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设备检修规程完整.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461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71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控设备检修规程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热控设备检修规程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热控设备检修规程完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热控设备检修规程完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热控设备检修规程完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00MW机组检修规程热控部分2008-9-1 发布 2008-9-1 实施XX国华粤电台山发电XX公司发 布171 / 171内部制度控制表版本编号签发日期下次复核日期编写人校核人初审人复审人审定人批准人有否修订试行此次修订改动内容:本标准监督实施与完善负责人本制度实施与完善执行人职务: 职务: 签字: 签字:目 录第一部分 热工仪表检修第一章 温度开关检修规程5第二章 数字显示仪表检修规程6第三章 双金属温度计检修规程7第四章 热电偶检修规程9第五章 热电阻检修规程12第六章 弹簧管式压力表检修规程15第七章 压力开关检修规程16第八章 ROSEMOUNT 3051,横河EJA压力(差压)

2、变送器检修规程17第九章 数字式转速表检修规程18第十章 差压开关检修规程19第十一章 HONEYWELL压力(差压)变送器修规程21第十二章 氧量测试系统22第二部分 执行器检修规程第一章 AUMA执行器检修规程24第二章 DZW电动头检修规程27第三章 气动执行器检修规程30第四章 ROTORK执行器检修规程35第五章 SIPOS 5 电动执行器检修规程37第三部分 DCS设备检修规程第一章 DCS控制系统检修规程43第四部分 锅炉侧特有控制设备检修第一章 给煤机控制检修规程63第二章 火焰检测系统检修规程65第三章 捞渣机控制检修规程67第四章 空压机控制检修规程70第五章 空预器间隙调

3、节装置检修规程71第六章 红外线检测装置检修规程73第七章 锅炉“四管”泄漏监视装置检修规程74第八章 锅炉汽包水位监视装置检修规程75第九章 炉膛火焰监视装置检修规程76第五部分 汽机侧特有控制设备检修第一章 DEH和MEH检修规程78第二章 TSI检修规程93第三章 旁路控制系统检修规程98第四章 ETS检修规程101第六部分 外围侧特有控制设备检修第一章 PLC检修规程108第一节 胶球清洗系统检修规程108第二节 精处理系统检修规程113第三节 吹灰系统检修规程116第二章 BOP系统检修规程123第一节 化水系统检修规程127第二节 工业废水系统检修规程134第三节 制氯系统检修规程

4、141第四节 除灰系统检修规程148第五节 除渣系统检修规程155第六节 空气炮系统检修规程162第七节 脱硫废水系统检修规程169第一部分 仪表检修规程第一章 温度开关检修规程1.设备概况与参数我厂温度开关设计产品是美国的SOR温度开关和XX远东仪表厂HERION温度开关两种。技术规范:1.1SOR温度开关(型号:203-NN-K-125-U9-C7A-TT)1.1.1电气等级250VAC,15A 125VDC,4A 30VDC,5A1.1.2调整范围(升温)(5107)1.2HERION温度开关1.2.1电压等级 380VAC,6A1.2.2调整范围(升温)(1075)2.工作原理:温度开

5、关有一测量温包,温包插入被测介质后,温度升高,温包内液体膨胀,压力升高,通过毛细管到取压口传递到可动部分使之产生位移。温度到设定值后,可触动微动开关,开关状态改变送出控制与报警信号。2检修类别和检修周期2.1温度开关检修一般随机组A、B、C级检修周期来进行,一年一次。3检修项目3.1温度开关拆卸:拆下开关端盖后拆线,将引线做好标记并用绝缘胶布包扎好。3.2外观检查:接线完整,标识准确齐全,外观完好,温包无明显损伤,微动开关触点无显著氧化,动作准确可靠。3.3卫生清扫,开关外无积灰。3.4.开关校验3.4.1选择合适标准校验仪器:水,油槽,二等标准玻璃温度计,万用表式通灯。3.4.2原始值检查:

6、真实准确。3.4.3定值校验:(附检定报告)。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与质量标准4.1对于温度达到某一定值动作的温度开关,将温包放入油槽中,缓慢升高油槽温度,注视标准器读数。达到设定值时看触动点是否动作。如触点提前动作或不动作,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调整设定值调整螺母。使温度上升到设定值时触点动作。(定值误差在允许范围内)。4.2对于温度降低到某一定值的温度开关,将温包放入油槽中,看标准器的读数,将油槽内的温度升高超过这一定值,然后缓慢降低油槽内的温度,注视标准器的读数,达到设定值时看温度开关触点是否动作。如果触点提前动作或不动作,可顺时钱或逆时针调整设定值调整螺母,使温度下降到设定值时温度开关触点动作

