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0420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 制 说 明 宁明县驮排水坝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2018年4月27日 一、工作概况(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桂质监函2017412号文2017年第八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的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0810。(二)参与起草单位宁明县驮排水坝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三)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及职务或职称研 制人 员姓名职务/职称现从事专 业所在单位项 目负责人欧善生教授植物保护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参加人员覃连红实验师植物保护广西农业职

2、业技术学院冯春梅研究员食品加工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苏桂花实验师园艺技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何元强副教授植物营养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陈丹副教授农业气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梁耀平副教授果树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宇农艺师园艺技术宁明县驮排水坝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杨泽湘农艺师园艺技术宁明县驮排水坝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二、编制标准意义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芝麻果,为仙人掌科(Cactaceae) 量天尺属(Hylocereus) 和蛇鞭柱属(Seleniereus)植物,原产于中美州热带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20世纪90年代先在我国福建省、海南省引种成功。火龙果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是集

3、水果、花卉、蔬菜、医药于一体的世界级高档水果,可称其为极少见的水果、花卉两冠之王。从2015年起,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17年,树龄已达3年,大部分火龙果果园水肥管理到位,而且已进入投产期。一年内各地火龙果果园可产出10批以上成熟的火龙果果实,但是,有其中34批产出量较少,有时也会遇到市场价格不理想的时候,而且,广西产出的火龙果除了少量在区内销售外,产出的大量火龙马果果实靠销往区外。尽管火龙果属非呼吸高峰果实,但采后常温贮藏3d后其鳞片出现黄化、萎蔫现象,贮藏5-7d果实失重率达6%左右,且果皮呈现皱缩、开始腐烂,一般腐烂率高达11%左右,若受机械损伤则腐烂率更高,不利于贮藏保质。

4、基于如此,火龙果很有必要进行采后保鲜,这样,不仅解决了批量少的时候可囤货、提高产品市场价值,包装运输过程中保鲜,还可延长火龙果果实的货架期、保持其营养品质。由于缺乏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导致广西大部分火龙果果园只是把采后的火龙果进行简单的分级包装、运输,在市场上还是粗放式销售、货架上也是顺其自然放置,没有进行分级、包装和保鲜等处理。火龙果采后处理技术短缺,直接影响火龙果产业效益的提升。为了促进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因此,本课题组在总结2017年立项研究的科技厅科研项目“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和2015年立项研究的农业厅科研项目“火龙果高产栽

5、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础上,制定了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带动和指导我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提高广西南部火龙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拓宽我区火龙果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提高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我区火龙果产业向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环保节能、优质高效、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三、标准编制起草及研究过程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标准化工作导则国家标准汇编、标准制定和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等相关文件资料,研究确定标准的编写原则和项目的实施方案。参照有关国家标准、中国药典与行业标准,并根据本产品的特点而制定标准。力求标准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各项指标的试验方法引用国家相关

6、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引用国家标准、中国药典与行业标准,并参照执行。(一)前期研究工作。2015年宁明县驮排水坝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承担了广西农业厅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火龙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5-25),2017年承担了广西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桂科AB17292076)对火龙果进行采后保鲜技术的系统研究,火龙果采果前处理、采果时间、采果要求、采后清洗、除劣、消毒、果实分级、果实包装、保鲜前处理、保鲜方法的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实际应用验证资料。研究成果在某几家火龙果种植地应用,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了良

7、好基础。(二)2015年3月,成立了以欧善生为组长,陈宇、何元强、梁耀平、苏桂花等人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并向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递交了制定广西地方标准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的建议书和申请书,2017年9月获批准立项。(三)任务下达后,标准起草小组及时部署了标准编制的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调研、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在编制过程中,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编制标准工作的要求,主要起草人员于项目实施期间,除了在实验室进行大量试验,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此外还到各生产企业和广大种植户以及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在编制过程中咨询了相关权威专家。 四、标准编制原则、依据1、标准

8、编写原则(1)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执行GB/T 1.1-2009的规定。(2)本标准的制定力求科学、准确、系统,内容与当前黑老虎种植、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2、标准编写依据(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以提高其应用的成功率和促进其在广西火龙果主要栽培地区的推广应用。(3)本标准的编写以黑老虎种植的田间生产试验数据和广西黑老虎产区的调研数据为基本依据,同时结合了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现状。标准起草单位2017年承担了广西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桂科AB17292076)、2015年以来承担了广西农业厅农业科技重大项目

9、火龙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5-25):(1)火龙果采果前田间管理技术研究;(2)火龙果采果方法研究;(3)火龙果贮藏保鲜前处理技术研究;(4)火龙果贮藏保鲜方法方法研究。通过多方面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实际应用验证资料。研究成果在广西推广应用多年,目前,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火龙果采果前处理、采果时间、采果要求、采后清洗、除劣、消毒、果实分级、果实包装、保鲜前处理、保鲜方法。(一)采果前处理:在采果前半个月,停施氮肥,喷施磷酸二氢钾+异菌脲咪鲜胺,可以降低火龙果的呼吸作用,增加表皮的坚实度;在采果前37

