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80964 上传时间:2021-05-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 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铝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通过本节以及后面章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 2 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另外,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2、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二)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分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为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二课时为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第三课时为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本节课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3)了解活泼金属( Na、 Mg、 Al )与 O2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3、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学习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知道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四)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及其产物的实验探究。二、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本节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采用“演示实验法”。教师通过学生看到

4、的客观事实或已学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二)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实验大部分是演示实验, 让学生熟悉实验正确操作。 我在实验前会先讲清楚实验过程,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以及观察要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也会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实验现象,并让学生描述出实验现象。通过两组实验,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讨论、归纳与总结,认识实验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生活生产中的金属制品,举例,体现金属在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三)复习旧知:课本P42“思考与交流”

5、。1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2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有关金属的反应,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通过提问,师生共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盐反应; ( 2)金属与酸反应; ( 3)金属与氧气反应。3根据 Na、 Mg、 A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Na、Mg、 Al 的原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四)探索新知: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1提出问题:真金不怕火炼是什么意思?金子在高温下不能发生反应,铁铝在常温下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和纯氧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呢?展示金属钠2介绍金属钠的保存,思考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用实物展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概括。分析钠的

6、切口变暗的原因,说明Na 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3引导学生进行钠的燃烧实验及总结归纳实验现象,4. 回忆 Al 在纯氧中的燃烧反应,对比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说明氧化铝对Al 的保护作用5. 拓展延伸: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金属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遇见其他氧化性物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与氯气,与硫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和硫化物,引导学生自己写出反应方程式。(五)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分析Na、 Al 和氧气反应过程中,Na、 Al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及在反应中Na 和 Al体现的性质,得出结论:Na、Al 等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还原剂。并进一步指出:由于金属元素最

7、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金属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发生反应。除了与氧气反应以外,金属单质还能和Cl2 、S 等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列出 Na与 Cl2 反应、 Fe 与 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布置作业:四、板书设计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低1 Na与 O2的反应常温下:4Na + O2 = 2Na2O2(白色)加热条件下: 12Na + O2 = Na2O2(淡黄色)2铝与 O2的反应4Al + 3O2 = 2Al2O33金属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2Na + Cl2 = 2NaClFe + S = F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