7、定值误差在允许范围内)。4.3接点电阻测量,接点电阻0.14.4接点对地(外壳)接点之间绝缘测量,绝缘值20M4.5开关调整单元封固(见压力开关检修规程4.2.7项)4.6.开关安装:接头连接严密更换生料带。接线号头清晰、正确、压线紧固。4.7保护管检查:牢固无泄漏。4.8端子与标志牌检查,清晰,准确。4.9开关信息检查,准确无误。5.安全、健康、环保校验人员要有合格的XX。校验报告应有各级验收人员签字方可有效,保证校验结果准确,设备连锁动作正确。校验开关时应正确操作。防止压力介质外泄。渗漏液体与时清理。6.检修前系统/设备数据收集范围;调校前校验数据。7.检修后试验项目与标准;安装于现场

8、的仪表,其外露的零位、量程和报警值调整机构宜漆封,并贴上有效的计量标签;调校前校验和调校后校准记录整理;仪表装回原位,恢复接线。检查校验报告。抽检校验的温度开关,复检应100%合格。8.系统/设备的维护:8.1日常运行中的维护;每周巡检两次。设备标识铭牌齐全,清晰。管路密封严密。设备卫生合格。8.2运行中的定期维护项目、周期与标准;定期检查开关设定点值的准确性和信号报警情况,保持报警动作可靠。第二章 数字显示仪表检修规程1.设备概况与参数我厂数字显示仪表是主要是杭州华立仪表生产的XMT-288F(C) 数显温度控制仪。数字显示仪表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A/D转换,LED数码管显示的仪表,可

9、与热电阻、热电偶与各类变送器配合使用,可测量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真空等各种工业参数。技术规范:1.1输入电压:220V AC10% 50HZ1.2输入信号:420 mA输入1.3环境温度:0501.4相对湿度:85% 无腐蚀性元件2.工作原理由检测元件来的电信号,经级滤波放大并进行非线性校正后(的电信号),一路送LED数字显示,一路与上限给定值比较后作位式控制,一路与下限给定值比较后作位式控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上报警输出下报警输出电压电源热电阻热电偶 W上 W下LED显示IIII2.检修类别和检修周期2.1温度开关一般随机组C级检修周期来进行,一年一次。3检修项目3.1仪表检修前的准备工

10、作3.1.1 办理检修工作票。3.1.2 仪表停电,所停电源名称核对无误后,方可停电,并验电无电。3.1.3表计拆线:在拆线前要验电无电,拆线后标记清楚。3.2设备外观检查3.2.1 外壳无裂纹、无缺陷、密封良好。3.2.2零件、螺丝无损坏、短缺、表面清洁。3.2.3数字显示清晰、完整。3.3修前检查3.3.1 420mA DC输入检查。3.3.2输入420mA DC信号,记下数字表显示值。3.3.3输入420mA DC信号记下数字表上限示值。通过以上工作,检查仪表的误差与报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做好记录。3.3.4仪表内部清灰、检查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与质量标准4.1热电偶系列调校。4.1.

11、1仪表接线,通电半小时后进行调校。4.1.2电位差计输出为0,调节仪表内部的W1电位器,使仪表显示为室温,如果是零迁移型仪表,则调至迁移温度值。4.1.3电位差计输出上限电势(上限电势-室温电势或迁移温度电势),调节W2电位器,使仪表显示上限温度值。4.1.4反复调整,直到上、下限合格。4.1.5 检验包括常用点在内不少于3点的其他示值(不包括零点量程)。4.1.6 报警值的设定:按下面板上的报警按钮时,仪表的示值即为报警设定值,并可同时调节报警值。4.1.7 各示值检验后,进行误差计算,填写鉴定证书。4.2 420mA.DC标准信号输入的调校。4.2.1 接线通电予热半小时。4.2.2 恒流