10、天,可再喷施维生素、氨基酸等叶面肥,同样可以降低果实的呼吸作用,增加作物的抗氧化能力,延长保鲜时间。(二) 采果时间:以夏季果实果皮转红后23天采收为宜,冬季果实果皮转红1520天采收为宜。食用成熟期(花后30天)、生理成熟期(花后33天),食用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两种成熟度的火龙果采收后适合鲜食,食用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长距离运输,生理成熟期采收的火龙果适合产地销售。主要依据以下实验研究的结果,见表1:表1 火龙果采收期与货架期的相关关系夏季果实采收期货架期(d)冬季果实采收期货架期(d)果皮转红后23天采收57果皮转红57天采收1520果皮转红后35天采收45果皮转红79天采收1015果皮

11、转红后57天采收34果皮转红912天采收710果皮转红79天采收23果皮转红1216天采收57果皮转红912天采收12果皮转红1620天采收35(三)采果要求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或轻微裂口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求必须在上午9点前采摘完,以维持火龙果体内较低的体温,延长贮藏期。同时采摘应由果梗部分剪下并附带部分茎肉,带有果梗的果实比较耐贮藏,同时避免碰撞挤压,以免造成机械损伤。(四)采后清洗、除劣、消毒采收后的果实,剔除病虫果和受伤果实,然后放入清水池中清洗2次,接着用筐装果浸入40%咪鲜胺水分散性粒剂1500倍液5分钟,最后捞出晾干果皮表面水分或直接进入预冷室风干。详见表2。表2 采后清洗、除劣、

12、消毒与病果率、保鲜时间的相关关系序号处理保鲜时间(d)病果率(%)1采后选果81012.352清水清洗2次+消毒液处理5分钟12158.503采后选果+清水清洗2次101210.204消毒液处理5分钟81012.705采后选果+清水清洗2次+消毒液处理5分钟16204.82(五)果实分级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用火龙果自动分选机(福建省农机研究所)或手工将果实按如下标准分级。特级:单果重为500g以上,1级:单果重为400g500g;2级:单果重为300g400g;3级:单果重为200g300g;4级:单果重为200g以下。(六)果实包装将单果重在3级以上完好果实套上塑料密封袋或套上泡沫防震袋装入包

13、装箱内备保鲜。(七)保鲜前处理高温季节,火龙果收获后必须置于阴凉处晾凉散热,将包装好的果实放入冷库内,先调节冷库内温度15预冷1天。(八)保鲜方法1.低温贮藏保鲜将预冷盛装火龙果的果箱放入温度为78冷库内贮存1天,最后调节冷库内温度23可贮存保鲜时间30d。2.涂膜保鲜剂保鲜采用1.0%壳聚糖+ 0.6%纳米载银抗菌粉+0.08%茶多酣的复合保鲜剂水溶液喷雾果皮表面,贮藏保鲜时间为5d7d。涂膜技术是通过增强果蔬表皮的防护功能,阻塞表面的气孔和皮孔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营养损 耗,抑制水分蒸发,防止皱缩萎蔫,保持果蔬产品的 新鲜度,同时有效阻止酶促褐变,消除或抑制乙烯 等有害挥发物,防止微生物的

14、侵入,减少果蔬的霉变和腐烂,从而更好地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外观品质,延长其货架寿命。张绿萍,等采用壳聚糖、茶多酣、壳聚糖复合保鲜剂涂膜方式,及纳米果蜡使用,研究了对火龙果贮藏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试 验所选保鲜剂单独使用对延长火龙果贮藏时间的效 果不明显;复合保鲜剂结合冷库贮藏,1.0%壳聚糖+ 0.6%纳米载银抗菌粉+0.08%茶多酣的复合保鲜剂 处理,能延长火龙果的贮藏时间24d。根据Paull的火龙果贮藏手册,最佳贮存温度为610T;,贮存保鲜时间约为14d。Chien,等的研究表明,用0.2%、0.5%、 1%浓度的低分子壳聚糖涂膜处理火龙果片,可阻止水分损失和感观质量的降低,维持可溶

15、性固性物含 量、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抑制微生物生长,有效地保护质量和延长贮藏寿命。涂膜保鲜技术不 是很适合火龙果的保鲜,因为火龙果有鳞须,表面不光滑平整,不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膜层,达不到理想 的保鲜效果,而对鲜切火龙果较适用,并且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3.涂膜保鲜剂并低温贮藏保鲜先按2方法执行,然后按1方法执行。4.化学保鲜剂保鲜可使用的化学保鲜剂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防腐保鲜剂,主要有茉莉甲酯、亚硫酸盐、Vc、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CaCl2等;二是生长抑制剂,如赤霉素、水杨酸甲酯等。利用上述任意1种化学保鲜药剂涂抹或喷施在火龙果表面,贮藏保鲜时间为10d15d。化学保

