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19752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看魔术 - 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信息窗一:变花(新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4 页,相同加数连加。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魔术 , 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 ,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1、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同桌相互说说图意。2、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内容:( 1)魔术师变花,变了( )次,

2、每次变( )朵;有( )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 )条鱼;空中挂了( )串灯笼,每串有( )个;有( )盏聚光灯,每盏有( )个灯泡。( 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相互说说。( 3)根据以上问题,请你在下面列式计算:一共变了多少朵花?4 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空中一共有多少个灯笼?4 盏聚光灯中一共有多少个灯泡?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 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板书。第一题: 2+2+2 6(朵)第二题: 4+4+4+416(条)第三题: 3+3+3+3+3+3 15(条)师:同学们说得不错,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3、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加数相同。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 是几个 2 相加?生: 3 个 2 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师:请同学说一说20 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学生尝试动手写算式: 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师:大家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习。三、巩固练习。1、尝试练习:一个人一只手有5 个指头,你和你的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指头?2、达标练习:(1)一个同学有 5 支铅笔,你和你们组4 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2)自主练习 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列出

4、算式,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 2: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练习时,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3、自主练习:第 3 题:数一数,算一算。练习时,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第 4 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第 5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第 6 题是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在

5、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 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相同加数连加2+2+263个 2 相加3+3+3+3+3 155个 3 相加4+4+4+4 164个 4 相加加数相同第二课时信息窗二:变葫芦(新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7 页,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乘法的意义。 2

6、、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小棒、小正方形、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台出示主题图)师:舞台上又进行了什么魔术表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并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能列式解决吗?5+5+5+5+5+5+5+5=40(个) 4+4+4=12(个)二、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1)让学生用小棒摆3 个 2 或 2 个 3。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既可以先横着一行摆 3 根小棒,摆 2 次,也可以先竖着摆 2 根小棒,摆 3 次。学生摆完后,教师提问:每次摆 2 根小棒,摆 3 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 用加法计算?怎样

7、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 2+2+2=6(根)每次摆 3 根小棒,摆 2 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 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3+3=6(根)2+2+2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 相加?板书: 3 个 2。3+3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3 相加?”板书: 2 个 3。(2)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4 个 3 或 3 个 4。教师提问:每次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次?求 4 个 3 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求3 个 4 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用加法算: 3+3+3+3=12或 4+4+4=12。(3)让学生用小圆片摆5 个 4 或 4

8、个 5。摆完后,先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用加法算: 4+4+4+4+4=20或 5+5+5+520。(4)归纳小结:求 3 个 2 或 2 个 3 相加是多少, 4 个 3 或 3 个 4、5 个 4或 4 个 5 分别相加是多少, 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 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 - 乘法。教师板书:乘法2、乘法算式的写法。师:下面我们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教师明确指出: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必须知道 8 个 5 或 5 个 8 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 5+5+5+5+5+5+5+5=40或 8+8+8+8+8=40”,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 8 乘 5 或

9、5 乘 8”。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教师板书: 8540 5 8403、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4、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教师结合 8540 5 840 两个算式,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教师明确指出: 8 和 5 相乘可以写成 85,也可以写成 5 8。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5、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乘法算式?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三、自主练习。自主练习 1:看图

10、列算式。第1 小题,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 2 个 8”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 求 2 个 8 的和是多少, 也就是求 2 个 8 相乘的积是多少, 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第 2 小题,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2: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述改写理由。自主练习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4 个 2 相加可以写成 42 或 24,6 和 4 相乘写成 6 4 或 46 都是正确的。自主练习 4:连线。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题目中的 4+4+4+

11、4+4是多余信息。自主练习 5:小游戏。练习时,让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练习结束后安排一些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练习。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不算出得数。自主练习 6:把盖住的画出来。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说一说 24 表示的意思,明确 24 既可以表示 2 个 4 相加,也可以表示 4 个 2 相加,再根据算式画图, 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自主练习 7:解决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连加乘法5+5+5+5+5+5+5+5=40 8540读作:

12、 8 乘5 等于40也可以写作: 8+8+8+8+8=405840 因乘因 积数号数读作: 5 乘8 等于40第三课时信息窗三:变鸽子(新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8-9 页, 1 和 0 的乘法。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1 和 0 的乘法。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 1 和 0 的乘法。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填一填(展台出示)3+3+3+3=()()7+7+7=()()5+5+5+5+5+5= ()()6+6+6+6+6=()()2 、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 3 = 12( ) ( ) ( )二、创设情境。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

13、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三、探究新知。1 、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展台出示第一幅主题图)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问 : 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 5 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展台出示第二幅主题图)思考:魔术师现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提问

14、: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 只。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归纳小结。(展台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1 和 0 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结论: 1 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0 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四、自主练习。自主练习 1:看图列算式。第 1 小题,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乘法算式的意义。第 2 小题,树上一共结了多少

15、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自主练习 2:解决问题。第 1 小题,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 并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第 2 小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自主练习 3: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学生先独立列出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全班集体订正。自主练习 4:解决问题。学生既可以提出有关 1 的乘法问题(如算一共有多少面红旗),又可以提出其他的乘法问题(如算共有多少面黄旗)。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16、也可以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解答。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 和 0 的乘法1 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0 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第四课时我学会了吗?(复习)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 页,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了多幅情景图,结合题意和图中已有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2、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答。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把图上的内容看准确。2、能熟练的列出乘法算式。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

17、心吗?二、解决问题。1 、观察情境图,分析图意。(展台出示主题图)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师: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 、提出问题。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做操的有多少人?玩吊环的有多少人?踢足球的有多少人?跳摇绳的有多少人?踢键的有多少人?3、解决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小组派代表说算式,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做操的有多少人?64=24(人) 4 6=24(人)玩吊环的有多少人?0 2=0(人

18、) 2 0=0(人)踢足球的有多少人?16=6(人)6 1=6(人)跳摇绳的有多少人?34=12(人) 4 3=12(人)踢键的有多少人?24=8(人)4 2=8(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三、补充练习。1 、看图,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写算式。想:每份()个,有()份,表示()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想:每份()个,有()份,表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222()()想:每份是(),有()份,表示(相加。6666()()想:每份是(),有()份,表示(相加。77 7()()个()个()个()。)100 个想:每份是(),有()份,表示()个()相加。四、数学小知识。(展台出示:课本第10 页“小知识”)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