12、源输出4mA,调节W1,使仪表显示为0。4.2.3 恒流源输出20,调节W2,使仪表输出为满量程。4.2.4 反复调节,直到零位量程均符合要求。4.2.5 调校包括常用点在内的其它3点示值(不包括零点量程)。4.2.6 报警设定同热电偶信号。5.安全、健康、环保校验人员要有合格的XX。校验报告应有各级验收人员签字方可有效,保证校验结果准确,设备定值动作正确。6.检修前系统/设备数据收集范围;调校前校验数据。7.检修后试验项目与标准;安装于现场的仪表,其外露的零位、量程和报警值调整机构宜漆封,并贴上有效的计量标签;调校前校验和调校后校准记录整理;仪表装回原位,恢复接线。检查校验报告。抽检校验的温

13、度开关,复检应100%合格。8.系统/设备的维护:8.1日常运行中的维护;每周巡检两次。设备标识铭牌齐全,数字显示清晰,设备卫生合格。(管路密封严密。)8.2运行中的定期维护项目、周期与标准;定期检查开关设定点值的准确性和信号报警情况,保持报警动作可靠。第三章 双金属温度计检修规程1.设备概况与参数我厂双金属温度计设计产品是杭州春江仪表厂和XX自动化仪表三厂两种。双金属温度计可用来直接测量气体,液体和蒸汽的温度,具有易读数,坚固和耐震等优点。可代替工业玻璃水银温度计,有轴向型、径向型、135度方向型四种形式,我厂选用的WSS可调角型工业双金属温度计具有一般双金属温度计的功能和特点,并能按用户的

14、要求在90度内随意高速表头的偏转角度,简化选型条件,采用不锈钢外壳保护,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适合于各种环境使用,且目前国际国内较为通用的一种形式。1.1技术指标:1.1.1温度测量范围:805001.1.2精度等级: 1.0级、1.5级1.1.3热响应时间:40S1.1.4公称压力: 3MPa 1.1.5保护管直径: 6、8、101.1.6表头直径:120mm1.1.7置入深度:(75500)mm1.1.8表头使用环境环境温度:20601.2工作原理:双金属温度计感温元件采用多圈直螺旋形双金属片,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连接在芯轴上,轴向型温度计指针直接装在芯轴上(径向结构指示针通过转角弹簧与芯轴

15、连接),当温度变化时,感温元件自由端旋转,径、芯轴转动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出被测介质温度的变化值。 Wss可调角型双金属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与一般双金属温度计的一样,在结构上采用软连接方式连接保护管和表头,使表头可沿轴向旋转,起到调节表头偏转角度的作用,同时表盘采用可调结构,可沿轴心作360旋转,便于调整温度指示偏差。2.检修类别和检修周期2.1双金属温度表一般随机组C级检修周期来进行,一年一次。3.检修项目3.1外观检查3.1.1温度计各部件不得有锈蚀,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和光洁。3.1.2温度计表面用的玻璃和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或损伤。3.1.3温度计表面上的刻线、数字

16、或其他标志应完整、清晰、正确。3.1.4指针与表盘面距离不应大于5mm,但不应触与表盘面。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与质量标准4.1校验设备标准器:二等水银温度计配套设备:冰点槽,油槽,读数放大镜(510)倍4.2校验方法:温度计的感温包必须全部浸没,保护管浸没长度不应小于75mm,但也不应大于500mm。4.2.1检定顺序:温度计的检定应在正反两个行程上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测量上、下限只在单行程检定。4.2.2读数方法:在读被检温度计示值时,视线应垂直于表盘,使用读数放大镜时,视线应通过放大镜中心,读数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1/10。4.2.3零点检定:将温度计的温度检测元件插入盛有冰、水

17、混合物的冰点槽中,待示值稳定后即可读数。4.2.4其他各点的检定:将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待示值稳定后即可读数。在读数时,槽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得超过+2(以标准温度计为准),记下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正反行程的示值,在读数过程中,槽温变化不得大于0.1(槽温超过300以上时,其槽温度变化不应大于0.5)。4.2.5被检温度计误差的计算:恒温槽实际温度=标准温度计示值 + 该温度计修正值被检温度计误差=被检温度计示值 - 恒温槽实际温度其误差应符合下表要求: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量程的%)1.0+1.01.5+1.52.5+2.5温度计的回程误差不应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温度计的重复性不应大于允许误

