去自我纠正。 中山忆,引发过,你们去陵 孙中山的陵学习的乐过 吗 ? 谁墓。位于南京紫趣。来 谈 谈 你金山南坡。 1926游 览 时 的年奠基, 1929 年情 景 和 感建成。由建筑师受?吕彦直设计。陵园有广场、牌坊、

9、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 组 成, 占 地130 万平方米,布局严整,规模宏大,建筑造型运用了我国传统建 筑 的处 理 手法。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中浏览网5 分钟对 于 一 代培养学生山陵络,了伟 人 孙 中学生浏览网络,自主学习解孙中山先生,大然后每人作一个的意识,山先生家 想 来 也简要的概括,自解决问题的伟大是 只 知 其己陈述。的能力。思想。一,不知其(重点内容:世二吧,我们纪伟人孙中山、来 看 看 有建陵史记中关 的 资 料山陵及其附属纪吧。念性建筑)学习课感情朗 8 10大 家 刚 才学生分小组,分文章文字文,感读课文 分钟介 绍 得 很层次听、读课文。 障 碍 不受

10、中山好。那么,注意引用合适的大。陵;也 让 我 们 语调,表现中山学习课来 看 一 看 先 生 的丰 功 伟 读好说明文,认刘 叙 杰 的 绩。文。识说明文章巍巍中山陵,看 会 不 会还 有 新 的发现。老 师 播 放图片(石牌坊、陵门、碑 亭 、 祭懂得实景殿、中山雕学生思考并完成图与平面像等),音填图。图之间的乐沉思关系。师 生 发 表朗读评价文章赏5 分钟刚 才 应 该 空间顺序检查听、析一:说 读 得 不读质量。填图。错,作为说了解说明明文,内容对象并不复杂,中山陵的我 现 在 要建筑特征出 道 题 考及说明顺考大家,看序。一 看 大 家读 得 是 不是明白。请根 据 课 文说 明 的

11、 内容 填 写 下列示意图,并 思 考 作者 是 按 怎样 的 顺 序来 介 绍 说明 中 山 陵的?归 纳 说 明顺序。文章赏4 分钟吕 彦 直 设学生小组讨论,理解中山析二:计 的 钟 形然后形成共识,陵设计的吕彦直图 案 是 采派代表发言。人 文 内设计的用 密 封 评钟形图案有“示涵。钟形图议的方式,警”和“自由”案入选从 40 余幅的涵义,它象征的 原设 计 图 纸着孙中山先生领因。中 竞 争 入导中国革命的意选的。请联义和贡献,同时系 课 文 第又与陵墓所在地四段,说说钟山相吻合。吕 彦 直 图图案的构思反案 被 选 中映了设计者立意的原因。的深刻与精妙;设计者考虑了陵 园 与周

12、围 环境、地形的结合,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手法;追求形神兼备,设计很好地表现了陵园的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文章赏3 分钟作 者 在 说列数据理解本文析三:明 中 山 陵作者用“最高列数据的作者在“巍巍”这峰”“海拔约 460说明方法说明中一特征时,米,东西走向,及 其 作山陵主 要 用 了长约 7 千米,南用。“巍什 么 说 明北宽约 3 千米。”巍”这方 法 ? 要来说明钟山的高一特征求 举 例 说大雄伟。用钟山时,主明 并 说 出的高大雄伟衬托要用了它 们 的 作中山陵的“巍巍”什么说用。特征。明方“陵园用地面法?积 2000 多亩”,陵门“高 15 米,宽 24 米,深 8米”,石

13、碑高 8米,石级共290级,祭堂“宽 30米,深 24.7 米,高 28.7 米”,墓室“高 8.4 米,直径 13.7 米”,这些数据准确无误地说明了中山陵建筑的“巍巍”特征。而这两个特点,正是与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与他“天下为公”的博爱思想精髓之伟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解、文章赏3 分钟“巍巍”一巍巍:形容高大。 理解“巍领悟中析 四 :词 用 在 这这里指: 1. 钟山 巍”的含山陵“ 巍里 有 些 什的雄伟高大。 2.义,把握巍”一么 样 的 含中山陵建筑的雄课文的主词用在义呢?伟高大。 3. 孙中 题思想。这里有山先生“天下为些什么公”思想的崇高样的含伟大。义呢?

14、文章赏3 分钟课 文 写 陵讨论明确:石牌理解中山析五:园建筑,除坊博爱;陵先生的革课文写了 通 过 总门 天 下 为命思想和陵园建体 设 计 和公;祭殿民伟 大 形筑,除布局,衬托族、民权、民生、 象。了通过中 山 先 生 国民政府建国总体设博 大 襟 怀 大纲,等。计和布和 不 朽 业局,哪绩,哪些地些地方方 还 以 建还以建筑 的 有 机筑的有组 成 部 分机组成直 接 表 现部分直中 山 先 生接表现的 革 命 思中山先想 和 伟 大生的革形象?命思想和伟大形象?实践练拓展延5 分钟教师小结:学生链接锦溪动 手 实习伸:建 筑 是 科旅游网,选择一践。学,建筑也个自己喜爱的景是艺术。建点建筑,畅谈她筑 是 无 声们的鲜明特征及的诗歌,建深 远 的人 文 内筑 是 凝 固涵。然后写成稿的音乐。让件,发送到它的我 们 通 过留言板上。链接,回到自 己 的 家乡,江南水乡 古 镇 锦溪,感受“小桥、流 水 、 人家”那迷人的、和谐的美 丽 的 神韵,体会我们 的 先 人们 融 汇 在建 筑 中 的博大思想。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