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48495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概说】一、概念: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二、沿革:1、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 狭义:指饮停胃肠之证。3、隋唐至金元,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三、讨论范围: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涉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病因病机】1、主要病机:三焦气化失宣。2、正常的水液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功能活

2、动3、病理性质: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痰饮饮留胃肠: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2、悬饮饮留胁下: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3、溢饮饮留肢体:身体疼痛而沉重,甚至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4、支饮饮聚于胸肺: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二、病证鉴别1、悬饮与胸痹悬饮 均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有胁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胸痹 胸胸膺部或心前区闷痛, 可引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 常于痛劳累、饱食、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时较短,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2、溢饮与风水证

3、溢饮与风水证的区别是: 水肿之风水相搏证可分为表实、表虚两个类型。表实者水肿而无汗,身体疼重,与溢饮基本相同。如见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则属表虚,与溢饮有异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 ; 肺胀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 ; 喘证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 ; 哮病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 ; 伏饮伏而时发的饮证。【辨证论治】一 . 辨证要点:1、辨标本的主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2、辨病邪的兼夹。二 . 治疗原则:温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同时还需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法。水饮壅盛者,应祛饮以治标 ; 阳微气衰者,宜温

4、阳以治本 ; 在表者当温散发汗 ; 在里者,当温阳利水 ; 正虚者补之 ; 邪实者攻之 ; 邪实正虚者,消补兼施 ; 饮热相杂者,又当温清并用。三、证治分类:痰饮1、脾阳虚弱证主症: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振水声,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 口渴不欲饮,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渐瘦; 舌苔白滑,脉弦细弱而滑。病机: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治法:温脾化饮代表方:苓桂术甘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2、饮留胃肠证主症: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兼症: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脉: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病机: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

5、久化热治法:攻下逐饮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悬饮1、饮犯胸肺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病机:邪犯胸肺,枢机不利,肺失宣降治法:和解宣利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 柴枳半夏蒌黄芩,桔梗青皮草杏仁)2、饮停胸胁证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得一侧,病侧肋间胀痛,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病机:饮停胸胁,脉络受阻,肺气郁滞治法:泻肺祛饮代表方:椒目瓜蒌汤 +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3、络气不和证胸

6、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舌暗,脉弦病机:饮邪久郁,气机不利,络脉痹阻治法:理气和络代表方: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证咳呛时作,咳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病机: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治法:滋阴清热代表方:沙参麦冬汤 +泻白散加减溢饮表寒里饮证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病机:肺脾失调,寒水内留,泛溢肢体治法:发表化饮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支饮1、寒饮伏肺证咳逆喘满不能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身体振振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病机:寒饮伏肺,遇寒引动,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化饮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2、脾肾阳虚证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 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肿,吐涎沫,头目昏眩,舌胖大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滑病机:支饮日久,脾肾阳虚,饮凌心肺治法:温脾补肾,以化水饮代表方:金匮肾气丸 +苓桂术甘汤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