18、差绝对值的1/2。4.2.6填写校验记录5.安全、健康、环保校验人员要有合格的XX。校验报告应有各级验收人员签字方可有效,保证校验结果准确,设备定值动作正确。校验温度表时应正确操作。防止油槽内介质外泄。并与时清理油污等。6.检修前系统/设备数据收集范围;调校前校验数据。7.检修后试验项目与标准;安装于现场的仪表,保证密封完好,用合适的垫片,并贴上有效的计量标签;调校前校验和调校后校准记录整理;仪表装回原位;检查校验报告。抽检校验的温度表,复检应100%合格。8.系统/设备的维护:8.1日常运行中的维护;每周巡检两次。设备标识铭牌齐全,温度指示清晰。(管路密封严密。)设备卫生合格。8.2运行中的

19、定期维护项目、周期与标准;定期检查开关设定点值的准确性和信号报警情况,保持报警动作可靠。第四章 热电偶检修规程1.设备概况与参数热电偶是工业上常用的感温元件之一。它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势信号,配以显示仪表和变送器,可以实现温度的测量和信号变换。我厂采用的热电偶型号为K分度号(镍铬-镍硅)和E分度号(镍铬-康铜)。技术要求:见表一热电偶名称等级使用范围允许误差镍铬镍硅04001.640011000.4%t0400340013000.75%t镍铬康铜-408001.5或0.4%t-409002.5或0.75%t-200402.5或1.5%t铜康铜-403500.5或0.4%t-403501或0.7

20、5%t-200401或1.5%t(表一)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参考端温度为0时)允许误差,以温度数值表示时应符合“表一”规定。2.工作原理: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成回路时,如两连接点温度不同,就会在其回路内产生热电势的物理现象。不同成分的导体构成热电偶的两电极,两接点的温度差越大,产生的热电势就越大。热电偶的三个基本原理为: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图一热电偶测温原理2.检修类别和检修周期2.1热电偶一般随机组C级检修周期进行,一年一次。3.检修项目3.1 检查热电偶的绝缘:输入地40M输入电源20M电源地20M3.2 检查电极是不是有裂

21、纹、脱层、磨损,工作端有无小孔,表面是不是光洁。3.3 保护套管金相检查:除表面检查外,应送金属实验室探伤检定。不合格者必须更换。3.4热电偶应有铬牌并且具有以下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热电偶型号、分度号、允许偏差等级、适用温度范围、出厂日期与出厂编号。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与质量标准:4.1 将被校热电偶和标准热电偶一块放到检定炉中间,标准热电偶要用瓷套管套起来,与补偿导线的连接处置于冰点槽内。总数不应超过10支,校验点包括常用点在内,上限点应高于使用最高温度点5。4.2为保证检定质量,热电偶自动检定装置应满足下列技术条件:4.2.1 除热电偶的装炉和接线外,检定炉的升温、恒温、测量和记录等整

22、个过程可以全部自动进行,也可以部分地自动进行,但整个检定过程都必须能够按照预先给定的程序进行,且应准确可靠,不得有误动作。4.2.2检定炉内温度与检定点温度相比较,其偏差不得超过54.2.3当检定炉达到恒温后,在测量和记录热电偶电势的过程中,炉温波动应小于0.2/min。4.2.4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热电势所用仪表的准确度,应与0.05级(或0.02级)直流低电势电位差计的准确度一样。4.2.5 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热电势所用仪表的分辨率,在检定廉金属热电偶时不大于10V。4.2.6 检定多支热电偶的自动转换开关的寄生电势,在检定廉金属热电偶时应小于1V。4.2.7 要有自动保护装置,如自动报警、

23、自动切断电源装置等。4.2.8打印功能包括打印标准电势、温度、每支被检热电偶各检定点的热电势、温度误差值。4.2.9每个检定点升温、恒温、检定所用的时间约30min。4.2.10 可进行检定炉的温度测试。工作过程:根据被检对象要求接好系统连线,然后按类型选择键(对应于热电偶型号)确定定标方式(用定标键选择整百度或温标定义的固定点),再通过键盘输入必要的参数。按下运行键,装置即开始自动检定工况。4.3 检定热电偶所需用的仪器4.3.1 标准器:4.3.1.1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各一支。4.3.1.2 测量范围为:30300的标准水银温度计一组,也可选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4.3.2 仪器设

