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49314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X 页数:378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8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8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8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8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3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 CONTENTS,考纲原文,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 小说的情节,考点2 小说的形象,考点3 小说的环境,考点4 小说的主题,考点5 小说的语言,考点6 小说的表达技巧,第1讲 小说阅读,考点7 小说的探究,小说文本阅读指导,B.考法帮题型全突破,C.积累帮素养大提升,积累1 小说类文本阅读,积累2 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点8 散文的语言,考点9 散文的结构,考点10 散文的形象,考点11 散文的主题,考点12 散文的表达技巧,考点13 散文的探究,第2讲 散文阅读,议论抒情类散文阅读指导,考情精解读,考纲原文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阅读和鉴赏中外文

2、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考纲原文,(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

3、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纲原文,命题规律,命题规律,续表,命题规律,续表,命题规律,续表,命题规律,续表,命题规律,命题规律,续表,命题规律,续表,1.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命题点包括分析作品的形象,把握故事情节,品味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及探究的能力。 2.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考查题型由1双选3问答变为1单选2问答,分值为14分,选文字数有所减少。选文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成长经历、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等,在体裁上

4、更多元,散文和小说并重。 3.201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考查内容和形式上预计将延续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命题特点,考生要注重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培养,扩大阅读面,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命题分析预测,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 小说的情节 考点2 小说的形象 考点3 小说的环境 考点4 小说的主题 考点5 小说的语言 考点6 小说的表达技巧 考点7 小说的探究,第1讲 小说阅读,考点总述:本考点对应考试大纲中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要求,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就小说来说,分析作品结构主要是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包括情节本身及构成情节的要素、情节安排的技巧等内容。 考查方

5、式主要有:考查情节的内容,如2015年全国卷第11(2)题考查明暗两条线索及其作用;考查情节的作用,如2017年全国卷第6题考查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如2014年全国卷第11(3)题考查作品叙述故事的技巧和好处。,考点1 小说的情节,典例1:2015新课标全国卷,11(2),6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

6、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

7、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

8、,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

9、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

10、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文脉梳理 小说写的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故事:在市场卖菜的马兰花借给麻婶600元钱,但麻婶还未还钱就生病去世了。

11、 这让马兰花开出租车的丈夫十分不满,有事没事就把600元钱挂在嘴边。但是麻婶的女儿回到上海后,从母亲的遗物中发现母亲借钱并未偿还的事实,主动偿还了欠款。 具体情节如下: 第一部分,段,故事开端。交代了故事起因,揭示了矛盾产生的根源金钱和人情的冲突。,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 段,故事发展。分三层:第一层, 段,夫妻第一次冲突男人更考虑借出去的钱,马兰花更照顾麻婶女儿的情绪。第二层, 段,夫妻第二次冲突看似人去财空已成定局,丈夫暴怒。第三层, 段,夫妻第三次冲突丈夫咄咄逼人,马兰花正面反击。 第三部分, 段,故事高潮、结局。麻婶女儿知恩图报,马兰花丈夫态度转变。 小说涉及的人物有马

12、兰花夫妇、麻婶母女、三孬。马兰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她朴实善良,善解人意,做人有原则。小说通过叙述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温馨动人的故事,歌颂了普通人善良质朴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解析: 题目要求对文章的两条线索及其作用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白,明线是小说正面详细讲述的故事,暗线是藏在主要故事背后,用较少的文字讲述或暗示的故事。具体思考时,要紧紧围绕六百元钱展开。仔细阅读文章可知,马兰花和丈夫因为这六百元借款屡次产生冲突,这是文章的明线;而暗线则要着眼于另外的人物麻婶

13、母女一方。而对于明线暗线的作用,则可以从展现人物品质、表现作品主题、丰富小说情节等方面思考。,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答案: (1)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2)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通关方略: 分析情节的四个步骤 考查情节,重在分析其作用。分析作用,有单从情节本身进行的,也有把情节考虑进去综合分析的。无论是哪个角度,都离不开对情节内在关联性的把握,它是整个情节题的核心。对于这一类题目,应把握以下步骤: 第一