16、鲜是利用化学药剂涂抹或喷施在果蔬表 面,以达到杀死或抑制果蔬表面、内部和环境中的微 生物,以及调节环境中气体成分的目的,从而实现果蔬的保鲜。张绿萍,等研究结果表明,当1-MCP浓度为1.0|xL/L时最利于延长火龙果 的贮藏期,并能有效保持火龙果常温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减缓果实失重率和鳞片含水量下降,减缓火龙果果肉及果皮干物质的降解,抑制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升高,具有较明显的保鲜效果。王彬,等研究结果表明,CaCl2处理对火龙果呼吸作用的 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对降低火龙果的腐烂率有一定 的作用。化学保鲜剂对火龙果表面的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不利于人类健康。5.火龙果

17、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对比实验3项火龙果果实采后贮藏保鲜对比实验,具体如下:试验一:(1)试验果树选择:在果园同一方位、相近区域选择大小、高度、长势、挂果数量、挂果成熟度等基本一致的10株火龙果树。(2)果实的适时采收:挑选大小均匀、无病虫害、无损害、成熟度适宜且基本一致(即谢花后2628天,果皮开始转红后710天)的火龙果果实进行采收,采收时,应由果梗部分剪下并附带部分茎肉,同时避免碰撞挤压,以免造成各种机械损伤。(3)采后处理:用清水清洗火龙果果实,特别注意仔细清洗果梗处的伤口;然后用40%咪鲜胺水分散性粒剂1500倍液清洗果实2min,取出晾干。(4)将晾干的火龙果果实先在1.0mmol/L的

18、茉莉酸甲酯溶液中浸泡20min后取出,将水分沥干;然后在1.0mmol/L的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15min;最后将处理的火龙果晾干(也可以先在1.0mmol/L的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15min后取出,将水分晾干,然后在1.0m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中浸泡20min后取出晾干),最后在常温、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下贮藏。结果发现:到贮藏的第15天,各个处理组的果实腐烂率都降低在15%以内,说明这种采后复合处理保鲜显著提高了火龙果的保鲜效果。试验二:(1)试验果树选择:在果园同一方位、相近区域选择大小、高度、长势、挂果数量、挂果成熟度等基本一致的8株火龙果树。(2)果实的适时采收:挑选大小均匀

19、无病虫害、无损害、成熟度适宜且基本一致(即谢花后2628天,果皮开始转红后710天)的火龙果果实进行采收,采收时,应由果梗部分剪下并附带部分茎肉,同时避免碰撞挤压,以免造成各种机械损伤。(3)采后处理:用清水清洗火龙果果实,特别注意仔细清洗果梗处的伤口;然后用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清洗果实3min,取出晾干。(4)将晾干的火龙果果实先在1.2m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中浸泡15min后取出,将水分沥干;然后在1.0mmol/L的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10min;最后将处理的火龙果晾干(也可以先在1.0mmol/L的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10min,取出晾干,后在1.2mmol/L的茉莉酸甲酯溶

20、液中浸泡15min,取出晾干),最后在低温(10)、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贮藏。结果发现:到贮藏的第25天,各个处理组的果实腐烂率都降低在14%以内,说明这种采后复合处理保鲜显著提高了火龙果的保鲜效果。对照组试验一:实验方法同试验二,唯一不同的是,步骤4采用以下操作:将晾干的火龙果果实在同时含有1.2mmol/L的茉莉酸甲酯和1.0mmol/L的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15min或者10min,结果发现:各个处理组的果实腐烂率为20%,说明火龙果需要分别在茉莉酸甲酯溶液和水杨酸甲酯溶液中浸泡。对照组试验二:实验方法同实施例3,唯一不同的是,茉莉酸甲酯的浓度为0.5mmol/L,水杨酸甲酯的浓度为

21、0.5mmol/L,结果发现:处理组的果实腐烂率都为26%,说明这种浓度的采后复合处理保鲜不适合火龙果的保鲜。6.化学保鲜剂并低温贮藏保鲜先按4方法执行,然后按1方法执行。详见表3。表3 火龙果不同保鲜方法的比较几种主要保鲜方法食用安全性保鲜效果经济适用性商业化应用低温贮藏安全理想成本较高较多涂膜保鲜安全不理想成本适中较多涂膜并冷藏保鲜安全理想成本较高较多酶法保鲜安全不理想成本适中较少辐照保鲜不安全不理想成本较高较少热处理保鲜安全不理想成本较低较少化学保鲜剂保鲜不安全较理想成本较低较多化学保鲜剂并冷藏保鲜安全理想成本较高较多本表参考:王生有火龙果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学与技术,2014(13) : 190-192.六、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本标准(送审稿)制定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此,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七、参考文献1王生有火龙果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学与技术,2014(13) : 190-192.2 刘锴栋;黎海利;袁长春;陈燕;刘金祥一种火龙果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方法。申请号:CN201510498943.6 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规程编制小组 2018年4月27日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