24、备:4.3.2.1 参考端恒温器,恒温器内温度为(0.1)。4.3.2.2 油恒温槽,在有效工作区域内温差小于0.2。4.3.2.3管式炉常用最高温度为1200,最高均匀温场中心与炉子几何中心沿轴线上偏离不大于10mm;在均匀温场长度不小于60mm,半径为14mm范围内,任意两点间温差不大于1。4.3.2.4 读数望远镜或35倍放大镜44检定接线图:4.5热电偶常见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检修方法热电势比实际值小(显示仪表指示偏低)1.电偶内部电极漏电(短路)。2.热电偶内部潮湿。3.热电偶接线盒内接线柱间短路。4.补偿导线因绝缘烧坏而短路。5.热电偶的电极变质或热接点将要腐蚀断。

25、6.补偿导线与热电偶在型号上配接错误。7.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极性接反。8.热电偶安装位置和插入深度不符合要求。9热电偶冷端温度过高。10.热电偶型号与二次仪表型号不一致。1. 经检查若是由于潮湿所引起,则可将热电偶烘干,若是由于瓷管绝缘不良,则应予以更新。2. 将热电偶保护套管和热电偶分别烘干,并检查保护套管是否有漏气、漏水现象、对不合格的保护套管应予以更新。3. 打开接线盒,把接线板刷干净。4. 将短路点找出处理或更换新的补偿导线。5. 更换热电偶。6. 更换成同类型的补偿导线。7. 重新接正确。8. 改变安装位置和插入深度。9. 冷端移开高温区。10. 更改成同类型的。热电势比实际值大(显示

26、仪表偏高)1. 热电偶的型号与二次仪表型号不符合.2. 补偿导线型号与热电偶型号不符合.3. 热电极变质.4. 热电偶安装方法.位置或插入深度不当5. 绝缘破坏造成外电源进入热电偶回路6. 补偿导线与热电极连接处两点温度不同7. 有干扰信号进入8. 热电偶参考端温度偏高(测负温时)1. 更换成同类型的2. 更换成同类型的3. 更换热电偶4. 按规定要求重新安装5. 修复或更换绝缘材料6. 处理补偿导线,使两接点温度一样7. 检查排除干扰源8. 调整参考温度或进行修正测量仪表指示值不稳定1. 热电极在接线柱处接触不良2. 热电偶有断续短路或接地现象3. 热电偶电极似断非断4. 热电偶安装不牢固,

27、发生摆动5. 补偿导线有接地断续短路现象1. 重新接好.2. 将热电偶的热电极从保护套管中取出,找出故障点并予以消除.3. 更换新电极.4. 安装牢固.5. 找出故障点并予以消除.热电偶电势误差大1. 热电极变质.2. 热电偶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法不当.3. 热电偶的保护套管的表面积垢过多.4. 测量线路(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短路.5. 热电偶回路断线.6. 接线柱松动.1. 更换热电极.2. 改变安装位置与安装方法.3. 进行清理.4. 将短路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5. 找到断线处,并重新连接.6. 拧紧接线柱.5.安全、健康、环保校验人员要有合格的XX。校验报告应有各级验收人员签字方可有效,保证

28、校验结果准确,设备定值动作正确。6.检修前系统/设备数据收集范围;调校前校验数据。7.检修后试验项目与标准;7.1安装应避免装在炉孔旁边或加热物体距离过近以与具有强磁场之处。7.2热电偶的接线盒不应碰到被测介质的容器壁。7.3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00,并且避开可能被雨淋的地方。7.4在安装高温高压热电偶时,一定严格保证其密封面的密封。7.5带瓷保护套的热电偶,必须避免急冷急热,以防瓷管爆裂。7.6调校前校验和调校后校准记录整理;7.7抽检校验的温度表,复检应100%合格。8.系统/设备的维护:8.1日常运行中的维护;每周巡检两次。设备标识铭牌齐全,清晰。管路密封严密,设备卫生合格。8

29、2运行中的定期维护项目、周期与标准;定期检查热电偶的准确性,保持其工作可靠,指示准确。第五章 热电阻检修校验规程1.设备概况与参数1.1测温原理:热电阻是电厂常用的测温元件,常用的有铂热电阻和铜热电阻如Pt100、Cu50和Cu100等,使用范围为-200+850。工业铂、铜热电阻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1.2 热电阻的组成:热电阻按外形结构分为普通工业热电阻和铠装热电阻两种,我厂所有大多为铠装热电阻。它感温元件、金属套管、金属引线、绝缘材料和接线盒等几部分组成。1.3 热电阻的技术要求:1.3.1 热电阻的装配质量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1.3.2各部分装配应正