14、步,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归纳概括。一般按情节发生发展的阶段分点概括,每一阶段可采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形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 第二步,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这一步是基础、前提,绝不可粗略对待。,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三步,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所谓关联,就是情节发生发展的依据,或者因果关系。 第四步,作答,注意使用术语。1.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提供依据。2.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3.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15、梳理、概括小说情节的基本要领,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015全国卷马兰花) 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命题分析】此类型题目将线索与情节结合起来考查,既要求指出线索,又要求概括与线索有关的情节,还要求分析线索和情节模式的作用。现在单考概括情节结构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问答题一般将概括情节结构与分析情节作用综合起来考查。,考点1 考向1 梳理线索,概括情节类,【解题思路】寻找线索,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方面抓住小说线索;理清情节,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对故

16、事情节进行概括;分析作用,主要从该情节对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其他情节、构思等方面的作用入手。 【答题要点】小说以为线索(以为明线,以为暗线),通过叙述的故事(情节的概括),来表现作品的主题。作用:结构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方面, +分析;主题方面,+分析。,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小说以为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017全国卷天嚣) 小说第段描写了,有什么作用?(2014江苏卷安娜之死) 小说开头描写了,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2012新课标全国卷马裤先生) 【命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指向比较单一,答题思路也比较固定,重点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此题型和含义理

17、解、形象分析、写作技巧等的结合。,考点1 考向2 分析某一情节的作用类,【解题思路】依据小说各部分的作用,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凸显、阅读效果等四个层面综合思考。 【答题要点】答题时可采取分列式:情节上,+分析;人物形象上, +分析;主题上,+分析。,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小说的某部分描写了,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命题分析】此类题型设题就单一方面进行深度挖掘,考查小说某一情节(细节)在整个情节上的作用。多数考生可能只答一个要点推动情节的发展,就觉得无话可说了,而从形象和主题角度来答题又显得答非所问。另外要注意的是情节与细节的关系:情节是针对小说的层次结构而

18、言,一个情节包含着若干细节;细节是针对情节而言,细节是情节的组成部分。,考点1 考向3 分析某一情节(细节)在情节上的作用类,【解题思路】从情节设置的合理性角度思考,与写作手法结合,分析该情节(细节)是否符合逻辑。与情节所处的部分结合,思考该情节(细节)是否形成情节的延宕和陡转,是否延缓或加速情节进入到某个阶段。与情节阅读效果相结合,突出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或平中见奇的效果。 【答题要点】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分析(叙述方式/伏笔铺垫/过渡照应等);加速/延缓情节发展,使小说进入高潮/结局+分析(延宕/陡转);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19、【设问方式】 小说中某一部分写了,作者这样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2016浙江卷母亲) 【命题分析】此类题型就情节(细节)对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度挖掘。由于平时对此考向关注不够,思考不够周全,考生答题时有可能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考点1 考向4 某一情节(细节)对形象的作用类,【解题思路】思考该情节(细节)是否表现了人物与人物矛盾之间的关系。结合写作技巧,思考该情节(细节)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什么依据,使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折。思考该情节(细节)是否表现人物身份、心理、性格特征等。 【答题要点】表现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下文的言行提供依据,使人物性格或命运发生

20、转折+分析;丰富人物形象+分析(身份、心理、性格等)。,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小说中的“”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2016全国卷锄) 小说写了,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2013全国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命题分析】此类试题就情节(细节)对小说主题的作用进行深度挖掘,意在考查考生对小说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在组织答案时,考生必须思考严密周全,从理解小说主题的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思考。,考点1 考向5 某一情节(细节)对主题的作用类,【解题思路】从社会环境或话题思考这一情节(细节)对历史或现实的折射与反映状况。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思考作者安

21、排这一情节(细节)对揭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思考这一情节(细节)对揭示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 【答题要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历史社会环境和现实社会环境)或社会话题+分析;展现了什么样的人性或心态+写作手法+分析;凸显了什么样的主题+分析。,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小说以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2017全国卷天嚣) 小说是以什么为中心谋篇布局的?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命题分析】此类试题考查最重要的情节的作用。小说的中心事件就是文章主要描述的事情,中心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小说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表达等多方面的思考。,考点1

22、考向6 以中心事件谋篇布局的好处,【解题思路】以中心事件来构思的小说,小说的结构多为线性式或放射式,塑造的人物形象多为群像,并且人物的性格心理各异,主题也隐藏在中心事件背后。所以答题时要从线索、情节组织、人物形象、主题等多方面考虑。要注意的是中心事件不一定是线索! 【答题要点】情节结构上,以为中心谋篇布局,使情节紧凑简洁+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上,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具体分析群像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主题上,揭示了的主题+概括分析。,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总述:本考点对应考试大纲中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要求,考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小说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简称“人象”)、事物形象(小说中

23、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某个物件,简称“物象”)和景物形象(简称“景象”)。由于景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后面的章节中有具体阐述,所以本章节暂不讨论景物形象。 鉴赏小说中的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从近年的考查情况来,考点2 小说的形象,看,此考点多从三个方面设题: 分析概括形象的特点。如2016年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和2015年全国卷、全国卷都考查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分析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或物象的作用。如2016年全国卷锄。 对形象的评价。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1(4)题。,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典例2:2015新课标全国卷,11(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24、完成后面的题目。 塾 师 老 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25、。”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

26、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

27、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

28、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

29、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文脉梳理 第一部分,段,简要介绍主要人物老汪

30、。老汪是个有学问的读书人,肚子里有货,但嘴笨,又有些结巴,讲不清楚道理,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不适合教书。 第二部分,段,主要内容是:老汪在东家老范的牛屋中设私塾教书,重点描写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理解。 第三部分, 段,描写了老汪和东家老范的交往。老汪倾诉了自己的苦闷,而老范对老汪的关心说明了他的善良,不追问老汪则说明了老范的善解人意。 第四部分, 段,先写老汪的老婆银瓶,借银瓶衬托老汪的孤独,反衬东家老范的大义。后写了老汪对老范态度的转变。老汪认为老范就是自己的知己朋友,并对“有朋自远方来”有了新的认识。,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1、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重点把握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等。如,老范让老汪教自家的孩子,并且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由此可以看出老范是个大方的人;老范与老汪吃饭谈心时,关心开导老汪,且没有追问老汪到底想的是谁,由此可以看出老范是个友善、有分寸的人。 答案: 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通关方略: 小说形象鉴赏的四个切入角度 1.从描写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

32、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考生须要弄清一些描写手法的作用,如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比如语言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等。 2.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性格。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也,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从而显露出性格。 3.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

33、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但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4.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考生可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往往有映衬关系,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具体而言,考生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

34、,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然后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作品中的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2016全国卷战争、2016全国卷玻璃) 小说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015全国卷塾师老汪) 【命题分析】此类型题目考查从整篇文章的角度鉴赏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考试卷中对分析人物形象的考查频率较高。做题时要立足全文,加以分析概括,分析概括时,要注意把同类的归纳整合在一起。,考点2 考向1 整体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35、,【解题思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时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注意作者或作者借文中其他人之口对人物所做的介绍和评价。 注意题干要求,如果题干中有“概括”“分析”之类的字眼,则要求用,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用“性格特点+佐证材料(概括人物的事例或行为)”的形式作答;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则只回答性格特点即可。 【

36、答题要点】 此类题有两种设问方式,一是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物形象)”,答题要点总分式:(总)是一个(身份地位)的人,(分)性格特点+体现这种性格的事件;性格特点+体现这种性格的事件;二是问“的性格特点”,答题要点并列式:性格特点+体现这种性格的事件;性格特点+体现这种性格的事件,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文中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状态?(2016江苏卷会明) 小说中描写了,请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2014辽宁卷数学家的爱情) 【命题分析】 此种类型的题从局部考查人物形象,往往要求结合小说中的某一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某一侧面,要求考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心态、情感活动等