30、确、可靠、无缺件。1.3.3不得断路或短路。1.3.4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1.3.5保护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出发点凹痕、划痕和显著锈蚀。1.3.6外表涂层应牢固。1.3.7热电阻应有铬牌并且具有以下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热电阻型号、分度号、允许偏差等级、适用温度范围、出厂日期与出厂编号。1.3.8当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铂热电阻的感温元件与保护管之间以与多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铜热电阻应不小于20M。1.3.9热电阻实际电阻值对分度表标称电阻值以温度表示的允许偏差Et见表1:表1热电阻名称分度号0的标称电阻值Et()铂热电阻

31、A级Pt1010(0.15+0.002|t|)Pt100100B级Pt1010(0.30+0.005|t|)Pt100100铜热电阻Cu5050(0.30+0.006|t|)Cu100100注:(1)表1中|t|是以摄氏度表示的温度的绝对值。(2)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于采用二线制的铂热电阻。(3)对R。=100.00R的铂热电阻,A级允许偏差不适用于t650温度范围。(4)二线制热电阻偏差的检定,包括内引线的电阻值,对具有多支感温元件的二线制热电阻,如要求只对感温元件进行偏差检定,则制造厂应提供内引线电阻值。1.3.10热电阻的100与0的电阻比称电阻纯度W100,对标称电阻比W100的允许偏差

32、W100见表2。1.3.11新的铂热电阻应充分稳定,在上下限温度各经受250h后,其0电阻值的变化量换算成温度值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表2热电阻名称W100W100铂热电阻A级1.38500.0006B级0.0012铜热电阻1.4280.002表3允许偏差等级允许变化量A0.15B0.302.检修类别和检修周期2.1热电偶一般按正常C级检修来进行,一年一次。3.检修项目3.1热电阻调校项目与技术要求3.1.1 装配质量和外观检查3.1.1.1热电阻有无断路或短路用万用表进行检查,其余装配质量和外观检查用目力检查.检查感温元件的瓷套管是否完整,电阻丝有无损伤、腐蚀现象,保护套管是否完整无损。3.1

33、1.2 绝缘电阻的测量与要求热电阻的绝缘电阻用100V兆欧表运行测量,测量时应将热电阻各个接线端子相互短接,并接兆欧表的一个接线柱上,兆欧表另一个接线柱的导线接于热电阻的保护管上。热电阻的绝缘电阻值要求:a. 铂电阻感温元件与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M;b. 铜电阻感温元件与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M; c. 热电阻输入端对地40 M;d. 热电阻输入端对电源20 M;e. 电源端对地20 M。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与质量标准:4.1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铜热电阻,也可采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4.2根据不同的电测设备,可选用下列辅助设备:0.01级10和100

34、标准电阻各一只4.3冰点槽。4.4 水恒温槽或油恒温槽。符合下列技术要求:水恒温槽插孔之间最大温差不大于0.01,油恒温槽工作区域内的垂直温差不大于0.02;水平温差不大于0.01。4.5 100V兆欧表4.6热电阻自动检定装置。检定时,将热电阻连同玻璃试管插入介质中,试管插入深度不小于300mm。测量热电阻在100的电阻值时,油恒温槽的温度偏离散100之值应不大于2;温度变化每10分钟应不超过0.04。4.7热电阻的检定4.7.1 热电阻的自动检定框图:原理:在检定过程中,程序控制器的作用是使整个检定过程按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它包括升温指示器、恒温时间控制器和记录控制器三部分。指示器用来控制

35、升温过程达到检定点温度时发出信号恒温指示器工作达到规定时发出信号记录控制器工作达到规定条件时发出信号循环以至程序结束,记录控制器发出信号自动切断电源。4.8自动检定装置的技术要求4.8.1 油槽达到检定点恒温后,测量和记录过程中,温度波动应小于0.2/min4.8.2 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所用仪表的准确度应与0.05级(0.02级)直流低电势电位差计的准确度相同。4.8.3要有自动保护装置,如自动报警,自动切断电源装置.4.8.4检定点升温,恒温,检定所用的时间约30min 。4.9工作过程根据被检对象(热电阻)要求(二线制、三线制)接好系统连线,然后按类型选择键(对应于电阻型号)确定定标方式,