37、。,考点2 考向2 分析人物心理或情感,【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多分三步进行: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心理、情感变化。抓住细节描写或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答题要点】 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情感或性格特征+具体分析。,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如何看待(或评价)小说中的形象,请结合作品作简要的分析说明。(2016浙江卷母亲)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有人性弱点(性格特点),你同意这种观点么?谈谈你的理由。(2012全国卷马裤先生) 【命题分析】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全

38、面理解和辩证分析的能力,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及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的能力。,考点2 考向3 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解题思路】 首先,审明题干,明确要求。其次,确定答题的角度:情节角度,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人物自身角度,人物的行为举止应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主题角度,人物的命运表现了小说的主题;环境角度,环境造就人物;真实角度,人物塑造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答题要点】 明观点,表明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说理由,分别从上述五个角度结合文本(有时根据题目要求需联系现实)来分条说明。,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小说中的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

39、要分析。(2016全国卷玻璃) 【命题分析】 一般此类题目中所考的人物形象都是次要人物,有时候是故事的参与者或催化剂,文中有对的具体的细节描写或心理刻画,而且的所作所为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看法、态度、愿望或价值观。有时候只是故事的见证者,置身故事情节之外,作者只是借来叙述故事。,考点2 考向4 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解题思路】 首先判断在故事情节中对有无具体的细节描写,确定是主人公,还是次要人物,还是仅仅为一看客,然后再考虑在叙述视角、线索、情节、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答题要点】 叙述视角上:是故事的见证者,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具体分析;是小说的

40、线索+具体分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具体分析;烘托主要人物形象+具体分析;突出作品主题+具体分析。,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设问方式】 小说中反复写到“”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2013全国卷峡谷) 小说中的“”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3全国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小说中的“”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4湖北卷六指猴) 【命题分析】 小说中的物象虽说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常考点之一。,考点2 考向5 分析物象的寓意或作用,【解题思路】 首先要了解物象与小说情节的关系,看其是

41、否是小说的线索或形成情节的突转,然后思考物象的特点以及其与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思考物象与主题之间的联系。 【答题要点】 理解物象的寓意:表层含义(本义)和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分析物象的作用(突出人物、深化主题、串联情节、衬托环境),涉及的要点要全面,不能遗漏。(详见知识积累部分物象的作用),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总述:本考点对应的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是: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考查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 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考查时,命题多采取如下形式: 考查环境描写的特点。如2

42、012年江苏卷要求概括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考查环境描写的方法。如2015年湖南卷要求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的景物描写方法。,考点3 小说的环境,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如2013年山东卷要求简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总之,小说的环境是小说中重要的一环,命题者多把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表现手法等结合起来考查,使其或以选项的形式出现在客观题中,或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在主观题中。,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典例3: 2014重庆,15,5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 晓 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

43、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的小皮匠。 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

44、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

45、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皮匠一听来

46、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

47、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删改),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文脉梳理 古城的历史长,人也不可小瞧。 陈家大院里住着严守老规矩的陈皮匠。 陈皮匠的志向与众不同,挣钱,买古书,藏古书。 女儿带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来

48、看族谱。 牟教授写的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引起轰动,使古城热闹起来。 陈皮匠面对商机,毫不动心,坚守志向。 陈皮匠把家里的藏书全部送给了牟教授以研究古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陈皮匠仍然补鞋。,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文中第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环境描写的能力。从第段中的“远离现代文明”“唐宋格局”“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自然地洋溢着”等语句可概括出古城“古奥”“有传统文化色彩”“历史底蕴丰厚”等特点。本题要求分析古城环境的描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第段中最后一句点出了哪怕是绱鞋掌钉的小皮匠也有古城人的恬静与自信,由此可以得出古城为人物性格的形成提供了特定的环境依据这一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