36、再通过键盘输入必要的参数,按下运行键,装置即开始自动检定工况。4.10热电阻感温元件常见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4.10.1仪表指示比实际温度低或指示不稳定分析原因 :a.保护套管内有水b.接线盒内有金属屑或灰尘c.热电阻之间短路或接点接地4.10.2仪表指示比实际温度高或指示到上限分析原因:热电阻之间接触不良或开路处理:根据以上原因作相应处理。处理后仍不合格的,要更换元件。5.安全、健康、环保校验人员要有合格的XX。校验报告应有各级验收人员签字方可有效,保证校验结果准确,设备定值动作正确。6.检修前系统/设备数据收集范围;调校前校验数据。7.检修后试验项目与标准;7.1调校前校验和调校后校准记录整

37、理;7.2抽检校验的热电阻,复检应100%合格。8.系统/设备的维护:8.1日常运行中的维护;每周巡检两次。设备标识铭牌齐全,清晰。管路密封严密,设备卫生合格。8.2运行中的定期维护项目、周期与标准;定期检查热电阻的准确性,保持其工作可靠,指示准确。第六章 弹簧管式压力表检修规程1.设备概况与参数我厂使用的弹簧管式压力表由导压系统(包括接头、弹簧管、限流螺钉等)、齿轮传动机构、示数装置和外壳所组成。外壳为气密型结构。2.检修类别和检修周期随机组进行A、B、C级检修,每年校验1次。3.检修项目3.1压力表拆卸:工作人员与运行人员共同确认,关闭压力表一次门和二次门,隔离压力表后等待5分钟后拆除,缓

38、慢松开接头检查观察是否有渗漏,无渗漏再拆除3.2 外观检查:压力表表盘应平整清洁,玻璃完好,嵌装严密;分度线、数字以与符号等应完整、清晰。测量特殊气体的压力表,应有明显的相应标记;压力表接头螺纹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无滑牙现象;压力表指针平直完好,轴向嵌装端正,与铜套柳接牢固,与表盘或玻璃面不碰擦。3.3 弹簧管压力主要机械部件的检查:游丝各圈间距均匀、同心平整,其表面应无斑点和损伤。上下夹板中心齿轮扇形轮拉杆锁眼等各部件应清洁,无明显的磨损。弹性测量元件应无锈斑、变形和泄漏;机械部件组装后,紧配合部件应无松劲;可动部件应动作灵活平稳。各轴孔中加少量钟表油;电接点压力(真空)表的报警接点无明显

39、斑痕和烧损。3.3卫生清扫,仪表外无积灰。3.4.仪表校验3.4.1选择合适标准校验仪器:压力校验台,标准表3.4.2原始值检查:真实准确。3.4.3定值校验:(附检定报告)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与质量标准4.1调校前校验在校准低量程压力表时,应注意消除液柱差影响;若有水柱修正的压力表,校准时应加上水柱的修正值; 检查过程中,观察仪表是否有泄漏、卡、指针跳动等现象,并作好记录4.2 零点和满量程校准 有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靠在限止钉上。无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在零点分度线宽度范围内;4.3校准时应平稳地升压或疏空到各选定的示值校准点,当示值达到测量上限后,关闭校准器通往被检表的阀门,

40、耐压3min,记录压力变化值4.4仪表的示值误差,轻敲前后均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精密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允许误差见表1,一般弹簧管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允许误差见表2表1 精密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0.060.10.160.250.40.6允许误差%(按测量上限的百分数计算)60.10.160.250.40.6表2 一般弹簧管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按测量上限的百分数计算)零位测量上限的(90100)%其余部分带止销不带止销1111.611.6(1.5)1.61.62.51.62.52.52.542.544444使用中的1.5级压力表允许误差按1.6级计算,准确度等级可不更改。4.5仪表的回程误差轻敲前后均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4.6仪表的轻敲位移差,当轻敲表壳后,指针示值变动量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5.安全、健康、环保校验人员要有合格的XX。校验报告应有各级验收人员签字方可有效,保证校验结果准确. 校验仪表时应正确操作。6.检修前系统/设备数据收集范围;调校前校验数据7.检修后试验项目与标准;7.1安装于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